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研究热点的共词可视化分析

2019-11-06杨雪梅祁占勇

职业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生涯规划知识图谱

杨雪梅 祁占勇

摘要:以中国知网为研究资料来源,使用Bicomb及SPSS两种软件绘制了现有321篇文献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热点知识图谱。我国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中职学生职业兴趣与目标研究、中职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效性研究四个领域展开。在巩固现有研究的同时,中职学生的生涯规划研究还需不断深挖研究方向、课程行动策略,提升研究的针对性,建立规范统一的研究话语体系。

关键词: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研究热点;共词可视化;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9-0053-06

生涯规划,也称职业规划或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1]。生涯规划教育就是以促进生涯发展为目的,通过对能力、态度的培训,使个体自立于社会的教育。推进对生涯规划以及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其生涯规划能力,使其发掘自身潜能、准确定位目标、增强竞争能力。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将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等涉及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列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内容之中。自此,对于中职学生的生涯规划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和其他学者的关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作为唯一的在未成年阶段通过正规学校教育程序获得职业技能的中学生群体,对这类群体生涯规划的研究数量颇多。然而,现有研究多为研究者基于调研分析与个人经验进行的定性研究,关注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研究热点和趋势的文章极为少见。基于此,本文力图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 采用知识图谱等方法, 依据定量数据更加直观地反映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在拓宽这一领域研究形式的同时以期填补现有研究空白、扩展研究空间。

一、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網,检索时间为2019年4月2日。笔者选取“期刊”“硕博士”论文进行检索,选择“主题”为检索条件, 检索内容为“中职学生”并含“生涯规划”,不限制年限,共获得期刊文献275篇、硕博士论文48篇。为保证研究的精确性,笔者除去报纸评论、人物访谈等非研究型文献,最终有效文献篇数为321篇。除此之外,将有效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处理,如将“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校”“中职院校”统一规范为“中等职业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生涯规划”“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设计”等统一规范为“职业生涯规划”,将“自我认知”“自我定位”“自我概念”“自我接纳”“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等统一为“自我认知”,等等,从而形成文本研究的资料。

(二)研究工具

研究使用Bicomb书目共现分析系统、SPSS22.0统计软件两种工具。具体研究步骤如下:一是选取研究资料,获取使用文献。二是收集和整理资料,进行数据转码。三是导出数据,进行关键词提取。四是计算抽取词频,提取统计结果。五是生成关键词词篇矩阵并导出。六是将关键词矩阵导入SPSS22.0进行聚类分析。

(三)研究进程

一是在Bicomb书目共现分析系统中行使管理员权限。增加格式名称设为“中职规划”、类型为的文献格式,将关键词作为新增关键字定义。二是增加新项目。笔者将所研究文献篇数321作为项目编号,格式类型选择已经新增的“中职规划..”。三是关键词提取。选择321篇有效文献在本地文件夹输入到“选择目录”中,进行“关键词”提取操作。四是进行关键词的统计。Bicomb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共提取出关键词321个,出于研究需要,笔者提取词频≥4的20个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五是建立高频关键词的词篇矩阵。六是进行聚类分析。将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导入SPSS22.0统计软件中,使用系统聚类得到聚类树图。七是对词篇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2]。最后,结合高频次、聚类分析和多为尺度的分析结果绘制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的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分析

基于关键词的词频统计法,可以将不容易量化的海量文献信息转化成可以量化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3]。对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共得到关键词321个,笔者根据高频被引频次阈值确定高频关键词,高频阈值根据普赖斯计算公式M=0.749■,结合我国学者孙清兰提出的高频词与低频词的临界值计算公式以及各数量同频词的词频估算法,最终确定高频阈值为4,统一同义词后,得到20个高频关键词,其排序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个高频关键词总呈现频次为775次,占关键词出现(共1 189次)总频次的65.18%。通过对关键词使用频次的排序,我们可以初步了解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涯规划研究领域的集中热点和趋势。除去研究对象已含的限定关键词“中职生”和“职业生涯规划”外,关键词频次大于10的关键词依次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81)、中等职业学校(61)、就业(45)、职业生涯(30)、策略(28)、教育(15)、现状(13)、德育(13)、职业成熟度(12)、自我认知(11)。从这一结果我们初步得出判断,关于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的研究多集中于学生规划教育、就业引导与德育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等方面。仅对高频关键词的词频统计分析,还难以发现不同研究主题间的联系。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关键词共现技术来进一步揭示高频关键词间隐藏的重要信息,进而深入挖掘研究主题间的联系。

