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主问题”教学设计、运用与延展

2019-10-23窦巧珍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主问题运用小学数学

窦巧珍

摘  要:“主问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驱动器,也是教师教学的助推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主问题”、运用“主问题”、延展“主问题”。通过“主问题”教学设计、运用与延展,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主问题”构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大空间”,形成了教师数学教学的“大格局”。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问题”教学;设计;运用;延展

“核心素养”培育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指南。如何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做了积极探索。对学生来说,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重要标识之一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力发展。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笔者认为,运用“主问题”,将教学意图渗透、融入其中,让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转化成问题与学生“面对面”,可以淡化教师“教”的痕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设计“主问题”,提炼数学知识经脉

“主问题”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引擎,是链接师生相互作用的纽带,也是开启学生数学思维的金钥匙。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主问题”,充分发挥问题的导引作用。所谓“主问题”,是指能牵涉教学重难点、涵盖教学本质、发挥画龙点睛作用的问题。“主问题”是能牵引出一连串数学知识的红线,是能串接起学生数学活动的彩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的问题设计或失之于大,让学生不知所云;或失之于宽,让学生无所适从;或失之于细,让学生疲于应付,等等。运用“主问题”,能聚合教学内容,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主问题”设计不同于一般的问题设计,主问题设计的主要特质在于“精”“少”“实”“活”,往往“以一问抵多问”,能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全局性功用。比如广东省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执教“三角形的认识”,首先让学生自主画出了各式各样的三角形;然后,在整合数学知识基础之上,高屋建瓴,精心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看似普通,却能让学生经历数学的理智挑战。主问题1:小组里展示你们画的三角形,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主问题2: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既然这样,在说三角形特征时能不能省略顶点?主问题3:三角形的名称是以“角”命名的,为什么在定义三角形时却用边呢?通过这样的“主问题”,学生能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能认识到三角形的顶点在后续学习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等概念中的作用,能深刻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的严谨。这样的“主问题”的设计,改变了数学教学中教师过度牵引、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主问题”的设计,要将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串接、整合起来,紧扣数学知识要素,发掘数学知识本源,体现学生数学学习的重难点;要设计在知识的链接点、生长点上,关照学生的具体学情,能对学生激趣、引思、促究,从而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充满张力,能让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形成有层次、有脈络的板块。

二、运用“主问题”,聚焦学生数学探究

“主问题”是数学课堂的“课眼”,是数学教学的“主线”,在教学中往往能发挥主导作用。“主问题”往往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是教师教学的“经脉”。作为教师,要充分运用“主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学力。运用“主问题”教学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运用“主问题”整体布局,运用“小问题”自然衔接;运用“主问题”推波助澜,运用“小问题”画龙点睛;运用“主问题”激发认知冲突,运用“小问题”将学生卷入思考、探究的过程之中。

一般而言,“主问题”都是经教师精心设计的,因而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教师“抛”出;而“小问题”通常是由“主问题”派生、衍生出来的,因而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由学生“带出来”“引出来”。比如教学苏教版六下“圆柱的体积”,在把握知识前后关联、了解学生具体学情的基础上,笔者设计出了这样的“主问题”:推导圆柱的体积,可以将圆柱转化成什么形体?怎样转化?这样的“主问题”,能催生学生的数学思维,盘活学生的数学想象。学生由“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能联想到“圆柱的体积转化成长方体的体积”。不仅在转化方向上,学生会积极联想,而且在转化方法上,学生也同样能受到启发。不仅如此,学生还能主动比较转化前后的圆柱和长方体:长相当于原来圆柱的什么?宽相当于原来圆柱的什么?高相当于原来圆柱的什么?底面积相当于原来圆柱的什么?在环环相扣的思考中,学生借助于动手操作,能自主探究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学生的数学学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爬坡、拾级而上、不断进阶。

在运用“大问题”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由台前走向幕后。在“主问题”导学之中,教师成了一个“煽风者”,只需要适时地牵动一下“主问题”,就能让学生卷入数学学习之中。在运用“大问题”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抛”得到位、“抛”得适切,学生的数学学习就能给力。

三、延展“主问题”,提升学生数学学力

“主问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第一推动力”。借助“主问题”,学生能主动分析、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延展“主问题”,实现数学学科与学生生活的融合、对接。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方向、有角度,要体现学生数学学习的层次性、连贯性,就必须延展“主问题”。延展“主问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延展“主问题”,就是要让“主问题”能派生出其他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课余继续深入探究。“大问题”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是“一只会下蛋的金鸡”。通过“主问题”,学生不仅仅能获得“学问”,而且能积极地“问学”。比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过程中,笔者设计出这样的“主问题”:猜想一下“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怎样进行验证?在“主问题1”和“主问题2”的导引下,学生展开积极的数学探究活动:有的采用列举法,有的借助笔者提供的计数器,还有的将百数表搬出来进行观察、探究,等等。当学生在“主问题”指导下,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后,笔者及时抛出第三个“主问题”,猜想一下还有哪些数的特征和“3的倍数的特征”相似呢?将学生的课堂探究引向课外。有学生猜测,“6的倍数的特征”与“3的倍数的特征”相似;有学生猜测,“9的倍数的特征”与“3的倍数的特征”相似,等等。

学生的数学学力是学习动机、思维和能力的“合晶”,是数学教学的旨归。基于学生数学学力培育视角,教师要延展“主问题”,为学生数学学力发挥提供大的平台,能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探究、展示,能为学生数学学习指明航向。

“主问题”是教学的眼睛,是教学的灵魂。它构建了学生数学思维、数学探究的“大空间”,培育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大智慧”,形成了教师教学的“大格局”。作为教师,要充分运用“主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积淀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主问题运用小学数学
“主问题”设计:课堂活动的牵引机
提纲挈领,有效设计阅读“主问题”
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