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观察策略的实践

2019-11-08赵杨

求知导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改革

摘   要:学前教育不仅是幼儿智力的启蒙教育阶段,也是教师带领幼儿实现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和完善的重要教育阶段。因此,幼儿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改革理念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观察、总结、反思和提升教育实施效果,进而逐步为幼儿提供一个趣味十足、内容丰富、教管结合、能效完善的日常活动培养环境。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观察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7-0002-02

引    言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和实施形式。因此,在学前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转变教育理念,采用科学的“以幼为本”的教育思想来指引日常教育活动,并在幼儿的活动参与过程中积极观察、认真分析,进而有效掌握幼儿的活动需要和活动兴趣,根據观察结果调整教育实施形式和方法,借此逐步完善幼儿教育的实施效果。其次,教师应分析幼儿的活动参与成果,进而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锻炼幼儿的活动能力。再次,教师可以在学前教育实施过程中通过观察掌握幼儿的能力基础和水平,并借助教育引导的实施形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在学前教育实施过程中积极观察,并借助总结分析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肯定自己的进步,进而逐步强化幼儿的综合能力与素养[1]。

一、以幼为本,观察幼儿能力

在幼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就是教育理念的设定。我们只有将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幼儿教育开展过程中,才能保证幼儿教师的教育效果,保证幼儿快乐成长。基于此,教师需要在课程改革提倡的以幼为本教育理念下进行教育观察和分析,并以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基础有效设定教育活动,进而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幼儿的参与兴趣和活动实践能力。同时,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参与过程,并明确分析幼儿具备的能力和素养,进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例如,笔者在组织班级中的幼儿进行活动时,着重将课程改革要求的幼本理念作为活动安排指导,选用幼儿感兴趣、喜闻乐见的教育组织形式来开展活动。在“花展”主题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笔者借助幼儿喜爱的多媒体资源展示形式为幼儿讲解不同花卉品种的特征,并着重通过梅花、荷花、向日葵等花卉形态的展示和讲述,帮助幼儿掌握花卉知识和花卉特点,进而借此有效锻炼和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笔者在教育观察中发现,幼儿被多媒体资源中的美丽图片深深吸引了,并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进而达成良好的花卉认知效果。可见,想要有效培养幼儿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便需要借助幼本理念,选用幼儿喜欢的活动实施和资源展示形式来激发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使幼儿在直观化、具象化的资源展示和感受中切实提升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最终,笔者不仅在观察中发现了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点,还借助幼儿喜爱的活动组织形式切实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并帮助幼儿在趣味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实现了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逐步提升。

二、鼓励实践,锻炼幼儿能力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观察有效了解幼儿的基础能力,并采用鼓励实践的教育开展形式,逐步帮助幼儿投入活动体验中,进而逐步帮助幼儿在实践参与和体验中实现能力的锻炼。同时,教师在教育观察中需要了解幼儿的实践基础能力,并选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安排,切实锻炼幼儿的手脑结合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育观察中发现,班级中的部分幼儿创意十足,但是由于年龄限制,其动手实践的能力稍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在班级中定期组织丰富的手工实践活动,并逐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调动幼儿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同时,笔者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还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一开始的实践操作中往往会存在畏难情绪,但是经过笔者的教育演示和鼓励,幼儿的实践自信显著增强,并愿意投入动手操作和实践尝试过程中,进而逐步实现了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完善。最终,笔者结合幼儿感兴趣的教育实施形式,采用折纸、裁剪、拼贴、创意操作等多样化的手工实践活动切实激发了幼儿的实践兴趣,提升了幼儿的实践能力。

三、引导提升,培养幼儿能力

教师在日常教育过程中,仅通过教育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活动实施方法,完善幼儿的活动参与能力,并使幼儿掌握活动参与技巧、建立活动体验兴趣,进而主动投入活动体验,实现能力提升和素养的完善。

例如,笔者会在班级中组织户外活动,并借此有效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进而通过趣味运动活动帮助幼儿形成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两人三足”趣味运动中,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无法掌握两人配合的运动技巧,出现了摔倒等情况。针对幼儿的活动参与问题,笔者及时与助教教师沟通,并通过教育演示的形式逐步帮助幼儿多角度观察运动动作,使幼儿全面理解运动技巧,进而在保证幼儿理解运动方法后,邀请幼儿再次尝试,促使幼儿在运动实践中掌握运动技巧、提升运动能力。

四、总结讲述,强化幼儿能力

教师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需要借助总结评价来帮助幼儿正确认知并理性看待自己的能力。同时,幼儿教师需要借助总结和评价进一步完善实施教育观察活动,并借此找出幼儿个人能力的不足和闪光点,进而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教育和培养,逐步强化幼儿的综合能力。

例如,笔者在带领幼儿完成“菜市场”主题活动的汇报演出后,着重根据幼儿的演出表现和综合素养进行评价和总结分析。在总结中,笔者从自己的演出安排、幼儿的配合情况和各个表演环节等角度对完成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重点结合亟须改进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讲解,针对幼儿在表演中的闪光点进行重点表扬和鼓励。同时,笔者还对幼儿的个人表现进行了客观评价,并以鼓励为主的教育话术使幼儿建立自信、提升活动参与积极性。最终,幼儿在笔者的总结讲述和评价中不断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了解自己的能力,进而在后续的活动中更自信、更完美地展示自我。

结    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教师需要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在教育活动安排中积极贯彻课程改革提倡的“幼本理念”,进而借助观察结果的分析和整合找出幼儿感兴趣的教育实施形式,并逐步帮助幼儿在趣味、多元活动中实现个人能力的建立、提升和完善。同时,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察和反思需要遵循以幼为本、鼓励实践、教育引导和总结评价等观察内容和原则,逐步完善幼儿的能力和素养,并帮助幼儿进步、成长。

[参考文献]

卢筱红.幼儿教师观察专业化的策略[J].江西教育,2018,1048(26):22-24.

作者简介:赵杨(1982.7—),女,江苏泰兴人,本科学历,幼儿园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课程改革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