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服情节的创新设计思路探究

2019-10-21祁月菊

锦绣·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理念创新

摘 要:做一名服装设计师是我所梦寐以求的。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们的交流,让我对服装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坚定了我要做一名设计师的信念。因为我坚信人只有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就会做得更好,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及价值的体现。就现代服装的流行趋势来说,人们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和审美化,服装设计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施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挑战。由于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人们消费的追求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找到服装这个大行业中的一个突破口,通过打破重组的方式给传统服饰注入新鲜血液,与此同时赋予其第二次生命。

关键词:理念;创新;传统服饰

一、服装设计《沁》的课题来源

在这个的时代,五花八门的服装呈献给消费者,让其应接不暇,于是“怎么选择”这个问题越来越困难,更多的人可能注重的是服装的样式、颜色或者是否是名牌、潮牌,从而导致服装业结构不断调整仅仅只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文化、情节等服装的核心因素被忽视。如果一件服装空有外表而失去内在的文化情节,它应该是一个易碎的花瓶,这些问题都将令每个热爱服装设计的人反思,服装要真正强大起来,需要有打动人心的东西和令它发光的可贵之处,我想借助旧服所沉淀的文化底蕴以及它本身对所有者赋予的感情,解决人们所面临的旧服情节改造问题,让它在每个热爱它的人心灵深处闪闪发光不可替代。这不仅仅限于所用的材料和对旧服的改造,对于旧服而言这将是给了它们一次重生的机会,而对于一位设计者而言,这将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和一份热爱服装设计的信仰。

二、服装设计《沁》的选题意义

这次从我的论文题目《服装的二次革命—旧服情结的创新设计思路探究》中,可以看出,在服装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不再追逐潮流的尖端。而是回溯到现实生活中,更喜欢在低调的氛围中隐隐再现文化情节的厚度。精致、格调、优雅巧妙的运用于服装的整体感觉中,让文化不经意间渗入服装的每个细节。我的这个服装系列偏向生活化,在工艺上十分考究,同时我在面料上也反复的做了比较,采用了旧服装面料和创新设计的搭配,把随意的东西在服装上稍微的加以修饰,做为点缀,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旧服情结在服装设计中十分关键,它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在旧服中,我们还能找到时间在它上面停留过的印迹,它承载着人们的感情,见证了太多的东西,但如今在服装设计中,文化底蕴的研究还是有待发展,人们对它们的认识还不足,对服装的款式方面要求也比较高,但是对服装本身承载着的感情这一方面就考虑的比较欠缺,也没有人更深入的去了解这些衣服上面内在的变化,所以创新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将来人们也会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它不仅仅绿色、环保而且有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使这个社会除了时尚和潮流更加有人情味。

三、创作意图

(一)服装设计《沁》拟达到的效果

作品《沁》尽量保留旧服的历史性与怀旧感,虽然说改动的程序有大有小,但是不管怎么改,其本身具有的纪念性都会包含在“新”的衣服当中,这就为新衣服赋予了历史意义。这种怀旧的气息也正是体现着旧衣之间的情感价值。再例如,对饱含感情的旧衣进行适当的再创造,能延续人与旧衣之间的情感,在强调时尚性与实用性的基础上,通过解构、内涵等表现手法进行转换,再次强化了旧衣的再利用与人本身情感间的联系。

(二)服装设计《沁》拟达到的目的

作品《沁》的创新设计思路对于日常生活而言,通过对旧服的改造,一方面可以以旧服为依托,分析旧服的价值,了解到面料之间的不同特性,并以学会不同的面料的使用方法,在此过程中启发每一个人去发现生活中平凡的事物所蕴含的美,也启发我们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旧的事物,引导我们合理运用现有的资源,改变生活的创意性与实用性。

四、服装设计《沁》的创作过程详尽陈述

(一)材料准备

1.旧服,从偏远农村家找到了很早以前姑姑和姑父很多的旧衣服,最后选定一件军绿色旧服,现在姑姑和姑父有时干农活时还会穿,它对我感触很深。

2.废旧布料,选用的以前家人穿的旧裤子的面料,选用豹纹的面料是在布料市场淘的布头,既便宜也实用。

3.麻绳,麻绳是姑姑用种的大麻帮我搓的麻绳,得之不易很结实也很实用,里面残留浓浓的乡情。是从朋友家拿来的麻绳很漂亮有时间停留过的印记。

4.新材料,面料是我去市场亲自挑选的牛仔布料,看到它第一眼时我很激动,觉得这就是我需要的布料。有绵绸布料很有民族风格,图案和面料都很合我心意。还有一个面料是棉麻的另外一个是尼龙面料,这些面料的图案让我也很有想法,虽然后期采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也是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5.其它材料,一些旧衣服上的零配件,是我在旧货市场淘来的扣子很适合我的服装创作,于是我便收集了很多,想用在衣服的装饰上。

