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试卷讲评课,提高复习效率
2019-10-23杨琴
杨琴
摘 要:为了上试卷讲评课,提高复习效率,在此背景下,文章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试卷讲评课为例,先独立订正和小组交流,实现自主学习的高效性;再全班答疑和拓展延伸,实现试卷讲评的深刻性。
关键词:人教版;试卷讲评;查漏补缺
试卷讲评课和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一样,都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课型之一。当然,试卷讲评课就是指学生完成试卷的独立作业,教师批改试卷后返还给学生,学生订正试卷和教师分析试卷时的一种课型。试卷讲评课,一方面是学生完成试卷中错误的订正,另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巩固单元知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反思意识。
为了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学生先订正教师再讲评,还是教师先讲评学生后订正。这两种操作方式主要看学生试卷中的主要错误分布情况:如果全班学生的错误都比较集中,可以采用教师先讲评学生后订正的方式,既能有针对性地解释学生试卷中的错题,又能趁热打铁地提供几道题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更好更快地掌握这种错题;如果全班学生的错误比较分散,同时较多学生出现了如算错等低级错误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独立订正,完成简单错误的订正,再教师进行难题的分析和讲解。当然,为了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试卷讲评课时先让学生独立订正,完成低级错误的订正;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还存在的困难,请已经会的学生当小老师讲给不会的学生;最后留下小组内仍然无法解决的数学错误,在全班学生交流讨论时共同解决 [1];如果此时还有数学错题不能解决,就由教师来逐一分析讲解。
(二)讲评试题是按试卷顺序进行,还是按错题类型进行。传统的试卷讲评课都是教师从试卷的第一题讲解到试卷的最后一题,通常情况下不管这道题目是否有学生出错,教师都会讲解。然而,这样的试卷讲解无疑是低效的,教师讲得累死,学生不会的还是不会。因此,当今的试卷讲评课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大部分时间是由学生自己来讲评的,在讲解试卷时有侧重点地进行讲解:题目简单且学生全会的不讲;题目中等且部分学生会的,由会做的学生来讲;题目稍难的可以由会做的学生或者老师来讲。讲解试题既可以按试卷中试题的先后顺序来分析讲解,也可以按学生错题类型来分析讲解,都能达到试卷讲评的最终目的。
(三)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流程怎么组织和安排。传统的试卷讲评课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按试卷中试题的先后顺序讲,学生坐在座位上听,然后记录下教师讲的重点内容和易错内容,并且不断记忆和思考。显然这样的被动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时间久了会导致他们在课堂上走神,对教师讲解的试题内容不感兴趣,更糟糕的是会逐渐让他们讨厌数学的枯燥学习 [2]。因此,当今的试卷讲评课的课堂组织流程大都是先让学生独立或在小组内解决试卷中的错题,实现自主学习的高效性;再进行全班学生之间的答疑和深化拓展,实现全班交流的深刻性。
我有了对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在开展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试卷讲评课时便有了“脚手架”和方向,学生在互助交流中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学习。
【片段一】 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学习的高效性
1. 独立订正试卷错误,并自评自己的表现
教师发现批改好的试卷后,学生先独立阅读和订正试卷中的错题,并且学会自己评价完成试卷的表现以及试卷中的错误情况,并为下一次试题测验确定合理的努力目标和方向。
2. 小组交流试卷错误,完善自己不会的错题
生1:我在试卷中还有这道题目不会,题目是:用一根线正好能围成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这根线长多少厘米?谁知道这道题目怎么做?
生2:我来告诉你,这道题目正方形围一圈就是让我们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因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所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4=32(厘米),这根线长就是32厘米了。
生3:我遇到了一道難题:在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这道题目没有告诉我们正方形的边长,我们怎么计算啊?
生4:我知道,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我们能剪出的最大正方形的边长只能是5分米,所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4=20(分米)。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四人小组之间的交流平等和谐,互帮互助,不仅有助于解决比较简单的数学问题,而且同伴之间的交流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片段二】全班答疑,实现试卷讲评的深刻性
师:刚才大家在小组里解决了部分试卷中的错题,老师也收集了大家试卷中的一些数学错题,谁来说说这些题你们有哪些好的解决方法。
1. 学生汇报,分析错题原因
生1:我代表我们第1组来说说这里的第5题,题目是: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5米,如果菜地一面靠墙,篱笆长多少米?我们组4个人中有2个人错,错误的原因都是只写了一种情况,题目中说的“如果菜地一面靠墙”,有可能是长8米的靠墙或者是宽5米的靠墙。正确的解答是:长8米靠墙时,篱笆长8+5+5=18(米);宽5米靠墙时,篱笆长8+8+5=21(米)。
生2:我代表我们第3组来说说这里的第2题,题目是: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宽比长短4厘米,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这道难题我们小组就只有我做对了,他们不知道要怎么做。我们根据题目中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就能计算出长+宽=36÷2=18,又根据题目条件知“长-宽=4”,所以我们知道了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8+4)÷2=11(厘米),宽是(18-4)÷2=7(厘米)。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由学生自己来分析错误原因和说题,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掌握到何种程度,也有助于班上学生在同伴的讲解中,发现原来自己思考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理解正确的解题思路并学会列式计算。
2. 教师变式,学会深入思考
师:试卷中有一道题是在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我们计算出了这个正方形的周长,现在我们来算一算剩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出示题目:在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生:因为从大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分米,所以剩下的小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3分米,这个剩下长方形的周长是(8+3)×2=22(分米)。
师:大家比较一下这两道题目,想一想你认为解决长方形或正方形周长的关键是什么?
生:我们只有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只有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才能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我们通过画图就很方便知道了它们的长和宽。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全班学生答疑和一题多变等环节串联起“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的知识点,而且在比较中帮助学生明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键点。
总之,试卷讲评课的时间一般不会太多,也不宜太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平均用力,即不能为了讲完试卷中的每一道题目而不考虑学生是能接受,而是应该把时间花在大部分学生不懂不会的地方,帮助他们在倾听和自我反思中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掌握错题的解题方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变式练习,在举一反三中真正发挥试卷讲评课的复习和提升价值 [3]。
参考文献:
[1] 王倩. 把握教学核心,丰富图形认识——以“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为例[J]. 数学教学通讯,2018(25).
[2] 程戮,邦倩.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J]. 小学数学教育,2019(11).
[3] 陶云敏.简约的素材 深刻的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片段赏析[J]. 小学数学教师,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