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2019-10-22张华南
张华南
(沈阳维康医院血液肿瘤科,辽宁 沈阳 11002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均是造血干细胞异常的疾病,患病者的预后状况往往较差,生存期短[1]。地西他滨是一种DNA 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对于DNA 甲基化过程具有逆转作用,并让原本失活沉默的抑癌基因得以被激活。已有诸多研究证实,地西他滨高浓度对于细胞可产生毒性,而低浓度能够去甲基,小剂量则能够有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4例MDS/AML患者进行观察,进一步探讨了地西他滨用于MDS和AML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报道如下。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表2 治疗前后血细胞参数比较()
表2 治疗前后血细胞参数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4例MDS/AML患者进行本次研究观察,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地西他滨组(n=35例)和马法兰+强的松组(n=29例)。患者均经免疫学、骨髓形态学、细胞遗传学等诊断确诊为MDS与AML。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疾病类型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提示两组对象试验比较可行。
1.2 方法:马法兰+强的松组患者采用马法兰+强的松联合治疗,马法兰片口服2 mg/次,1次/天,马法兰片生产企业英国葛兰素史克(规格:2 mg/片);强的松口服60~80 mg/d,强的松生产企业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 mg/片),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改善之后减少药物使用剂量。治疗2个月。
地西他滨组患者采用地西他滨治疗,口服25~50 mg/d,连续服药5 d,间隔2 d,治疗4周为1个疗程。
若患者机体血小板≤60 g/L,则及时输注红细胞;若血小板≤20×109/L,则及时输注血小板;治疗过程中给予胃保护治疗和止吐处理;若白细胞≤5×109/L,则给予300 μg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1次/天[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产企业北京四环生物制药;若患者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进行药敏检验,并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若治疗1周效果不理想则联合进行真菌治疗。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检验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细胞参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乳酸脱氢酶);②检验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②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粒缺时间、血小板输注量、红细胞输注量。
1.4 统计处理:对两组患者的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SPSS22.0处理比较,对应的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与t检验,显著水平P<0.05。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细胞参数比较:经过治疗,地西他滨组患者的血细胞参数均比马法兰+强的松组显著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治疗前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比较:比较治疗前两组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24.2±6.8)% vs(26.3±6.3)%],P>0.05;治疗后地西他滨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马法兰+强的松组[(40.1±5.9)% vs(35.5±6.1)%],P<0.05。
2.3 平均粒缺时间、血小板输注量、红细胞输注量比较:地西他滨组患者的平均粒缺时间[(9.6±1.5)d vs(14.1±2.2)d]、血小板输注量[(38±3)U vs(47±7)U]、红细胞输注量[(7±3)U vs(12±6)U]与马法兰+强的松组相比均显著更低,P<0.05。
3 讨 论
现阶段对于MDS与AML的发病机制并无明确的定论,但诸多研究指出,MDS与AML的发生与患者DNA异常甲基化造成抑癌细胞失活有关[4]。DNA过度甲基化导致某些控制细胞分化、生长与凋亡基因失活,而其中DNA甲基化转移酶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抑制DNA甲基化与激活沉默失活基因的基因可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5]。
地西他滨如今被广泛地应用到了肿瘤疾病的治疗中,主要利用磷酸化反应进入到DNA并产生细胞毒性反应,对于肿瘤细胞DNA甲基转移酶具有抑制作用,并降低DNA甲基化,激活抑癌基因的表达,并减少患者治疗中的耐药情况。有关体外研究发现,地西他滨能够有效抑制DNA甲基化,并且对于DNA的产生不会有明显的抑制[6]。另外,地西他滨还能够诱导肿瘤细胞低甲基化,从而改善细胞分化增殖基因功能,对于延长患者存活时间具有显著的价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地西他滨组患者的血细胞参数均比马法兰+强的松组显著更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马法兰+强的松组;地西他滨组患者的平均粒缺时间、血小板输注量、红细胞输注量与马法兰+强的松组相比均显著更低,P<0.05。由此可见,针对MDS和AML患者应用地西他滨治疗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疗效,患者的血细胞参数、骨髓原始细胞均显著更优,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