(二)高频关键词的相似矩阵及分析

高频关键词的Ochiia系数相似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相似矩阵中的数字表明数据间的相似性,其数值越接近1,表明相应的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近、相似度越高;反之,数值越接近0,则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远、相似度越低[4]。基于此原理,笔者利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将上述20个高频关键词汇进行共词分析,将生成的词篇矩阵导入SPSS22.0,选取Ochiai系数并其转化为一个20×20的共词相似矩阵,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各关键词分别与职业生涯规划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就业(0.337)、中等职业学校(0.236)、教育(0.209)、职业生涯(0.162)、策略(0.139)、职业生涯规划教育(0.119)、现状(0.106)、职业成熟度(0.043)和德育(0.041)。结果表明,研究者进行中职学生的生涯规划研究时通常从就业、中等职业学校本身、教育形式、生涯规划理论、问题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比表中其他数据我们发现,部分其他观察值之间也有较高的相似性,如现状与对策(0.491)、职业生涯教育与中等职业学校(0.414)、中等职业学校与就业(0.23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现状(0.167)、职业成熟度与策略(0.164)等。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推断出,研究者常将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结合在一起,探索现有生涯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案;将中等职业学校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进行联系,认为学校教育是解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脚点、学校教育与学生就业情况联系密切;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现状、职业成熟度与策略联系在一起,说明当前的研究仍停留在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的分析上,并将提升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视为发展职业生涯的手段等等。

(三)高频关键词聚类图及其分析

聚类结果反映出关键词间的相关程度,可以进一步反映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的研究热点。关键词聚类分析的原理是以它们成对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频率为分析对象,利用聚类的统计学方法,把关联密切的关键词聚集在一起形成类团[5]。将表2的高频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由1-相似矩阵得出)导入SPSS22.0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聚类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聚类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直观看出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研究关键词可分为四类,分别为“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的研究”(种类1)、“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种类2)、“中职学生职业兴趣与目标的研究”(种类3)、“对中职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效性研究”(种类4)。具体分布见表3。

1.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种类1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包括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策略、现状、德育等12个关键词。这一种类是中职学生的生涯规划研究所占比重最大的一类,也是硕士、博士论文探讨的重点领域,是对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做以调查,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供应对策略。

中职学生职业规划问题体现在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第一,学生在自我认知和对职业的认知上存在问题。其中自我认知问题集中于对自己本身性格、自身基础、自我评价的不准确上[6];职业认知的不足体现在对于职业认知模糊、职业规划意识不强、职业规划能力不强[7]三个方面。第二,学校存在的问题大体分教学、管理和教师三个部分。教学问题为课程内容、形式陈旧、单一,课程设置不科学[8];学校管理问题为重视程度不高和教育体系不完善;教师问题为指导力不强,对课程重视程度不高[9]。第三,家长引导不当和家校联系的缺失是家庭问题的主要来源,其中家长引导不当包含对职业观念的缺乏和家长职业观念的负面影响两个方面。第四,政府机构不健全、校企联系不紧密、缺乏社会关注是中职学生职业规划问题的社会因素。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相应解决策略如下。在学生问题方面的应对策略为强化自我认知、自我探索,端正就业心态,增强信心全面发展,明确发展目标主动学习,增强职业认知、开发职业意识,建立自身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计划并实施等[10]。在学校问题方面,解决教学问题策略可归纳为培养学生发掘自身价值、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重要性和知识理念、辅助学生提高职业规划能力、丰富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等。解决学校管理问题的相应措施为设立职业、专业规划教育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监督、评估机制[11]。教师问题的解决途径为通过学习、培训增强自身专业、职业技能,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等[12]。在家长问题方面,可采取的行動有发挥父母、亲人的教育影响作用,普及家长职业观念、规范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发挥家校委员会与家长的作用等。在社会问题方面,已有研究建议新型的校企合作方式,构建新型的社会支持体系。

