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纲挈领,有效设计阅读“主问题”

2016-12-07刘玉强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主问题阅读语文

刘玉强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学生深度阅读,充分感悟文本内涵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关键,提纲挈领,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阅读;主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主问题”,是和浅显问题相对而言的,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有效设计阅读教学的“主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理清文本脉络,促进学生深度阅读文本,充分体会文本内容的深刻内涵,可以说设计“主问题”,让主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让学生在主问题的引领下深入思考,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深厚情感,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课堂精彩不断,这也是新课改对现在的语文课堂提出的要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灵动。

一、核心句,领悟文本内涵

在每一篇文学作品中一般都会有核心句子,这些核心句子有的是串联文本内容的句子,也有的直接揭示了文本主旨,在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些核心句精心设计主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逐渐理解文本中的深刻内涵,最终实现对文本意蕴和内涵的深刻理解。

例如在教学《往事依依》这篇课文的时候,在课文的第一段第一句话作者就这样写到——年华似流水。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句话进行深入体会:“同学们,大家试着朗读这句话,体会一下这句话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主动思考,有的学生提到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一种感慨万千的情绪,感觉年华就像是一去不复返的流水一样,不仅不能回来,而且还过得很快,甚至想要让年华就在这一时间停止,让我们再重温以前的美好时光。在这样的感知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那么,这句话在文本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学生们这样回答:“这句话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也和题目中的‘依依二字相呼应,让我们一下子走入到对往事的回忆中去。同时,在下文中的‘但也让文本内容发生了转折,提到以前的回忆还记忆犹新,引起对下文内容的阐述。”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抓住文本的核心句进行主问题设计,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下逐渐走近文本进行解读,在体会文本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的过程中进行深度阅读,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直接把握文本的情感,领悟文本的独特意蕴。

二、留白处,激发思维能力

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作者精心设计的文本留白,这样的“空白点”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进行个性解读,从而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解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设计主问题,让学生立足文本大胆想象,从而实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故乡》这篇课文的时候,在文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作者在经历二十年的时间之后说的一句话:“阿!闰土哥—— 你来了?……”在这句话中,用词非常简单,但是却使用了几种不同的标点,这样的句子就让我们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白:“同学们,二十年之后的见面,作者和闰土之间为什么只有这样几个字的交流?在文本中的标点省略了什么内容?现在发挥你们的想象,在标点处进行补白,深入体会一下作者的心理变化。”面对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进一步进入文本深入体会,然后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文本的留白进行有效填补,在补白的过程中,学生们对文本中作者的心理变化有了深刻的体会,有的说是因为激动,有的说是满肚子的话想说不知道要说什么等等,从学生的补白中不难发现学生对文本中作者的心理有了准确的把握,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更加活跃,得到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文本中的留白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之一,抓住空白点进行主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补白,这样的训练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对话文本的过程中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三、脉络点,把握写作思路

每一篇文章的谋篇布局都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作者独特的文本构思也通过文章的结构脉络进行充分体现,这也是设计主问题的切入点质疑,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的时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写作思路。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之后,探究得到在文本的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本文的总领句子,在文本中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于是教师这样设计主问题:“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要看一看作者是怎样安排内容的?写奇山、异水的分别是哪些句子?而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山水独绝的特点的呢?”在主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把握整篇文本的结构安排:第一段总领全文,二三段分别描写“异水”与“奇山”,同时体现“独绝”的特点,可以说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抓住文本的脉络点进行主问题设计,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同时让学生清晰掌握文本的写作思路,这对学生以后的写作训练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设计主问题能够让课堂教学化繁为简,有效激活课堂教学,让整个课堂设计提纲挈领,便于学生由浅入深的走近文本深度阅读,解读文本的深刻意蕴,最终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主问题阅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策略
“主问题”设计:课堂活动的牵引机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