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各型便秘临床研究

2019-11-09蔡飞燕李兴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压豆耳穴穴位

熊 祯 蔡飞燕 李兴妍

(1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护理部,江西 南昌 330008;2 南昌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江西 南昌 330000)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出现异常,7 d 排便次数低于3 次,且同时伴有排便欠畅、粪便干燥,在中医理念中,便秘属“脾约”范畴,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亏虚、肠腑燥热所致,若不及时的治疗,长久以往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头痛等症状,因此,保持大便通畅对患者而言,不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也可改善自身的舒适感。常规的治疗是给予患者西药治疗,使用开塞露进行通便治疗,但是治疗效果有限,无法从根源治疗疾病。中医治疗中,将各项便秘按照辨证类型的不同,给予不同的针对性治疗,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是一种方便、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患者接受该治疗,疗效显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2018 年2 月入院接受治疗的便秘疾病患者134 例,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7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45 例;年龄25~74 岁,平均年龄47.85 岁;气血虚弱型12 例,肠腑燥热型13 例,肝脾气滞型7 例,肾阳虚衰型10 例,阴寒内盛型14 例,阴虚肠燥型11 例。观察组男36 例,女31 例;年龄24~76 岁,平均年龄47.53 岁;气血虚弱型11 例,肠腑燥热型15 例,肝脾气滞型7 例,肾阳虚衰型8 例,阴寒内盛型13 例,阴虚肠燥型13 例。研究人员将上述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的支持。

1.2 纳入标准(1)可以提供研究所需的临床资料,且需为临床诊断明确的便秘疾病;(2)患者详细知情,对于自愿参与的患者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的ECOG评分≤1 分;(4)依从性、配合度、理解状况较好。

1.3 排除标准(1)患者同时伴有肝肾等重大器官衰竭疾病;(2)患者出现需要临床干预的胸腔积液、传染疾病、心脏病、慢性疾病等;(3)同时患有恶性肿瘤;(4)研究人员评估后,患者受益较小、患者不愿参与。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耳穴压豆:选择患者的肺、三焦、大肠、直肠、皮质点,选好穴位后,对所选穴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清洁耳廓皮肤后,使用棉签擦拭,随后将1 mm×1 mm 大小的王不留行籽胶布贴至所选穴位,使用拇指按压,按压的力度应由轻至重,直至患者感到酸胀、麻痛为止,双耳交替进行,可嘱咐患者自行按压,每日数次[1]。(2)穴位贴敷:枳实20 g,大黄30 g,冰片10 g,芒硝15 g。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用蜂蜜调成糊状,取花生大小的米粒,将其放置于辅料上,贴敷于所选穴位上,每日1 次,每次敷6 h,注意加强对贴敷部位皮肤的清洁护理,放置皮肤破损[2]。

1.5 观察指标 研究人员统计患者的大便恢复至正常的时间、7 d 大便次数、治疗时间。研究中的数据均使用软件进行处理。

1.6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2 d 内恢复排便,大便便质转润,解时通畅,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2 d 内至少排便1 次,大便便质转润,解时欠畅,临床症状缓解;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3~4 d 内恢复排便,大便便质干软,解时欠畅,临床症状无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治疗有效率。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 表格整理数据,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以及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 检验、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便秘患者治疗效果数据比较 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便次数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观察组患者大便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快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长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比较 (±s)

表1 2 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比较 (±s)

2.2 2 组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便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便秘[4]病机主要是以大肠传导失司为主,与其五脏六腑有一定的关联,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二液,脾虚则气血亏虚、运化无力、糟粕内停,肝火旺盛则火盛伤津、气郁化火,肾阳不足则阴寒内结,进而导致传导失司,出现便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故便秘发生率不断上升。西医治疗便秘主要是采用灌肠、栓剂以及口服泻药进行治疗,然而长期服用泻药易产生依赖性,影响胃肠道蠕动反应性,进而加重便秘[5];耳穴压豆是独具中医特色的一种外治方法,通过选择特定的穴位,刺激耳穴,调整经络,使人体各个功能活动得以调整,以保持体内相对平衡[6];而穴位贴敷是通过药物刺激穴位,通过穴位进入体内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以改善胃肠道功能,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7]。本次研究中,针对各种类型的便秘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与接收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9%,整体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大便次数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观察组患者大便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快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长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各型便秘患者接受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好转,缩短整个治疗时间,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该治疗方法对人体无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压豆耳穴穴位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