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课前三分钟演讲对英语学习的作用

2019-11-07施洪灵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摘要】现如今,伴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各教育阶段内的深入推广与应用,加快推进了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进程,使得包括课前演讲活动在内的教育措施在讲课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为了提升教师讲学成效的同时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此应当在现有技术、资源、设施等方面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转型,为实现教育创新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课前三分钟演讲;英语学习方式;创新实践措施

【作者简介】施洪灵,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影响,在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纷纷加强了对外语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重视程度,促使英语教学的重点逐步趋向于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进行无障碍化交流的综合素养培养,外语教学所产生的实用性、实践效益进一步突出,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其教学形式、目标、内容等方面相对单一固化,已然不能够满足强化英语学习能力提升的夙愿,同时进一步体现出对初中英语教学措施创新建设的迫切性。

一、现阶段课前“三分钟”演讲的简要概述

1.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主要内容。所谓的课前演讲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课前即兴演讲,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空挡,由学生收集并整理相关演讲内容,通过演讲表达的方式向课堂内教师与学生传达有关学习信息,是一种以实践检验为核心的语言表现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演讲过程中对有关英语语法的应用、词义的理解以及交流习惯等方面得到实践锻炼,确保英语理论学习与实践交流相互结合,进而促进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以及英语课堂成效。

2.当前课前演讲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特征。首先,表现为时间的固定性。由于有限的英语课堂教学时间,促使开展课前演讲活动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确保不予正常教学计划发生冲突,这也是演讲活动被限制在“三分钟”的根本原因。

其次,表现为内容的多样化。由于课前演讲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对于演讲内容的选择不会拘泥于传统课本内容,其内容选择的重点在于根据学生的学习掌握能力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包括:时政新闻、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等,而目前为了保障英语教学平稳推进,对于课前演讲的内容选择往往是以教学内容作为基础而进行的向外扩展。

最后,表现为演讲活动的实践性强。语言类学科的学习核心在于“说”,要加强彼此之间的语言交流与沟通,在此基础上课前演讲的就是将学生平时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运用操作,体现出了较强的实践性。

二、实施课前“三分钟”演讲对于英语学习所产生的作用

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演讲活动的实践过程当中,内容以及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兴趣。与周边社会生活有关的事务,以演讲作为媒介引入到课堂中来,为扩宽学生了解生活常识以及新鲜事物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尽可能多地激发出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围绕(牛津译林版)初中七年级上册《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所选择的演讲内容,大多以国外同阶段学校学习生活状况为主,能够进一步促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范围内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概况,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以在讲台上面对全体学生和教师的讲述方式,为实现学生展现自我、提升自信心,搭建了良好的展示舞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与自我存在感。

2.增加知识的实践效益。对于初中(牛津译林版)英语教学目标要求来讲,尤其是7A一册书是中小学过度的教材,其教育的重点在于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掌握英语国际音标的认读、Be动词的使用、人称代词不同形式以及不同疑问句式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初中英语的信心。正如前者所提到的那样,语言类知识的学习捷径在于加强对“听、说、读、写”技能的提升,其主要措施在于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表达实践,而演讲活动的有序开展,能够以简短的形式、较小的时间空挡,对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知识进行锻炼,让学生能够在紧张的课堂学习氛围中获得实践运用机会,例如:以初中七年级上册《Food and lifestyle》为主题的演讲,促使学生用英语与其他学生和教师分享对于饮食及生活习惯方面的看法。

3.帮助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目前,由于受母语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导致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往往是按照汉语的学习思维进行操作,而英语作为外来语种,对于语序、语义以及语言结构来讲与汉语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对于初中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语言思维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以英语为基本语言,以贴近实际生活为内容,按照日常英语习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运用英语思维进行语言表达,在不断地语言交流实践中,使得学生领会英语语序、语义分析等思想内涵,从而树立起正确学习英语的思维意识,为进一步制定学习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课程“三分钟”演讲教学成效的主要措施

1.教学计划设置方面。为了进一步确保课前演讲活动的合理性与有序性,其首要环节应当结合教学资源、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等基础因素,围绕以学生为主导、以实践演讲为方式,以实现能力提升为目标,制定“三分钟”演讲的教学计划,例如:在学习《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过程中,其教学目的应当体现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提升,活动形式应当采取轮流制,即按照座位次序,学生轮流上台演讲,长此以往实现保持活动举行的持久性,同时利用在课堂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前,对学生演讲的效果、语言表达、发音准确度进行点评,并对下一节课的演讲主题进行公布。

2.演讲内容规范方面。提高演讲活动的成果,确保课前演讲活动不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应当对演讲的内容进行规范设置,其重点在于对演讲内容进行限制,逐步避免因内容选择范围过大,对学生阅读理解造成较大难度的现象发生;同时降低涉外教学材料对于课本本身的干扰程度。为此应当围绕课堂教材内容为主,确立英语演讲主题,进一步防止学生因演讲主题偏离,而导致演讲内容额外增多、演讲时间顺延增加,例如:牛津英语七年级下《 Dream homes》中所表现的是对梦想家园的畅想,可以在实践中以梦想家园为主题,以此为主线向外逐步扩展,让学生收集并整理有关梦想、理想、家园等元素作为演讲内容,使得演讲活动的开展始终围绕教学内容来实践。

3.教学评价与反思方面。一方面教师应当在演讲过后,对学生在演讲活动当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在演讲当中对于英语语法的应用以及词句使用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操作,提高掌握英语知识的准确度。

另一方面按照课堂氛围、学生反映状况、教学目标任务等内容划分,对本节课前演讲活动成效进行反思,以解决学生对于学习书本知识背景的理解、加强思维意识观念转变为目标,扩宽教学思路,加强对演讲主题确立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提升教学技能,准确把握英语学习脉络,提高寻找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的准确度。

4.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按照既定的学习计划进度,完成对相关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熟悉,牢记有關词语词性、语句语序等内容的特性及变化形式,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增加对英语知识的自我练习程度,从自身出发提升对知识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与口语表达水平。

其次,依照教师制定的相关演讲主题,结合自身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能力范围,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英语文章作为演讲题材,同时以“三分钟”为界限,控制演讲内容篇幅。能够自我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培养自己掌握一些演讲技巧。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课前“三分钟”演讲本身所包含的优势特性,对于加强初中英语学习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为此应当在现有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计划、加强教学内容选择科学性等措施,为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成效探索出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姜敦云.初中英语课前演讲模式的开课方式[J].学园,2014(4): 121-121.

[2]朱敏燕.关于英语课前演讲的实践和思考[J].华夏教师,2017(19): 57.

[3]沈妮娜.开展英语课前演讲活动的策略[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 2017(7):142-143.

[4]宋宏.如何开展英语课前演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 86.

[5]汤菊美.丰富英语课前演讲内容,展示中学生英语风采[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7(15):37.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教学
淡化英语课堂模式,展示英语学科魅力
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分析
简述趣味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