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2019-10-24潘燕飞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9年3期
关键词:导乐助产士母婴

潘燕飞

(上饶卫生学校, 江西上饶 334600)

分娩是指足月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产出的全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多数产妇对分娩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害怕、紧张等消极情绪,且受产妇身体素质、孕周、羊水、胎儿大小、产力等因素影响,可导致产程延长,增高剖宫产率〔1-3〕。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是以“以人为本”为服务理念,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全程陪伴在产妇围产期及分娩过程,并予以产妇心理、情感上的帮助,以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4-5〕。本研究将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应用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3例产妇,旨在探讨其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纳入标准:单胎、足月产妇;无明显剖宫产指征、胎儿发育正常;产妇同意参加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合并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伴凝血功能、免疫系统障碍;合并恶性肿瘤。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观察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8.56±3.12)岁;孕周38~42周,平均(39.12±1.04)周;初产妇39例,经产妇24例。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8.67±3.14)岁;孕周38~42周,平均(39.26±1.07)周;初产妇39例,经产妇2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并进行胎心监护,由助产士讲解生产时注意事项,宣教生产相关知识,妊娠过程中密切监测宫缩、羊水情况等。观察组采取一对一全程导乐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待产期护理及准备。为产妇营造温馨舒适环境,选择舒适体位,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为产妇讲解分娩特征及相关流程,解答产妇疑惑。(2)心理干预。介绍待产室环境,向产妇讲解分娩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提高产妇对分娩的了解,使其积极配合生产;积极主动与产妇交谈,并告知产妇助产士会全程陪产,缓解产妇紧张情绪,给予鼓励和支持,增加分娩信心。(3)分娩期护理。助产士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握紧产妇双手并轻抚手背,给予鼓励,缓解产妇害怕、恐惧等情绪,运动分娩球等器具分散产妇对宫缩镇痛的注意力,同时密切监测产妇、胎儿生命体征、产程进展以及疼痛情况;告知产妇在镇痛后注意休息,保存体力,对产妇腰骶部进行按摩,减轻疼痛;依次伸缩双臂、握拳、伸直、抬高、放下的方式伸缩左右双臂,放松肌肉并促进子宫收缩。(4)新生儿娩出后护理。及时恭贺产妇,给予其赞扬和肯定,帮助产妇排除宫内淤血,消毒会阴切口,防止感染、出血;对新生儿进行吸氧、吸痰等护理,清洁新生儿皮肤,做好保暖措施,指导产妇早期与新生儿接触和哺乳。(5)产后导乐护理。助产士向产妇讲解观察的必要性并陪伴产妇在待产室观察2 h,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帮助产妇清洁身体、更换干净衣服,讲解新生儿喂养和护理相关知识,指导正确的哺乳技巧,产后1 h内及时帮助产妇进行母婴接触和尽早吸吮;了解产妇心理状态,采用音乐疗法、冥想疗法等转移产妇注意力;定时按压子宫底促进淤血排出,按摩乳房促进乳汁排出,并指导产妇产后早期下床活动。(6)出院指导。指导产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适量活动;指导新生儿喂养及添加辅食的时间,注意观察其食量和体重变化。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分娩方式。(2)比较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3)测评两组产妇生产前和生产6周后抑郁、焦虑等心理状况。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从对未来保持乐观态度、心情是否影响睡眠等方面评估产妇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共10个条目,分别赋值0~3分,总分30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状态越严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产妇精神性情感症状、精神运动性障碍、焦虑情感症状等方面进行评估,共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总分<50分者为正常,评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重。(4)记录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n(%)〕

2.2 产程时间

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2.3 心理状况

两组分娩前EP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后EPDS评分、SAS评分较分娩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EP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分)

2.4 分娩结局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产后抑郁以及会阴感染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头颅血肿、颅内出血、胎儿窘迫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n(%)〕

3 讨论

妊娠分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理过程,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产妇生理状况发生巨大改变,同时分娩过程中普遍伴随着持久、强烈的疼痛刺激,产妇因分娩而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引发机体神经功能紊乱,易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疼痛增加等,严重时危害母婴生命健康〔6-7〕。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是一种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由助产士在分娩过程中全程陪伴照顾产妇并给予护理指导,为产妇提供生理和精神支持,以保证产妇顺利分娩〔8-9〕。

本研究予以观察组产妇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EP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表明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能够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妇产程,减轻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于长莉〔10〕等研究将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应用于60例产妇,结果表明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能够增加顺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同时减轻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与本研究结果相类似。分析原因在于多数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害怕分娩过程以及对分娩结果过度担忧,在分娩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和恐惧感〔11〕。常规助产护理易忽视产妇的心理护理,产妇紧张情绪逐渐加重,引发宫缩乏力、产力下降,进而增加术后恢复、并发症预防等护理工作难度。由专门助产士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实施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给予持续的心理、精神以及生理上的鼓励和支持,能够为产妇提供优质的助产服务,使产妇得到全面化、细致化的护理支持〔12-13〕。助产士全程鼓励、安慰产妇,进行温和、有效的沟通,宣教生产过程的相关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提供温馨舒适的待产环境以及经验丰富的助产人员,能够减轻产妇因陌生感而导致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加产妇顺利分娩的勇气和信心〔14〕。给予技术指导及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产妇疼痛、紧张情况,改善因疼痛而引发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宫缩乏力,增加生产产力,降低产妇分娩的危险,提高顺产率,改善产后子宫收缩,从而有效降低产后出血、感染、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母婴生命健康和安全〔15-16〕。分娩过程中进行按摩、深呼吸等护理,使得产妇精神放松,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减少过度换气,有效维持酸碱平衡,提高产妇舒适度和配合度,使得产程顺利进行,利于减少总产程时间及产时出血量,从而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17〕。此外,全程导乐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建立全新的护理观念,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产后母婴护理及产后早日活动,倡导母乳喂养方式对新生儿免疫力具有增强作用,通过增加母婴接触时间,能够增加产妇被需要感,从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18-19〕。

综上所述,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能够增加顺产率,缩短产程,缓解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降低新生儿和产妇分娩结局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导乐助产士母婴
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按摩对单胎妊娠初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责任制助产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产房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及相关对策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导乐”分娩快乐顺产
男助产士 一年接生200余名婴儿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