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血措施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
2019-10-22王敏
王 敏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理疗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血常规检验主要是对于细胞的形态和分布状况以及数量情况进行观察,以此来对患者的血液状况和疾病状况进行评价的手段[1]。现如今血常规检验当中,血液标本主要包括静脉血、动脉血和指端末梢血的检验,临床主要应用静脉血和指端末梢血,作为常用的解决方案,这两种解决方案在进行血液检验过程中的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本研究针对于此分析这两种检验方案对于血常规进行检验的效果,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中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所收治的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调查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选择100例进行分析。对于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100例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56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7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51.5±10.4)岁。本文所有患者排除存在传染性病证,排除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也不存在有全身急性或慢性疾病。所以患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标准。经统计学软件检验,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相互之间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检验的过程当中选择血液全自动分析仪,试剂盒为配套的试剂盒,除此之外,还需要准备稀释剂、溶血素以及清洗剂。质控液选择和检测仪器相配套的质控液,真空抗凝试管儿,通过上海的尼普洛公司生产的EDTA-K2采血管。在对于所有患者进行血液采集以前患者必须要进行禁食禁饮,至少空腹8 h,在第2天早上8:00,对患者进行血液的采集工作。静脉血组:在第2天早上8:00开始对患者进行静脉血采集,静脉血采集使用的采集方法是真空采血,选择患者的肘静脉,血液采集的量为2 mL,对于所有采集的血液标本都放置在采集管当中,并立刻轻轻摇晃,使标本摇晃均匀[2]。末梢血组:同样在第2天早上对患者进行末梢血的采集,也是在8:00进行血液采集工作,选择患者左手的无名指进行末梢血的采集,血液采集量为200 μL,同样将血液标本放置在抗凝剂的一次性末梢血采集容器之中,使其混合均匀之后准备检测。对于血液标本在进行检测之前,应该做好质控物和仪器的校正工作。它能够确保检验结果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在此过程中最好通过两个人进行合作,共同完成相关的操作。再进行质控结束对分析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阅读,并且根据相关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标本的全血样品模式在检测当中能够符合标准,最后对于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不同时间段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性,作出记录,同时进行比较[3]。
1.3 观察指标:对于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的末梢血组和静脉血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对于本文的所有计量资料在检验过程中选择t值检验,采用IBM SPSS26.0进行统计学分析,本文的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检验,选择采用P<0.05表示差异明显,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末梢血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测值明显高于静脉血,而血小板检测值明显低于静脉血,两种方法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静脉血和末梢血的检验情况比较()
表1 静脉血和末梢血的检验情况比较()
3 讨 论
对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情况予以分析得出,它明显要比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更加的准确。总结这一结果可以看出,末梢血在红细胞方面、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的检测值都相对比静脉血的检测值更低,而末梢血在检测过程中,检测的准确性要比静脉血检验更高,因此可以得出,通过末梢血检验,其稳定性与静脉血相对较差。对于血常规在检验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分析与验证,因此要求我们在检验过程中一定要稳重,切记不能操之过急,这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相关事物情况的出现。综上所述,在临床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通过末梢血进行检验和静脉血进行检验在检测结果中存在着一定差异。临床建议选择静脉血,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最好要保证血液检测的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