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美社区代际学习的特征和支持体系探究

2019-10-28马莉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伙伴关系社区

马莉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欧美社区十分重视代际学习在缓解代际隔离问题和提升社区凝聚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其代际学习实践得到了政府、家庭、学校等的支持,有助于推动社区代际学习伙伴关系的建立。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有关社区代际学习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和借鉴欧美国家社区代际学习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开展社区的代际学习活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区 代际学习 代际社区 伙伴关系

21世纪以来,代际学习(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已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中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聚集在一起互相学习,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国际上正在实施数以千计有关社区代际学习的方案和做法,为社区不同世代之间提供学习机会,改善社区问题,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目前,我国社区代际学习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欧美等国家在社区代际学习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可为我国发展社区代际学习提供一定借鉴。

一、背景

传统的代际学习通常发生在家庭中,其典型特征是长辈与年轻的家庭成员间通过学习与互动来进行知识、技能、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然而,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技术革新、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的影响下,代际关系更多呈现出冲突、脱节和隔离的现象。

在欧美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和医疗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21世纪的主要挑战之一。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预测,到2050年,60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增长到20亿以上。在欧洲,生育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将会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美国的研究者调查指出,到2030年,美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超过20岁以下人口数量,到2035年,美国1/3以上的家庭有65岁以上的家庭成员,美国的人口结构将会改变。欧美老龄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在城市化、移民、家庭破裂(family dysfunction)、社区网络逐渐扩大等因素的影响下,家庭成员中老年人与年轻一代的关系逐渐疏远,尤其是老年一代缺乏基础的信息通信技能,很容易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同时,由于生育率下降,欧美家庭结构和形式的变化,较年轻的一代在家庭中与不同年龄群体建立联系的机会逐渐减少,他们更多是在学校与同辈群体进行交流和学习。在此背景下,代际的相互作用逐渐减少,人们开始注意到有必要将老年人与年轻一代结合起来,一种非家庭式的代际交流和学习的模式出现,社区成为代际接触的场所,社区代际学习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由此,传统家庭式代际学习的观念逐渐发生改变。在欧洲代际终身学习项目(European Approaches to Inter-Generational Lifelong Learning Project,EAGLE)中,将代际学习定义为一种旨在将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的有目的的、互利的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不同世代人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建立更有凝聚力的社区。国外研究者认为,代际学习模式代表了一种社会资本形式,这一社会资本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来源于社会环境并在社会环境中培养,代际学习正是从社会资本的角度为社区成员间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在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协同作用,提升社区凝聚力。[1]

二、特征

(一)广泛多样的活动类型

欧美社区代际学习活动在时间上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在开展规模上,也有大小规模之分,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老年人服务于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作为年轻一代的导师和朋友。第二种是青少年和儿童服务于老年人,年轻一代作为老年人的导师和朋友。第三种形式是年轻一代和老年一代共同合作参与社区代际学习项目,如一些非正式的学习活动、娱乐活动等。

(二)互惠互利的活动价值

从欧美社区代际学习的经验中不难发现,代际文化是促进社区代际学习的最佳支持条件,不同世代的文化提供了各自独特的经验,包括解决问题的态度、观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因此,代际学习可以改善一个年龄组对另一个年龄组的刻板印象,促进理解和尊重,促使多代人之间分享知识和经验。

英国为所有年龄的联盟(United for Ages)曾发布了有关《下一代:代际互动如何改善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机会》的报告,指出代际互动有助于儿童和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生活开端,在促进社会流动性、缩小学业差距、提高入学准备、发展语言和读写技能等方面具有持久的益处。对于年长一代来讲,在个人层面,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增强在社会中的流动性;在其关系层面,有助于与年轻一代成为朋友,减少孤独感;在社区参与上,有助于推动他们重新融入社区生活,分享知识和经验,并提供一定的志愿服务。

(三)适切的学习内容

欧美社区代际学習的相关经验表明,社区不同世代的学习活动,主要集中在利用不同代际知识技能和经验来满足社区居民的关键需求,如识字、保健、家庭护理、社区环境改善等。研究表明,不同代际的隔离与冲突往往产生于现实冲突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两种视角,代际冲突产生于代际竞争,如年轻一代有时会忽略老年人的经验成就,但如果不同世代存在着共同目标时,冲突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2]。欧美社区代际学习的学习内容正是满足了不同代际群体的适切需要,为减轻代际隔离程度和建立一个对所有年龄层次居民友好的社区而共同努力。

