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需要“代入感”

2019-11-08唐晓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以写促读创设情境

唐晓芳

【摘要】“代入感”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中有了“代入感”,就会产生“此人为我所识、此景为我所见、此事成我经历”的身临其境之感,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内容,体悟人物情感,走进人物心灵,提升阅读情趣。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和运用“代入感”的途径为:(1)链接生活,还原情境,激发“代入感”;(2)创设情境,生生共振,激活“代入感”;(3)以写促读,丰厚体验,营造“代入感”;(4)引经据典,迁移运用,嫁接“代入感”。

【关键词】代入感 链接生活 创设情境 以写促读 引经据典

一、课例比照,引发思考——“代入感”优化阅读教学

笔者在近期观摩《少年王冕》第二课时的同课异构时,听到了两则设计迥异的课例,现择取片段回放如下:

[课例1]

(1)我们常说“言为心声”,要了解人物的特点,就可以从他的语言着手。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描写王冕语言的句子。

(2)出示:“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3)你们认为王冕说的是真心话还是善意的谎言?

(4)如认为王冕说的是真心话,请从他的语言中去寻找依据。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他的心声?

(5)如认为王冕说的是善意的谎言,也请从他的语言中找依据。

(6)王冕为何要说谎言?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王冕?

[课例2]

(1)俗话说“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是心灵的诠释。

(2)出示:“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这篇文章中只有一处王冕的语言描写。指名读。

(3)课文选自小说《儒林外史》,小说问世之后有许多人读它,也都写下了自己的阅读体会,清朝的评本中称这句话为——“出语便是不凡”。出语便是不凡,不凡在哪里呢?王冕的这句话什么意思?

(4)初读此言,感觉王冕本有弃学放牛的想法,从哪个词读出?(也)“也”,言下之意就是跟母亲的想法一样,这叫顺着母亲的话讲。一个普普通通的“也”字就彰显出了“不凡”!

(5)你们读出了王冕的“言下之意”,了不起!

(6)王冕真是这么想的?原来这番话里还有言外之意(板书:言外之意)用心读读,读出了哪些不凡的言外之意?

生1: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不想让母亲伤心,所以出语不凡。

生2:王冕非常体贴孝顺母亲,所以说他出语不凡……

生3:因为前面母亲说“不是我想耽误你”,现在王冕如此懂事地说“娘,我带几本书去读”,言外之意就是“娘,耽误不了的”。这就是懂事,就是语出不凡!

上述两个片段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形象。不同在于[课例1]纠缠于“真话”还是“谎言”,使课堂一度陷入僵局,学生的思维局限于“真”或“假”的求解之中,冲淡了对王冕人物形象的感悟。而[课例2]因引入了清朝的评本“出语便是不凡”,也即注入了前人的阅读感悟,无疑架起了学生走进人物内心的桥梁,使学生读出了“言下之意”和“言外之意”。

细读王冕之言,虽寥寥数语且明白如话,但“言简”而“意赅”,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人情历练,很难深入感悟和理解。[课例2]的片段设计,巧借前人“评本之言”,也即把前人丰厚的阅读体验、感悟或经验嫁接到了学生的阅读之中,打通了学生与王冕之间的诸多“隔阂”,使学生通过人物语言触摸到了人物的形象。其实,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阅读代入感”——教师通过发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体验或已有知识等,丰厚其阅读体验,激发其读写兴趣,培养其高尚情操。

二、实践探究,寻找规律——“代入感”点亮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阅读就是感悟、理解、体验、吸纳等,笔者认为“代入感”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中有了“代入感”,就会产生“此人为我所识、此景为我所见、此事成我经历”的身临其境之感,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内容,体悟人物情感,走进人物心灵,提升阅读情趣。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和运用“代入感”呢?

1.链接生活,还原情景,激发“代入感”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都会有意或无意使用“代入感”,以帮助学生学文习语。譬如:词语的理解、情感的体验、阅读的表达等,都可以通过链接生活,还原情境,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体验,达到移情而入——学生会随文中人物心情的变化而變化,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

例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一文中,通过大量的四字词语来描写雪孩子身处险境而奋不顾身。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要准确体会“冒出黑烟、蹿出火星、呛人的烟、烫人的火”等词表达的意思,尤其是要感悟雪孩子处境的危险,是比较难的。课堂上,教师通过注入“代入感”,启发学生“移情”:孩子们,你们被烟呛过吗?被火烫过吗?当时是什么感觉?雪孩子被烟呛了会怎样?被火烫了又会怎样?通过发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造出了极强的情感共鸣和角色认同。

再如,《雾凇》是一篇描绘吉林雾凇美景的美文。但雾凇景观之美,对于生活在江南的学生来说极其陌生,如何将学生带到松花江畔千姿百态的雾凇情境中,给他们身临其境之感?必须打通学生原有的生活积淀,“代入”从生活中、影视中看到的雪景、雾景等感性素材,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奇观”。由此可见,“代入感”就是阅读、就是感悟、就是理解。

2.创设情境,生生共振,激活“代入感”

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会通过“四两拨千斤”,即启发、点拨、引领等,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课堂上的“春风”和“润物”就是不断地激活学生的“代入感”,达到依学而教、顺学而导、还学于生的目的。

例如,《小儿垂钓》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诗句通俗易懂,描绘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但诗中“路人借问遥招手”中的“招手”之意,是学生的理解难点。如何突破难点?课例如下:

师:诗中告诉我们,当有行人来问路时,小儿做了个手势!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请同学们边演示,边说说手势的含义。

生1:(做摆手的动作)让行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儿。

师点拨:问路人会不会觉得你在拒绝他?