2.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

种类2是对于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中职教育和影响因素2个关键词。这一类研究是对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的成因分析,寻找并概括造成这些现状和问题的影响因素。

对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的成因分析,从客观、共性的角度分别谈到与现状问题对应的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部分研究者还对各因素间相关程度进行分析。中职学生自身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包括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规划意识、个人知识能力以及职业兴趣等[13]。另外,学生在生涯规划方面的差异受所处年级、生源地是城市还是农村、在校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因素影响[14]。学校方面影响学生生涯规划的因素包括主要学校与就业单位的联系、专业和课程设置和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等[15]。家庭因素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中职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丰富,他们在选择决定未来职业生涯学习专业时多听从家人尤其是父母的意见;其次,责任与家庭规范、父母的榜样作用和父母的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生涯规划方向;再次,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社会关系和父母的文化程度等家庭地位因素也严重影响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强弱。也有研究者专门将家庭影响因素从教养方式、经济收入、学历水平、职业性质、家庭所在地五个维度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意向影响调査[16]。社会对学生生涯规划影响包括国家就业政策、热门职业等社会环境因素和用人单位所提供的福利待遇、职业发展前景等职业环境因素[17]两个方面。

3.中职学生职业兴趣与职业目标的研究

种类3是对中职学生职业兴趣和职业规划的研究,包括职业兴趣与职业目标2个关键词。这一类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引发职业兴趣从而制定并实现职业目标在中职学生的生涯规划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研究也指出,现有生涯规划教育在职业兴趣、职业目标等方面内容的缺失。

职业目标定位是一个自我理性审视的过程,是在充分考虑自己的历史、现状、能力、专长、兴趣和志愿等自身实际和实现条件的基础上,确定自己职业方向与目标并制订相关计划的过程[18]。中职学生依据兴趣确立职业目标并找出现有水平与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才能明确奋斗方向,有效提升职业素质、职业能力[19],从而达到生涯规划的目的。因此,激发职业兴趣、自主设立职业目标并为之进行合理生涯规划,最终实现职业理想是实现生涯规划的理想路径。然而,另一方面研究也指出,很多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小、思想尚未成熟,在成长期间存在目标甚至兴趣定位不准确或时常变化现象。现有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在引发学生职业兴趣、确立学生职业目标等方面内容缺乏规范性引导[20]。中职学生未能制定完善的生涯规划方案,没有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生涯规划机制,导致中职学生在就业竞争方面面临难题[21]。建议利用自我认知的测评工具、职业能力强弱的测量工具等专业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估并制定完整教学方案设计,在科学规划与协调的情况下进行生涯规划教育。

4.中职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必要性和实效性研究

种类4是对于中职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必要性和实效性的研究,包含必要性和实效性2个关键词。必要性研究围绕中职学生生涯规划实施的意义,即可以解决的问题展开。对实效性的研究集中在探索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宏观上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满足社会发展和变化、中等职业教育深入改革持续发展和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需要[22];从微观角度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摆脱初中学习失败者的阴影;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避免“入错行”的尴尬;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解决“内驱力”问题[23];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观念,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24]。对于中职学生生涯规划实效性的研究集中在探索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增强中职学生生涯规划实效性的举措如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不可忽视[25]且应重视知识的连贯性;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和学生职业规划活动;加强中职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26]等。

