APP下载

伊伐布雷定片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2019-11-09李黔云郭文清段艳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伊伐强心布雷

李黔云 郭文清 段艳蕊*

(1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云南 昆明 650021;2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中医风湿免疫科,云南 楚雄 675000)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因此,为了提高CHF 患者的生存率、减轻家庭负担,治疗的有效性变得尤为重要。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上升,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在慢性疾病的困扰中,CHF 对患者及家属的困扰逐渐变大,也逐步引起了医学界、患者及家属的共同重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心率增加是重要因素之一,故降低心率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关键所在[1]。西药伊伐布雷定片是窦房结起搏电流(Ι∫)选择性特异性抑制剂,可降低患者静息和运动心率而不影响血压,尤其适用于心衰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认可。伊伐布雷定片主要通过降低心率来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博量增加,从而达到改善血液动力学和运动耐力、无负性肌力的作用[2]。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对于CHF 患者,临床使用常规抗心衰西药治疗后其死亡率仍接近30%,西药的常规抗心衰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的效用是有限的,因此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新技术的不断开发、新剂型的不断出现,以及中成药的不断提纯,不仅药物效用大大提高,其安全性也不断提高,在心衰的治疗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研究针对CHF 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片和芪苈强心胶囊,以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CHF 的临床效用是否有提高,旨在为CHF 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28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 例。治疗组男38 例,女26 例;平均年龄64.6 岁;病程1~28 年;心功能Ⅱ级28 例,Ⅲ级36 例;包括有冠心病19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9 例,肺心病24 例,扩张性心肌病2 例。对照组男40 例,女24 例;平均年龄64.5 岁;病程1~29 年;心功能Ⅱ级30 例,Ⅲ级34 例;包括冠心病22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1 例,肺心病20 例,扩张性心肌病1 例。2 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因、心功能分级、症状、体征等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1.2.1 CHF 诊断标准 参照《2014 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3]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脏影像学检查和心功能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利钠肽升高,并符合以下至少1 条:(1)左心室肥厚和(或)左心房扩大;(2)心脏舒张功能异常。

1.2.2 心功能分级 参照1928 年由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提出的NYHA 分级标准选取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心功能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静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心功能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静息时可无自觉症状,轻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显著的气促、疲乏、心悸症状。

1.3 纳入标准(1)符合CHF 诊断标准;(2)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患者;(3)经患者本人同意且有较强依从性者。

1.4 排除标准(1)不符合CHF 诊断标准者;(2)妊娠期及哺乳期、恶性肿瘤、重症肺部感染者;(3)对实验药物过敏者;(4)未取得患者本人同意者;(5)依从性较差者。

1.5 剔除标准(1)入组后不能遵医嘱服药者;(2)入组后,同时使用其它可影响本实验研究的药物者。

1.6 脱落标准(1)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甲亢性心脏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脑血管疾病,不宜继续接受临床试验者;(2)在临床实验期间病情恶化,需改变治疗方案者;(3)患者主动要求退出临床试验。

1.7 治疗方法2 组均采用《2014 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方案[3],全部患者均予抗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根据病情合理使用ACEI 或ARB 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伊伐布雷定片和芪苈强心胶囊进行联合治疗。盐酸伊伐布雷定片起始剂量2.5 mg/次,2 次/d,治疗过程中根据心率调整剂量,最大剂量7.5 mg/次,2 次/d,心率控制在55~60 次/min;芪苈强心胶囊4 片/次,3 次/d。2 组均治疗12 周为1 个疗程。

1.8 观察指标 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后按NYHA 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评级,测量静息心率,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抽血检测血浆N 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进行6 min 步行试验评定。在此期间应严格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并进行血糖、血脂、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变化的监测。

1.9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显效:心力衰竭症状基本控制,心功能分级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 级以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分级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 级,但小于2 级,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分级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不及1 级,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10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各项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х2检验;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P<0.01 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 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指标和血浆N 端前脑钠肽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指标和NT-proBNP 水平比较 (±s)

表2 2 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指标和NT-proBNP 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3 2 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和6 min 步行试验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和6MWT 比较(±s)

表3 2 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和6MWT 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4 2 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不良反应2 组治疗前后检测血压、心肌酶、血电解质、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未发现异常变化。

3 讨论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逐年呈上升趋势,从而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临床常规抗心力衰竭西药的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但疗效仍有限。芪苈强心胶囊主要成份有黄芪、人参、附片、丹参、葶苈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香加皮、陈皮,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功效[5]。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芪苈强心胶囊能有效缓解心衰症状,同时可明显改变心力衰竭的生物学基础[6]。临床上伊伐布雷定片联合β 受体阻滞剂可降低β 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作用,改善心室收缩功能和外周血流量[7-8]。

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盐酸伊伐布雷定片和芪苈强心胶囊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盐酸伊伐布雷定片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使心率明显下降并控制在55~60 次/min。治疗组总有效率、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血浆N端前脑钠肽水平、6 min 步行试验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说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既能有效改善慢性心衰的临床症状,又能延长6 min 步行距离,明显改善心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家庭压力,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行之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欢

伊伐强心布雷
伊伐布雷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穿越火线之布雷小分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临床效果
猜猜我有多爱你
在梅尔顿·莫布雷的孤独(外一首)
布雷博制动盘亮相上海车展
伊伐布雷定延长离体心脏单相动作电位时程及其致心律失常作用
益元强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LVEF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慢性心衰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伊伐布雷定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