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俗文化教学提升五年制高职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策略研究
2019-11-05孙雁北
孙雁北
摘要:民俗是一个民族最感性的文化显现,它作为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呈现着独有的韵味和内涵。以语文教学为手段,对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其中民俗文化的分布特点,以此提出教学策略。从了解民俗,积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借助民俗,解读中华民族文学经典文本内涵;品味民俗,提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审美水平三个方面对挖掘民俗文化、关注民俗现象,透过纷繁复杂的民俗窥视社会形成发展的源流与底蕴,挖掘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培育五年制高职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关键词:民俗文化教学;五年制高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7C/08C-0024-03
“民俗”一词最早由英国学者汤姆斯在1846年提出,他在给《雅典娜神庙》杂志写的一封信中说“古时候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等”,即属于民俗范畴,民俗就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1]在我国,作为学术性的专用名词,民俗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俗是指城乡民间生活,从民族而言则是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也包括后进民族乃至原始民族的民间生活。狭义的民俗则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文化遗留物,二是民间文学,三是精神文化,四是传统文化。[2]民俗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就是民俗文化,它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由于各国的自然地理条件、文化传统各异,再加上民俗学家本身从事民俗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不一样,各国民俗学家关于民俗的分类也不一样。本文依据高职语文课文民俗文化呈现的不同方式,将其划分为物质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精神民俗文化、岁时民俗文化、礼仪民俗文化五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设不同小类)。
一、民俗文化教学是提升五年制高职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效手段
(一)积极培育:提升高职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必然选择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3]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等方面的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职业学校一线教师应积极探索、实践,将培育高职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培养热爱祖国、有责任担当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二)民俗文化:培育高职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源头活水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土壤,是传统文化中最基础、最根本的部分。民俗文化的“具象”“直观”将博大精深、纷繁蕪杂的中华民族文化拉近到高职生身边,让同学们“可触”“可感”,通过民俗文化窥探中华民族社会发展的源流,探索中华民族文化根基不失为提升高职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效手段。因此,探讨如何系统、有效地学习民俗文化并以此培育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同时激发语文教学的活力成为职校语文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分析
语文教材中散落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有关于衣食住行的物质民俗,有多姿多彩的岁时节日民俗,有生活中的禁忌习俗,还有各个地区各具特色的方言民歌等,这些民俗文化为高职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1-4册)为例(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所占比例较大。四册书中涉及民俗文化内容均达到50%,最高达到64%之多。为了有利于同学们学习文体的特点,本套语文教材是以文体来组元的,而在每册的古代诗文部分就大量、集中地呈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内容,这为同学们民俗文化的学习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同时,教材选取的鲁迅的文章也较多地含有民俗文化的内容。其次,民俗文化分布零散,具有非系统性。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内容都是零零散散地、非系统地出现在课文的角角落落,它们自然地融入在文章里,存在于各种体裁、题材,不同风格的文章中,涉及的内容也特别广,包括民间神话、传说、礼仪、建筑、服饰、祭祀、方言俚语等等内容。最后,民俗文化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有大有小、不尽相同。如经典篇目《林黛玉进贾府》《祝福》中民俗文化贯穿始终,可以以此揭示文章主旨,解索人物形象。《荷塘月色》《长江三峡》中的,民俗内容散落在课文中,可以体现作者情感,增加文章韵味。总之,民俗文化的大量呈现为高职生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环境,值得广大教师去开发进行教学。
三、民俗文化教学培育高职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策略
(一)了解民俗,积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储备
如前文分析,民俗文化的存在像散落在知识海洋中的宝石,将他们聚集、捡拾、整理才能构成中华民族知识的宝库,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发现“宝石”的美与珍贵。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开设校选课等形式将零散的民俗知识点系统化、体系化。先讲解民俗文化的历史沿革、体系分类、流传形式等系统知识,再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意识地寻找民俗文化内容,深刻了解民俗词条的内涵,体会其在课文中的作用。利用课文中民俗节日、饮食习俗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习,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挖掘节日民俗文化的本质。文化是由历史和情感积淀而成,了解了文化背后的情感与历史,才是真正掌握了民俗文化知识,形成民族文化认同。
(二)借助民俗,解读中华民族文学经典文本内涵
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是打开作品主旨的钥匙,民俗文化不仅能够为某些现象做文化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意,更重要的是部分作品中的民俗文化恰恰是解读作品的文眼所在。如《琵琶行并序》中最后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此处“青衫湿”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解读不仅表现出作者悲伤程度之深,更隐喻着作者悲伤的深层原因,即赋闲被贬、不得重用。在全诗的结尾再一次深化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主题。
从民俗的视角探究文本,可以促进学生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将作品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文化图景中去解读,可以快速地理解人物、主旨,以此发现文本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如经典古文《鸿门宴》中座次的安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仪习俗,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坐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这一座位的细节安排中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骄傲自大、盛气凌人,刘邦的忍辱。而项羽集团内部,告密者项伯却位高于谋士范增,君臣之间的嫌隙已初见端倪,项羽的悲剧结局已不可避免。
通过《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林黛玉进贾府》引导学生去认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和神韵之美;在《琵琶行》《赤壁赋》中探讨民族乐器之韵,管窥古代音乐文化;在《景泰蓝的制作》《栊翠庵品茶》中感受民间工艺技术的精湛和工匠精神的专注忘我;在《青玉案·元夕》《过去的年》中体会传统节日的喜庆、神秘氛围,传承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在《边城》《祝福》中探究中国传统的婚恋民俗……文化的背后体现着人民的智慧、承载着民族的精神,通过教师的引导教学,启发学生探究出更多的如水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礼仪文化、祭祀文化等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在学习体验中逐步提高审美情趣,实现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提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审美水平不仅体现在民俗文化中物质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更体现在对民俗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如《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对梁元帝《采莲赋》描绘的采莲旧俗的惦念与神往,反衬出他现实世界中灵魂不得宁静的凄苦挣扎;《静女》中“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女子自制爱情信物的民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静女的纯真钟情,更感受到了古代青年男女爱情观的含蓄质朴;从《祝福》中的祥林嫂、《荷花淀》中的水生嫂的服饰装束民俗中,我们看到了劳动妇女美丽勤劳的外表,更看到了她们质朴善良的心灵。体现人情美、人性美的精神民俗是民族信仰的表达,蕴含着中国古典美学与生命哲学深层的审美理想。《赤壁赋》“羽化”的道教传说让学生感受古人对死亡的超脱精神,进而感受苏轼遗世独立、神仙般洒脱,加深学生对其乐观、旷达人生观的理解。
从物质民俗到精神民俗再到哲学生命体验,学生的审美层次逐渐加深,审美水平逐渐提高。通过民俗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对美的风范、善的追求與真的指归,在美的熏陶中唤起学生创造美的意识,激起修炼自身文化素养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芮逸夫.人类学辞典[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
[2]张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及其教学策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3]韩星,杨永亮.孔子:中国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J].今日南国,2008(1).
责任编辑:谢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