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2019-11-08叶梦娴
摘 要:在小学这一启蒙教学阶段,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决定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培养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让学生能够明确自身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秉承以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地开展。
关键词: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7-0038-02
引 言
习近平多次强调,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科教兴国、强基固本的基本教育任务。而小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基础,其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在现阶段的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订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培育目标,且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节奏,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體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显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从国家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从社会层面提出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不同的价值取向,从公民个人层面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括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根本基础,同样也是现代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同时,全面加强了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而在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建设的过程中,就公民个人层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公民个体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以构建新型的人际关系。而加强培养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
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1.积极践行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思想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有了新的认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以民生为基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生活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环境,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环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结合实际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使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力和学习规律,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加强育人建设
为了保障其教学效果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从价值层面出发,在保障国富民强的同时,深刻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应有的状态,满足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愿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具体的教学过程需要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积极维护群众的利益,实现人民民主,达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核心[1]。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意识到在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需要关注的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确保教学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稳定地进行。在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全面体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应尽的义务和自身享受的权利。事实上,在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为了保障其培育效果,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目标,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同时,保障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3.完善教学体系
在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为了高效落实相应的教学工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所处的时代环境,联系实际生活,全面加强基础教学,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通过有效的实践,不断强化学习效果,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实践联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在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深入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现实生活,立足实践活动,关心群众,以此将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全面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换一句话说,教师在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社会层面出发,让学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出发,以长期的实践作为基础,努力追求并实现社会价值目标。
4.创新培育手段
教师在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语言教学,全面加强宣传教育,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理念的同时,能够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语言在价值理念的确立和传播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断创新话语系统,将相应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使学生能够在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在创新语言传播手段时,教师还要联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能够高度重视,且能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 语
总之,加强培育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李秀娟.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赢未来,2018(13):337.
欧阳纯.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04)20:56.
作者简介:叶梦娴(1990.8—),女,江苏昆山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教学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