(四)计划性和规范性的实施流程

欧美国家在社区代际学习活动的实施流程上,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规范性。例如,EAGLE在总结已有案例的经验上,制定了代际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流程,包括定位活动项目、规划活动的流程和策略、寻求合作者并建立伙伴关系、实施和管理、检测与评估、组织学习六个步骤。其中,活动或项目的定位必须建立在促进代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在开始计划一项代际学习活动时,须考虑活动的目标、如何实施、如何让社区中的年轻一代和老年人参与到活动中等。

三、支持体系

欧美社区代际学习在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下,集中强调了建立一种以家庭—学校—社区合作为基础的伙伴关系,形成融合的社会教育力。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环境结合起来的代际学习,有助于充分利用资源,为社区的各代人带来一定的福利,进而创造更好的社区。

(一)政府政策的支持

一些欧美国家社区代际学习逐渐受到政府的支持,甚至成为一些国家的政治优先事项,一些政府的政策文件和报告中也提到了推动社区代际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并为社区代际学习提供了资金支持。

21世纪以来,一些欧洲国家,如西班牙、英国和德国,一直在努力推动社区代际学习。2002年,第二届世界老龄化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颁布了《马德里老龄化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该计划主张应将老龄人口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促进代际交流和学习。2012年,欧洲代际学习网络(ENIL)在发布的《代际学习与积极老龄化》的报告中指出,代际学习通過构建代际互动与交流的活动,与积极老龄化联系在一起,在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年,德国政府建立了城市发展创新计划,旨在为家庭和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城市社区(IFAS),希望将社区改造成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人口、社会和文化需求的地方,使所有的世代都能生活在一起。[3]

美国致力于建立一种代际社区,这是一个为各年龄段的人提供足够安全、健康、教育和基本生活需要的场所,旨在促进代际的合作、交流与互动,使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够分享他们的才能和资源,在有利于个人和社区的关系中相互支持。2012年,美国世代联合和大都会人寿基金会(Generations United and Metlife Foundation)通过创立“最佳代际社区奖”项目,提高人们对代际学习在建立具有凝聚力社区的重要性的认识,进而鼓励建立健康、有凝聚力的代际社区,为所有年龄阶段的人服务。

(二)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美社区中的家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家庭的生活方式也存在着差异。家庭在社区代际学习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社区代际学习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庭成员的参与,欧美社区经常鼓励家庭成员或家庭参与有关代际学习的活动项目,促进社区变革。例如,美国阿尔伯克基市的“家庭为教育而团结”的网络研讨会活动,旨在使家庭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加强社区联系,家庭中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相互联系。

欧美社区代际学习的发展不仅有家庭中各世代成员的积极参与,而且不同家庭之间也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例如,美国伊利诺伊州中部的一个社区,拥有老年人的家庭与抚养儿童的家庭居住在一起,关系密切,不仅能够缓解老年人的孤独,而且老年人能够为儿童提供广泛的经验支持。

(三)学校教育空间的共享

学校作为正规教育的场所,在社区代际学习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欧美国家在推动社区代际学习的过程中,注重提升学校作为代际学习和教育空间的作用,使学校成为社区代际学习的重要场所,如幼儿园、中小学校、大学、社区学院、第三年龄大学等,进而为社区不同世代的居民提供共享学习空间,来促进不同年龄和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之间的互动。

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一所社区特许学校为我们提供了经验,该学校为社区所有年龄的人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网站,学生被安排在基于个人学习需求的多年龄阶段教室中,沿着五个发展阶段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开展学习,一旦达到了某一阶段的标准,便可以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社区中年轻一代的高中生、大学生、成年人和老年人都有机会被邀请到学校担任导师。导师和学生针对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如如何推动跨代学习环境的可持续性、改善社区卫生等问题。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是双向的,具有互换性,年长者可以为年轻一代提供经验,年轻一代也可以成为年长者的导师。例如,10~14岁学生每周都会为想要重返职场的55岁及以上的年长者提供有关基本计算机技能的教学。年长者与年轻一代体会到了代际间的互助与相互关怀,某些贫困儿童缺乏来自家庭的呵护,社区代际学习环境中,他们受到了来自年长者的关怀和影响。