三、结论与展望

中职学生生涯规划问题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上述四个方面。将研究对象聚焦到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对生涯规划领域中这类特殊群体加以细化,为生涯规划研究以及中职学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之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对聚类分析图和多维尺度图的进一步归纳分析,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生涯规划问题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文章多为现状及重要性研究,行动策略相对宏观,研究的针对性较弱。这也就说明未来中职学生的生涯规划研究,可以在现有现状研究基础上,将开拓更多研究方向、深挖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挖掘中职学生独有特点作为突破口,使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研究更加成熟、领域更加完善、实用性与指导性更强。

第一,拓宽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研究方向。现有研究领域主要方向停留在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学校个案等对现状及问题成因的研究分析以及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问题的层面上。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扩充对中职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研究,既可以进行个案研究、对比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丰富,还可以就生涯规划除现状外的其他方面进行研究;与此同时,也可以结合研究者自身兴趣及研究专长对生涯规划的其中某一因素进行细化研究,如在已经呈现出的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中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等等。

第二,探索合理、可行的生涯規划课程行动策略。现有课程行动策略实施成效并不明显,这要归因于现有生涯规划教育或与就业指导内容挂钩,或依据国家德育教育内容要求进行安排。片面的、零散的教育内容缺乏体系化的生涯规划课程设计,而为了保证完整的课程切实实施,相应的学校的政策、教师的授课水平等其他制度的保障问题也需要通过未来的研究进行构建与规划。

第三,提升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研究的针对性。生涯规划问题是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目前研究更多针对即将迈入社会的学生群体进行。普通高校学生、高职院校学生、中职院校学生都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而对于中职院校学生进行的生涯规划研究与其他两类学生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并没有明显差别。从多角度挖掘中职学生这一更具特点的群体进行深入的、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同样可以使未来中职学生生涯规划研究更加丰富。

第四,建立规范统一的生涯规划研究话语体系。对现有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可以发现研究者对统一概念的关键词表述并不一致,如职业生涯规划的表达出现“职业规划”“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设计”“长远计划”“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八个关键词,且诸如此类问题几乎出现在每一个高频关键词上。以《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为蓝本,对生涯规划研究话术进行合理界定,可以帮助研究者在今后的研究成果表达过程中更具规范性和统一性。

参考文献:

[1]姚裕群,刘家珉.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2]郭文斌.知识图谱理论在教育与心理研究中的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10.

[3]祁占勇,陈鹏,张旸.中国教育政策学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J].教育研究,2016,37(8):47-56,98.

[4-5]张军霞,祁占勇.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热点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5):11-17.

[6]刘黎明.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8.

[7]徐佳.中职学生职业认知存在的问题审视与培养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8]李金鑫.关于中职学生职业规划素养的思考[J].职业,2018(31):70-71.

[9]赵为民.浅析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J].学周刊,2015(1):31.

[10]梁日增.以职业生涯规划引领中职学生的学习激情[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5):226,233.

[11]陈坤林.中职中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基于对粤东八所中职中专学校学生的调查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2):63-66.

[12]李淑芳.浅谈中职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现状及改进措施[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3):132-133.

[13]赵季秋.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14]何金.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3(25):133.

[15]黄榕.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4.

[16]冯晓波.中职学生职业意向的家庭因素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7]王震.中职學生生涯规划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5.

[18]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9]鲁仲耿.目标引领  模块整合  任务驱动——基于“方案设计”的中职学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职业,2014(36):156-157.

[20]耿智利.培养中职学生职业兴趣的难点与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15(6):54-56.

[21]韩玲.浅谈生涯规划对中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0):274-275.

[22]吴小凤.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性的探索[J].职业教育,2016(5中):35-37.

[23]毕文新.浅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中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4(13):276,311.

[24]胡旭峰.中职学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0):130,26.

[25]郭玲.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效性的探索[J].宁夏教育,2014(8):55-56.

[26]郑德煌.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57-58.

(责任编辑:张维佳)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生涯规划知识图谱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