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2019-10-21兰辉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学习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培养他们的以逻辑性为导向的数学思维,即在遇到难题时,学生应该独立、自主思考,找到难题的切入点然后再去解决。其中,问题导向法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而且在实际课堂中操作简单、学生易掌握。本文主要论述了问题导学法及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以期为初中数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为主;问题导学法

引言:

教学方式的革新一直是教育界的探讨热点之一,以前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学生唯一的任务就是记好笔记、搞懂知识点,不需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如今,国家正在致力于推行新课改,人们都在思考如何转变教育方式,创造“以学生为主,为老师为辅”的新型课堂。为了在初中数学学习中落实新型教育方式,许多学校和教师开始引用问题导学法创造新型学习课堂。

一、什么是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主要是以“问题”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递进式地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层层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研究、去解决问题,以此来获取知识实现自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1]。通过提问的形式,问题导学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这样自主获得知识的过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与“填鸭式教育”只强调获取知识不同,“问题导学法”重视在具体的情景模拟下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问题导学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问题导学法时也应该和教学目标想串联。第一,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比如,关于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那么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该切合教学目标,提出的问题也应该和二次函数有关,比如可以先带着学生思考什么是一次函数并且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形,接着再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二次函数再带着学生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形,最后再比较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异同点。这些递进式问题都是针对性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清晰化;第二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勾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可以启发学生,让学生自主萌发探索知识的动力继而继续探索下去;第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提出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那么问题导向法将毫无意义,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可以理解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自发的参与课堂教学。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使用问题导学法

1、教师提出针对性教学问题

教师在采用“问题导向法”为主要教学方式时,应该注重本方式的主要特征是“提问题”[2],但是教师不是随意、无目的性地提出问题,恰恰相反,在初中数学阶段,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初中数学主要是打好基础、培养逻辑性思维等特点,根据每节课或者每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方案中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系统性和趣味性的问题。针对性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清知识重难点,明确课堂学习目标;层次性指问题的提出应该由难到易,学生的思维也根据问题难易而进入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降低问题的难度;系统性是为了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系统性的思维框架,有利于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学习效率;趣味性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不会因为课堂的乏味而中断思考。例如,教师在讲解全等三角形时,可以先设计比较基础的问题比如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两个三角形成为全等三角形的条件,然后等学生回答出相关问题后,教师再提出难一点的问题比如如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2、多样性进行课堂提问

单一的提问方式最初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长此以往学生会感到疲劳甚至厌倦,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重教学方式,保持学生新鲜感。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形旋转的相关知识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自主想象,可是这种方式十分枯燥。但是现如今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通过视频、音频和图像等现代化技术,通过模拟图形的旋转过程,加深学生的直观认识,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像提出自己讲解和问题,然后教师再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思考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比如讲解对称图形时,让两个学生出列,一个学生做出动作,其他根据指示做出对称动作。这种游戏提问法可以让学生边做游戏边思考,让学生劳逸结合,学习知识是事半功倍。

3、教师提出的问题符合实际

数学讲究“应用性”,因此数学教师要将理论知识用于设计的教学问题中,然后鼓励、提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研究、验证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比如学生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然后在纸上画出两个三角形,并且用剪刀裁剪下来,如果这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那么它们就是全等三角形;如果不完全相等,那它们就不是全等三角形。然后老师再带着学生进一步研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时候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就会加深对全等三角形的理解,提升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4、建立情景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建立问题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方法在课堂上投影出这三种函数的图像,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三种图像的不同,然后教师再提出关于函数的问题,学生再进行思考。

四、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阶段应用问题导向法教授知识有许多优点。首先该种教育方式深刻贯彻了新课改的教育方向“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老师在课堂上只是问题的提出者,而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角即问题的解决者;其次整节课贯穿了问题提出、思考和解决,这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也有利于教师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最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思考、独立完成,这都是培养自我能力提升的表现,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提倡和落实该种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朱琴.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13-16.

[2]陈锦凤. 理解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3):28-31.

作者简介:姓名:兰辉,出生日期:1977-01-04,性別:女,民族:回,籍贯:都江堰,学历:大学本科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学比教更为重要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