特许学校的创始人凯瑟琳·怀特豪斯(Catherine Whitehouse)和彼得·怀特豪斯(Peter Whitehouse)指出,“学校不是将学生年龄进行隔离的教育机构,而是年龄融合的场所,在那里,我们可以将年长者的丰富经验和年轻一代对未来的畅想结合在一起。学校可以是所有年龄段的人在一起学习的地方”[4]。2008年,瑞士的伯尔尼市实施了幼儿园歌曲伙伴计划,在社区中公开招募年长者,使得年者长参与到社区中最年轻一代的成长中去,在歌唱传统歌曲的课程中促进儿童和年长者形成新的代际关系和友谊。研究者指出,学校所提供的共享学习空间,有助于代际伙伴关系的形成,促进所有参与者的健康发展,并有助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社会、政治、生态等问题。

(四)社区共享站点的建设

学校并非是为社区代际学习提供共享学习空间的唯一场所,社区作为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在代际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欧美国家的一些社区,秉承着开放的态度,将年轻一代和老年一代视为重要的社会资本,积极寻求有助于推动代际学习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探索各种方法建设共享站点,使得不同年龄段的人有机会共同学习和分享经验,如上述提到的与学校一起共同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代际学习空间。此外,也有社区将老年或青年中心转变为适合所有年龄段的社区学习中心,将社区的图书馆作为促进代际学习的空间。

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年龄友好型社区”,即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为人们的健康、参与和安全提供最佳机会的社区。在一个年龄友好型社区中,社区的相关政策、服务和基础设施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满足不同年龄居民的需求和偏好,为社区居民提供参与社区生活的户外空间等。

四、反思和启示

目前,我国人口老齡化的问题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人口出生率降至10.94%,创数十年新低;16~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有8972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64.3%;60岁及以上的人口有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达到了新高,在一些发达城市,老龄人口的规模将持续扩大。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大量的社会流动,使得家庭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核心家庭逐渐增加,家庭成员中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由于空间上的分离导致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逐渐减少,社区中的孤寡老人逐渐增加。因此,我国也面临着与欧美代际隔离、脱节等的相关问题。当前,我国有关于代际学习的相关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有关于社区代际学习的实践项目,与欧美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欧美社区基于代际学习的相关经验以及支持体系,为我国社区代际学习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首先,成功的代际学习社区应该满足各年龄段成员的适龄发展需求,利用每一代人的优势共同创建代际学习社区。制定社区代际学习的远景和规划,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群体所具有的不同文化背景和身心发展特征,满足不同年龄群体在社区代际学习中的需求。社区在组织相关代际学习的项目时,可以将代际学习的重点放在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上,促进多代人之间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利用集体智慧展开行动,解决与社区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其次,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研究指出,代际学习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合作氛围的支持,探讨如何发挥家庭、学校、社区等主体所形成的教育合力十分重要[5]。我国社区在开展代际学习活动项目的过程中,应注重伙伴关系的建立,在政府、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形成协作,促进社区不同代际人群之间的联系。例如,幼儿园、中小学校、大学等都应该与社区建立联系,开发一些代际学习的活动项目,鼓动社区老年人积极参与,进而促使不同代际群体间相互分享学习和生活经验。

最后,欧美社区有关代际学习的一些实践案例,向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和方案,但是在引进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社区的基本情况,基于本土化的视角去改善,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代际学习社区,吸引社区中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参与其中并相互作用,提升社区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明迪,徐君.代际学习: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20(2):40-47.

[2]KUMP S, KRASOVEC S J.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in Different Contexts[M]. Learning across Generations in Europe,2014.

[3]BUFFELT, DE BACKER F, PEETERS J, et al. Promoting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Through Intergenerational Practice[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 116:1785-1791.

[4]GEORGE D, WHITEHOUSE C, WHITEHOUSE P. A Model of Intergenerativity: How the Intergenerational School is Bringing the Generations Together to Foster Collective Wisdom and Community Health[J]. Journal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2011, 9(4):389-404.

[5]刘奉越,陈醒.代际学习的国际研究进展与动向——兼对中国代际学习研究的审视[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3):94-104.

编辑 王亭亭   校对 朱婷婷

猜你喜欢

伙伴关系社区
影像社区
中国媒体在海湾打造“伙伴关系”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社会服务伙伴关系演化、本土化及治理之道
2015影像社区
我国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模型的理性选择
酷品社区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