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核心素养的实践和思考

2019-10-24贾岱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

贾岱

摘 要:网络的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其中,高校辅导员的网络评论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增项。高等院校是我国青少年大学生人才集中学习的重要场所,辅导员在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一直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管理角色,既要学习和消化上级传达的重要政治理论思想和最新政策,还要准确无误地传达给每一名学生。网络评论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动态的一种重要反馈,一方面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抓住重点、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或方法,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自我。

关键词:高等院校;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7-0030-03

引言

高等院校辅导员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职务,高校辅导员不仅承担着教育教学和管理培养青少年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同时也对新时代大学生起到重要的表率作用。大学期间,刚刚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生活的青少年大学生,大多数自身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他们步入高等学府接触到的第一个教务人员,就是即将伴随他们度过几年大学时光的辅导员。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中流砥柱,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和家长们对他们给予了很大的期望,一批又一批稚嫩的青少年大学生在高校辅导员的陪伴和管理中步入社会,去更为广阔的领域奋斗和实践[1]。高校辅导员最核心的职能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和大学生长时间的交流交往以及共同学习,通过与大学生不间断的日常接触和观察,及时地去发现学生群体以及个体所暴露出的问题,总体上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进而通过鼓励、引导、教育等方式,不断地传播科学的政治思想,良好解决学生队伍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上的各种思想、价值观也开始向整个网民传播,其中就包括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少年大学生,以及高校辅导员。如此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倘若还以之前的教学管理经验和对思想政治动态的逐级传达模式来管理大学生,恐怕难以奏效。因此说,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明显的不同就是高校辅导员新增了“网络评论”这一重要的职能。今天,我们重点探讨提高高等院校辅导员网络评论核心素养,通过分享实践来激发我们对这一重要素养的反思或思考。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必要性探讨

高校辅导员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长期以来就具有着相当重要的管理职能,网络时代对高校辅导员的网络素养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简单说就是要求当代高校辅导员具有较高的网络评论核心素养。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以及科教兴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网络时代这一客观条件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网络评论核心素养这一重要职能。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已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垂直模式,而是具有很大维度的横向发散模式,相比传统传播媒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就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以网络新时代的特征为切入点,从教育指导方法和政策传达模式等方面进行自身的改革,打破管理瓶颈,快速适应新时代网络教学评价教育体系的新要求。这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辅导员所寄予的重要期望,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刻不容缓的重要革新。因此说,网络的崛起以及它在教育体系的不断融合和转化,客观上要求高校辅导员不断提高网络评论这一核心素养。

其次,政治輔导这一工作职责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网络评论核心素养这一基本职责。高校辅导员最初被称为“政治辅导员”,这说明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最基本最核心的工作内容之一。因此,无论处于何种时代,高校辅导员都要不折不扣地承担起政治宣传和思政教育这一重要职责,网络时代也不例外。同时,网络时代的客观形势相比传统教育更为严峻、充满挑战,因此从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根本来考虑,也必须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的网络评论水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互联网评论平台做好政治服务,积极引导和服务大学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的全新转变。

再次,青少年大学生切实需要高校辅导员及实地、客观地进行网络评论,以此实现自我监督和管理。当代大学生具有十分完善的思想体系,同时面临多元化的网络思潮,青少年大学生的思维系统又是不稳定、多变的。基于这一点,大学生也希望能够及时得到高校对自身的监督和反馈,以此作为自我监督的有力法宝,更快更好地克服自身出现的问题和弥补现阶段存在的不足,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总而言之,不论是客观环境因素,还是自身主观需求,都对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这一重要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也日益突出了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对青少年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我国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受到了教育部门、高等院校、社会企业以及青少年大学生的共同关注。而辅导员网络评论又是一个基于时代交替和技术革新特殊时期而出现的新事物,正处于一个尚未成熟的发展阶段。因此,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工作的萌生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评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自由性,因此在形式上、风格上就会显得灵活多变。同时,尚未对高校网络评论的具体细节进行一一的罗列,也无针对评论细节的统一细则和章程。各大高校对网络评论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在一些高校仍然存在着流于形式的网络评论工作,对学校教育评论数据的积累毫无帮助,对学生日常学习行为与习惯没有客观反馈,对辅导员本身的教学管理经验积累也没有明显的正向作用[3]。

其次,高等院校没有对辅导员网络评论进行充分的培训。现在国内很多高校将辅导员摆在了一个辅助教学的次要位置,往往只是在开学之际传达辅导员本学期的工作任务和准则,而其内容也千篇一律,要求正面宣传、引导舆论、批驳不实言论,对辅导员的考核则以评论的数量、频次等作为主要的标准,完全忽视了评论的实质性和有效性,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完全开展网络评论,其培训或宣传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书面评论阶段,网络评论只是一个“流程”。