生2:(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快走开,不要打扰我钓鱼。

师点拨:是不是显得没礼貌?

生3:(做招手的动作)那个小孩做让行人走近的手势,行人走近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吓跑鱼儿。

师: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惊着鱼儿又能帮助问路人?能否把刚才这些动作组合一起?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生4:我也这样认为。小孩子愿意回答行人的问题,只不过不想惊吓鱼儿,所以让行人走近说话。

生5:我想那个小孩应该先摆手让行人不要大声叫喊,再招手让他过来轻声说话。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不会把鱼儿吓跑。

师:大家说得非常对。读读后两句诗,再来看看这个垂钓小孩,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孩?相信每个小朋友脑海里都有一个垂钓小孩的形象。这位小儿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机灵又可爱。

纵观上述《小儿垂钓》“招手”一词的教学片段,不难发现:该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调动起了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也即激活了学生的“代入感”;借助师生互动、生生共振,集思广益,丰厚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想一想、演一演、说一说的“代入”中,成功完成了角色转换——当文本中的背景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认知相似时,或经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类似时,这种“代入感”油然而生。从课堂上学生思维碰撞中擦出的火花可见,学生不仅走进了诗中的垂钓小儿,更成了垂钓小儿的形象代言人。

3.以写促读,丰厚体验,营造“代入感”

阅读教学,我们倡导“学以致用,语用为上”。写话中有了“代入感”,犹如“用我手中笔写我口中言”,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写话状态,在真实生动的场景中,激活写话动机,顺利完成语用任务。

譬如,《九色鹿》这个故事之所以备受人们喜爱,是因为故事中人物特点鲜明,在表现人物特点时采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但细读课文不难发现,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可唯独国王没有开口说话,文中只是概述了他讲话的内容。发现了文本中的这处“空白”后,就可以设计、填补并生成为课堂语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国王说的话写出来,也即让国王开口说话。

上述的课堂练笔设计,就是一个营造“代入感”的成功课例。课堂上,通过“让国王开口”的小练笔,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状态和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表达的同时把自己融入其中,此时的写话对学生而言就成了兴趣盎然的自主倾吐了。

在执教《诚实和信任》等课文时,也可采用“创设情境、营造代入感”的方法。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该文重点句“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时,便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角色代入:“我”留下了字条,字条上会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写这张字条呢?

通过让学生写留言条,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以“我”的角色代入,由己及人,深刻感受了主人公当时的心态,教师的引导则强化了学生的文本意识和角色体验。通过写留言条,帮助学生理解了“放字条是对小红车主人的信任”,突破了课文的难点。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如能创设真实的场景,便能唤醒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放飞想象,愉悦读写。

4.引经据典,迁移运用,嫁接“代入感”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囿于年龄、经历和阅历等的制约,其阅读理解往往比较肤浅。为了丰厚学生的感悟,我们可以创设生生互动的情境,让其吸纳同伴的阅读代入感,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也可以借助教师的阅读代入感,拉近学生与作者、文本或主人公的情感距离;更可以巧用名家典范的阅读代入感,筑就起学生的阅读高地。

再以《少年王冕》一课为例,文中较难理解的就是王冕的語言。为此,在阅读教学时,可适时引入清朝评本中的评语,嫁接先哲的“代入感”,让学生的体验——从模糊到清晰,从肤浅到深入,从体会到认同。

如在理解王冕之语“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时,引出清朝评论家的评语“此句必不可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这句话为什么“必不可少”?因为有了“必不可少”的阅读代入感和阅读理解的制高点,学生获得了多维度的独到理解。有的学生认为,少了这句话就感觉王冕闷得慌,不想学了。有了这句话,说明他是真爱学习,只是为了不让母亲伤心才故意这样说的。还有学生觉得,此言是回应前面母亲说的“不是我想耽误你”,他懂事地说“娘,我带几本书去读”,言外之意就是“娘,耽误不了的”。

通过引入古人阅读《儒林外史》的相关评注,不仅注入了先贤的代入感,增强了学生阅读的自信心,给予了学生阅读的抓手,而且打开了学生阅读的视野,让学生在汲取传统文化的同时丰厚了阅读感悟和人生积淀。

【参考文献】

[1]程毅南.代入感:从体会到认同[J].课堂内外(科学Fans),2015(5).

[2]姜霞.高中数学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代入感[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7).

猜你喜欢

以写促读创设情境
探究如何利用微课提高初中语文以写促读的教学效率
品读经典名篇,书写生活点滴
侧重“以写促读”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读写结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
“以写促读”教学法探究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