(二)创作过程

1.画出服装设计效果图  作品《沁》这一系列共有三套衣服,因此我选定所要改造的旧服后采用铅笔设计出服装的大概样式,和老师经过修改和前期的讨论后着手创作。

2.准备材料,确定好创作的方向和思路以及设计稿后,我便去了市场挑拣废旧布料和一些碎布头图,了解一些有关布料的特性。并切对旧服进行挑选、晾洗、熨烫、重组。

3.布料裁剪,确定好旧布料和新布料后我便在裁缝的指导下依据服装设计的效果图进行布料大形的裁剪。

4.面料缝合,将裁剪好的布料在裁缝师的指导下学习运用缝纫机开始布料的缝合,因为不熟练缝纫机开始的时候较为困难但热爱服装我便努力的将困难一一克服并完成了面料缝合的这一步。

5.外形调整,虽然做衣服之前都與模特有过身高,腰围、臀围、胸围、肩宽、袖长、腿长的测量但还是与模特上身穿出的效果有出入,于是便与老师再三的商量对衣服进行了调整,力图使衣服合身。

6.衣服装饰,衣服的大形确定后就开始了衣服的装饰环节,最主要的装饰物我选用了麻绳因为它最符合旧服的古旧气息也可以进行大面积的使用,视觉上也会带给人情感的韵味,我还采用了一些60年代70年代的纽扣重现过去的一些印记。

7.服装定型,基本的制作环节完成了,接下来的便是服装的定型,于是我便开始衣服的熨烫和晾干的工作了,完成之后便开始和老师继续研究服装的整体搭配和背景布置。

作品《沁》,从开始的构思、画效果图、准备材料,再到后来的全部缝制和服装定型,都是为了传承服装文化留给我们深厚的感情,希望唤起我们过去的记忆展示服装重生的喜悦。在完成作品《沁》时,为了使服装在内容上显得不单调,布料选用了传统的旧工服以及怀旧牛仔和绵绸,坎肩、裙裤用了夸张和对比的制作手法。旧工服的改造有一定的难度,布料款式上也要多加调整,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开始的创作。然后就是布料的裁剪和缝合,一开始稍有困难但是经过认真努力最后对于这部分还算熟练,基本上没有再出现太多的问题。衣服的裁剪和缝合总共用了十多天的时间。对于服装最后整体的调整和装饰,由于在校期间没有太多的接触,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家人的鼓励,我开始认真的研究发现在一个服装系列中衣服最终呈现的效果,可以体现出设计者的想法和创意,然而不经意的混搭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的整个服装系列给我的印象总是乱的、不规整的,却也不乏惊喜,看到每一件单品让人不由的可以想到好几种穿搭方法,我想这些应该都是很实用的衣服。

结 语

这次的服装设计主要是针对旧服情结的创新设计思路探究,通过对旧服的深刻研究与认知,结合当下人们对面料、颜色、款式的使用和对旧物的感情,以及经过自己后期的一些创意想法,形成了这次的旧服情节创新设计思路。

在构思及整理的过程中,我将旧服与新面料的结合改造,成为这次设计重点紧紧抓住,既在革新、创新性的方面进行一定的发挥与创作,同时也根据旧服情结的设计特点,来定位自己的服装特色。结合当下的流行趋势,以及自己对服装的理解,展示出旧服装创新开拓的古新结合韵味。在面料、色彩及最后款式的确定中,选取最适合自己服装的面料来展现。虽然,最后成衣的实现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但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将它们克服了。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这也是令自己十分欣慰的。我想岁月虽使这些旧服蒙尘,可是它曾经的故事经过发掘和创新一定可以深深的沁人心扉。

参考文献

[1]白琴芳.服装立体造型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1月.

[2]殷文.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M].青岛大学出版社.2007年.

[3]袁仄.服装设计学 [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1月1日.

[4]中国高等院校-图案基础研究 [M].辽宁美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

祁月菊(1993-)女,藏族,籍贯:甘肅临潭,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理念创新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