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

2019-10-21李浩

锦绣·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园林规划乡村景观发展趋势

李浩

摘 要: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园林规划工作逐步推进,将乡村景观渗透到园林规划中,不仅能够创新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还能优化园林规划效果。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乡村景观定义,分析乡村景观的设计意义,探究基本设计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园林规划注意事项。

关键词:园林规划;乡村景观;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作为长期以来人类与自然融合的结晶—园林景观,可以说它是乡村中各类山水花鸟美景的缩影,园林景观可以勾起城市中人们对于乡村美景的向往,与此同时,乡村文化也同样指导着当代园林的发展方向,乡村景观作为当代人类的巨大人造产物是人类社会中物质和非物质都非常丰富的产物。当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许多乡村景观中的地域化特征已经被边缘化,乡村景观的大众化已经使得部分地区的传统化农业景观朝着现代化景观发展,一些地区的农业资源与对应环境问题已经相对突出,城乡问题和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一、村景观的定义

乡村景观具有综合性特点,具体指的是乡村范围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会经济的综合产物,其中,人文景观研究的时间相对较早,这一景观是在农业的带动下逐渐发展,随后乡村景观逐渐形成,成为研究学者的关注的焦点。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乡村景观保护工作被提上日程,面对大量乡村景观被破坏这一现实问题,园林设计者应加入到乡村景观设计工作中,引导向往城市生活的乡村人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高效地改造原有的乡村道路,鼓励乡村人们沿袭传统的习俗和文化思想。

二、乡村景观的设计意义

园林规划设计中应用乡村景观,能够营造自然景观环境,使人们在体验自然景观的过程中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向往期许已久的田园生活,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正确使用乡村景观,使其与城市设计工作良好融合,能够激发人们的工作动力和生活热情。反之,则会大大浪费设计资料,并且乡村特色、文化内涵不能及时传播。乡村景观合理化设计,能够打破人与自然交流阻力,形成人与自然良好的和谐状态,有利于充分发挥乡村景观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园林设计中应用农耕景观,是特色农业展示的有效途径。由于乡村景观类型多样,园林设计人员参与乡村景观设计的过程即全面掌握乡村特色、了解乡村文化的过程,找到乡村景观设计的契合点,能够优化园林规划质量,提升园林设计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乡村景观设计的现状

(一)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意失衡

為了追求经济效益,我国大力开展城市化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我国各地区浓郁的乡村地方特色渐渐消失,出现了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使原有的自然、半自然乡村景观逐步退化,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另外,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部分高速公路的建设,侵占了大量的农田用地,过度开垦土地造成了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现象,忽视了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

(二)乡村文化景观的缺失

区别于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乡村景观是在原有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注入人文文化的一种景观设计。原有的乡村景观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代名词,现如今,受城市化的影响,一些旧时流传下来的古屋民居及人文景观遭遇摧毁或改建,过度借鉴城市发展规划模式,破坏了原有的文化景观遗址。一些流行文化的传入,代替了一些乡村特有的风俗习惯及民风民情,使乡村地区原滋原味的文化景观逐渐消失。

(三)乡村居民生活生产遭受影响

园林规划中的乡村景观设计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乡村地区,作为农业类大国,对于部分乡村居民,早已养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而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时,一味地模仿二、三线城市的景观规划模式,忽略了遵循当地的实际情况,造成景观设计与乡村居民的日常农业生产相脱节。例如,一些村民迫于无奈,将粮食晾晒在公路上。乡村景观设计与乡村地区实际情况的脱节,完全违背了我国园林规划的宗旨,对我国乡村地区的景观发展具有消极的影响。在国际园林规划与发展创作中要求园林的规划要立足于自然并融于自然,当然乡村景观的规划发展也应该如此,当前我国的乡村景观规划与保护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对于改善乡村景观环境质量与促进环境与资源的协调有着历史性的发展意义。

四、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原则

乡村景观遭到了大面积的破坏,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新城市的建设如:新城扩建、机场建设、高速架桥等原因所引发,然而各个地区的城市建设对于大面积的破坏乡村景观行为而言到底合适与否,应当进行相应的可行性评估,在经济与环境的抉择中应侧重于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的平衡。

(二)在土地的综合利用上“因地制宜”

乡村景观的土地利用上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如有的土地渗透性强适合耕种,有的土地土质较薄,石粒较多比较适合放牧,水源充足的平原地带适宜休闲娱乐等,在这些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上因地制宜的进行合理规划能够更好的发挥乡村土地的综合价值。

(三)在园林规划的基础上延续乡村区域文化

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迅速,互联网+的时代也已经到来,乡村自然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网络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冲击,但是乡村景观不能够任其发展,应当形成某种乡村景观的园林保护机制,并将其切实可行的纳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乡村传统景观建设应该充分的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并将其融入到乡村园林规划中来,创造出区域乡村文化所特有的景观,融入了外来文化的乡村景观,不单单是对于传统乡村文化的强化,也是对于当代园林规划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一种多元化

结语

综上,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作为基本的规划内容,不仅影响园林规划效果,而且还间接影响园林规划质量,这对乡村景观保护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园林设计人员在乡村景观设计工作中会积累丰富经验,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会大大丰富,设计视野也会越来越开阔。

参考文献

[1]李玲斐.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0:165-166.

猜你喜欢

园林规划乡村景观发展趋势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当下乡村景观营建现状及方向
试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
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分析
浅谈乡村旅游景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