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9-10-28马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培养

马玲

【摘 要】数学是一切科学的起点,人类文明从计数开始,相比于数学知识,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所在,是创造知识与方法的源泉。数学思维能力是最基本的数学素质,必须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予以重视。初中教师一定要认清学生是学习和思维的主体,围绕着这个主体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才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文章将展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策略的研究,以期为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01

一、初中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

思維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数学思维也有不同的阶段特征,并且随着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经验、掌握知识的程度等发生着变化。

在初中数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一直是以“直观行动--具体抽象--抽象逻辑”这一方向来发展,与此同时,思维也在沿着由低向高的层次来递进。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在学习中的发展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飞跃”现象,并且特征比较明显,两极分化和突变突出。在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初中生的调控整合能力在增强,自我意识也变得清晰,追求个性化发展。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在向成熟阶段发展的过程中,抽象思维逐渐占据上风,主导了思维意识的发展,学生也慢慢地根据思维的变化开始理解抽象概念、事物以及本质,能够在学习中利用数学课本知识来对问题提出质疑,并以学习中的经验和思考来解决数学问题,还原事物的本性,实现实践操作的目的。初中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得以增强,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按照教师的教学标准来对知识进行整合和梳理,在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理解更加透彻,学习方式更加系统化,让学生在理解数学事物本质的基础上更轻松地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具有比较强的求知欲。在学习中遇到一些抽象性的问题和复杂的概念时,学生难免会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不知道从什么角度来解决问题。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他们习惯于直接利用公式来套现题目。这种解题方式和思维理解过于呆板,应变能力较差。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1.结合教材创新教学手段

相比较于题海战术,让学生自发性的产生欲望去探索更有效率。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地结合教材创新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更多的指的是一种自由开放的教学,一种探索性的教学,更多的要求学生能够沉迷于学习且富有创造性的进行学习的精神。

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给学生提出十个方程问题,让学生进行比赛,看哪一个小组能最快完成解答。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拓展思维

在初中教育所要求的科目中,数学是最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科目,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很多数学教师仍旧抱着满堂灌这种教学模式不撒手,使得学生完全没有思考探究的时间,即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无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初中数学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清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

以空间几何问题为例,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G点是CD边上的动点(不与C、D两点重合),现以CG作为边作正方形CEFG,与BG、DE相连接,探究BG、DE之间的长度关系与位置关系,如图1、图2、图3所示。

(1)猜想图1中BG与DE的长度关系以及位置关系。

(2)在图1中,将正方形CEFG绕C点任意旋转角度a,得到图2、图3,请采用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旋转后(1)的结论是否仍可以成立,以图2为例说明判断依据。

在该案例中,(1)种的问题可直接运用正方形的等边性质和三角形全等性质得出答案,而对图1进行旋转后,尽管受到动点的影响,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并不固定,但仍然可以根据正方形的等边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的SAS定理,判定△BCG≌△DCE,然后即可证明结论。

3.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新课标要求中,数学思维是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即便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受到新课改理念的冲击,开始探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途径,但是当前的探索仍处于理论层面,并未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如此,则使得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无法得到真正的实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找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提高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积极性。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精心、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并调动学生参与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积极性。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尽可能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化的情境中开展数学应用实践活动,以实现培养数学思维的目标。

比如在学习“平行线”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实际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事物进行思考,可通过两根木棍演示平行、交叉等不同的内容,然后与具体的数学理论知识相融合,具体讲解判定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相关的定理,让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与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角”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三角形,并用角尺测量角度,亲身对三角形的角度数进行验证,并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知识,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拓展思维;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佳莉.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才智,2019(17):68.

[2]袁钱梅.在开发和拓展游戏中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19-120.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培养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