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
2007-12-26唐帅
唐帅
摘要:“就业难”越来越成为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企业招不到人、招不到合适的人的情形。本文在这一矛盾境况中提出制约大学生有效实现就业目标的核心就业能力问题,归纳出四种核心就业能力: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思考与决策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基于此,探索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生涯规划;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251-02
如今,“就业难”越来越成为大学毕业生(乃至研究生)面临的普遍问题。与此同时,又存在大量企业招不到人、招不到合适的人的矛盾境况。一些高端企业甚至出现“人才断层”现象,富有经验的中层管理人才储备不足、后继无人。这种矛盾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的有效实现?
笔者在多年的就业指导实践工作中发现,能够找到理想工作、实现满意就业的毕业生除了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外,往往在综合能力方面比其他学生胜出一筹。他们或是逻辑清晰、语言表达流畅,或是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或是具有创新性思维,或是具有良好的自控力与执行力……那么,这种综合能力或者说核心就业能力该如何清晰界定与系统培养?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一、核心就业能力的界定
能力是人们顺利实现某种活动或达成某项目标所具备的条件和水平。技能是指人们通过后天学习和而获得的能力,通常表现为某种动作系统和动作方式。本文所探讨的就业核心能力兼有能力和技能的内涵,为便于行文,下文“能力”与“技能”两者通用。
关于能力的分类,学术界有多种观点,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比较通行的是美国学者辛迪·梵和理查德·鲍尔斯(Sidney Fine&Richard Bolles)的分类法,他们将技能分为三类,分别是专业知识技能(经过有意识的、专门的学习和记忆,通常与专业学习和工作内容直接相关)、可迁移技能(或称通用技能,可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在工作内外、工作之间通用)、自我管理技能(个人所具有的特征和品质,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地适应环境)。
对于一个人在劳动市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能力,即核心就业能力,虽然有各种不同的界定,但其中也有共通的内涵,可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跨越职业界限的基本能力,二是强调能够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三是这些能力具有通用性、可迁移性与可转换性。结合我国大学生成长特点与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在大学阶段能够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培养与锻炼的核心就业能力可以概括为四种: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思考与决策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
二、培养核心就业能力的意义
变化是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随着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社会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也在持续而剧烈的变化,人们很难再终身固守一份职业。职业变换的加快,要求现代社会的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与适应能力。
在目前的工业组织中,从业者已不再固守僵化的流水线型技术分工,而是注重横向的团队协作,强调非集权化的组织和管理,强调相对自主的生产单位之间的横向交流和沟通。但在求职过程中,许多毕业生往往很难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实力,更不用说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交流与合作、参与团队工作。因此围绕表达能力的写作、演讲、交流、互动、协商、合作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
其次,在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既懂程序操作又通晓生产过程基本原理、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从业者。因此,仅有某一项专门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以迎接生产技术变革的挑战。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高效的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从业者就能够在新的环境中迅速获得需要的信息与资源,进行鉴别、分类、加工、吸收,进而通过思考与践行,习得新的技能,应对新的工作挑战。
第三,现代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产品驱动到市场驱动再到过程驱动的过程。在过程驱动阶段,产品的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市场需求变幻莫测,越来越多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要依靠知识和信息、依靠智慧资本进行生产活动。因此,围绕思考与执行能力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形成解决方案的执行力与不怕失败的意志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机制的探索
(一)对大学生开展系统化、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但在高校仍未普及,大部分学生和一些老师认识不到生涯规划对学生确立人生目标方向、未来职业选择、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生涯规划及求职指导的课程,但仅作为选修课,无法对学生进行普遍化的教育与引导。可以说大学一年级规划地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感到迷茫、虚度时光,正是由于缺乏明确合理的目标。
因此,亟待在高校开展系统化、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有意识地培养核心就业能力,并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进行锻炼、提高与巩固,稳步为毕业求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大学课程体系整体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高校应注重综合能力过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等各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进一步结合系统化的生涯规划教育,在基础课程中增加生涯规划和培养核心能力的内容,以培养、教育出具有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态度和创造精神,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学生。不仅对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而且对我国社会转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有莫大的助力。
(三)将生涯规划纳入高校教师入职培训,建立注重核心能力培养的各学科教师队伍
核心就业能力是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跨越职业的通用能力,因此很难凭借某一门学科的教学来培养,而是需要借助各门学科教学的整体力量。在高校教师入职培训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使各学科教师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核心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自觉进行生涯规划引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高校构建立体开放、务实高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高校要打破岗位界限,整合校内资源,建设全员参与、全方位指导、全程追踪、全体覆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培育积极向上、务实开放的就业文化氛围,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锻炼,自觉培养核心就业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大力拓展社会资源,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制订就业指导方案,邀请企业管理者或技术专家担任就业导师,安排企业实习见习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
(五)大学生要注重培养并提高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思考与决策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个人的自觉努力与实践锻炼,大学生既要坚持理论知识的有效积累,也要不断进行具体的实践锻炼与经验总结。在知识和技术迅速更新的信息时代,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为了实现可持续就业或有效创新创业,大学生必须具备不断丰富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再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技术、职业岗位加速更新、人才竞争日渐国际化的时代浪潮中稳立潮头。沟通能力的强弱关系到能否让企业单位了解自己的实力,能否在工作中获得认可和重用;还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整个组织的良性运转。大学生要广泛发掘和利用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对自身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研判,根据专业、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做出科学决策并切实执行。
(六)政府提供政策引领和扶持,做好制度保障工作
政府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修订、完善一些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规章、制度体系等,如户口政策、学籍规定、创业政策等,以清除制度性障碍;从国家层面制订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战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为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制订明晰的法规细则,通过财税补贴、保险保障等优惠政策促进高校和企业在专业调整、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通过以上举措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推动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吴雪萍.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10月第30卷第6期.
[2]刘晓敏.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构成及提升机制研究.科技资讯,2015年第1期.
[3]乔坤,贺艳荣.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6期.
[4]张志宇,谷世海.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5月第38卷第3期.
[5]齐力.就业压力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基于英美的经验.经济师,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