再次,高校对辅导员工作任务的委派以及评论素养的考核方式不完善。高校对政治辅导员的网评考核基本上是以发表文章或评论数量为标准,这种考核方式单一,不科学,以短期的数量化的考评来评价网评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会带来一种错觉,造成网评内容的不真实,甚至会造成网评工作的失效[4]。高校必须要高度重视网络评论核心素养,而且还要针对这一素养或技能进行学期考评,文章数量和评论数量当然要看,但更要关注评论的“含金量”,甄选出能够挖掘事实真相的网络评论,对相关人员进行嘉奖和宣传,以此激发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网络评论的质量。

实际上,新时代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从虚拟世界迅速转向真实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实名制逐渐把每一个网民的信息公开化,实现了全民的真实网络时代。因此,以后的高校网络评论工作必将接受更为严峻的考验。

三、提高我国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核心素养的重要实践与思考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依旧承担着大学生教育教学以及思想政治影响的重要任务,网络时代的辅导员同时也要担负起网络评论员的重要角色。如何提高我国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这一核心素养的整体水平,这将是今后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和致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在此,笔者通过对国内高校网评工作的调研和分析,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评素养的提高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高校辅导员要修炼“内功”,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作为网络评论员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5]。“打铁还需自身硬。”身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首先必须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和素质,时刻保持自身思想意识与党中央高度一致,确保自身拥有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高校辅导员必须要能够健康地、客观地、理性地去看待和分析社会中的种种问题,站在科学的角度去表达积极正确的言论,用正确的言论和思维去引领学生们的思想。

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除了作风正派,还必须精于业务。作风正派,是教书育人最基本的要求;精于业务,就是要不断学习和透彻掌握国家政策方针、法律法规以及高等教育体系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动态等。同时,高校辅导员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要对当前的社会热点事件和关键节点具有充分的感知力和敏感度,积极发掘互联网平台中的有价值、高产出的信息资讯,进行客观评论,以此对学生起到正向引导的作用。网络评论工作者的业务能力还包括对各种新媒体网络平台的熟悉和掌握,以及对事物客观评论的撰写技巧和文笔水平,可以说,网评工作者必须是一个具有鲜明政治立场、勤于学习和评论、善于沟通和表达、思维缜密的综合型人才。只有做到了这些,网评工作者才能够撰写出符合当代大学生以及高校、社会需求的高品质评论,充分发挥网络评论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高校辅导员要借助“外力”,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创新工作方法[6]。练好内功之后,高校辅导员必然要借助互联网这一重要的外力因素。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通过相对自由的网络空间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升级、上水平。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平台、校园BBS网络系统,对网络评论进行管理,慎重对待每一条网络评论,对于其中用词不当、话题敏感的评论,通过网络筛查进行拦截,坚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网评事故。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除了要及时评论和管理评论,还要收集评论反馈意见,以及对重要反馈的再次评论或跟踪反馈。高校辅导员作为网络评论员,要对大学生关心的所有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还要在第一时间把收集到的学生反馈和意见反映给院校主管部门,对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客观调研,以此做出客观的、真实的反馈,同时兼顾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化解。此外,笔者认为,我们还要对一些重要的学生反馈进行长线关注,促进多次交流评论与互动,彻底打开思想症结,起到合理引导、疏通的重要作用,确保网络评论工作的深入、持久、实效。

再次,高校辅导员要具备服务于青少年学生的基本姿态,网评工作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的基本素材还是来源于大学生群体,任何网络评论都要基于大学生这一服务对象。在网评工作中,当代大学生既是被评论评价的主体对象,同时也是接受评论服务的客体对象。网络评论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服务于青少年大学生的低姿态去客观地取材和评论,针对每一名在校大学生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平时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地与大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否则很难脚踏实地做出“接地气”“受欢迎”的网络评论[7]。无论是一条出色的网络评论,还是一个优秀的网评工作者,都必须起到“对症下药”的功效,否则就只能是一条平庸的网评。一些优秀的高校辅导员,他们善于走访学生,乐于服务于学生,勤于向学生“请教”,同学生打成了一片,因此在网络评论上也得心应手、口碑极佳。笔者认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崇高的政治理念,固然重要,但正确的姿态、辛勤的汗水也是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重要利器。

结束语

新时代寄予高校辅导员富有时代色彩和历史意义的重要使命,为政治辅导员这一神圣岗位注入了網络要素。可以说,高校辅导员成为对青少年大学生、网络信息以及评价反馈等各种资源的高度集成管理者,其管理的手段之一就是网络评论。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与青少年学生的交流最多,而且能够很好地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能够真实地了解和体会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正是借助这一独特的优势,高校辅导员毅然决然地担起“网络评论员”这一重任,拉近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在校园及社会突发事件、重要节点等关键时刻,及时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放大正能量,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负面影响,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与学生亲密互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程振设.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2]陈明,林贵东.建设高校辅导员网络评论员队伍探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2).

[3]蒋明敏.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风险的特点、成因及其治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4]王永灿.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特征及引导探究——基于高校网络舆情诱因的分析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5]王炳忠,刘成宋,凌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举措——“红色先锋”BBS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探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

[6]姚鹏.加强高校BBS引导 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红色马甲”,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J].文教资料,2007(2).

[7]吴建东,徐剑波.关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职业素养的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2).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