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分析
2016-12-26黄金生
黄金生
【摘 要】: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水景的设计是不可或缺的。一则,园林水艺景观能够使得园林景观更具生态化、动静相结合的美感、可持续性以及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二则,水景景观在园林景观中显得动态十足、形象贴近自然、具有现代园林风格。本文介绍了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水景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园林规划;水景;设计方法
1 水景设计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1.1水景设计是城市园林中生态多样性的要求。在强调生态、环保以及低碳生活的今天,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平稳发展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重点。因而为了维持城市园林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景观,就有必要在城市园林的景观设计中尽可能地设计些水景。
1.2水景设计符合国人人为审美观。在我国古代的园林建设中,水景设计早就存在,并且对于水景的搭配技艺达到了一定的造诣,已经与中国所特有的文化紧密相结合。融合了我国诗词文化等的水景,使得人们在视觉上是一种享受,其意境广博而深厚,符合东方人的人文审美观。
2 典型的水景设计举例
2.1圆明园。是我国古代的人工水景园林。其中建筑物、植物、动物以及溪水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我国古代人工水景园林建造的顶峰。
2.2北京奥运村的雾森。这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做成的一种水景。主要是根据自然中雾的发生方式,用高压系统促使水高速运动,然后再通过高压作用,就形成了类似自然现象中的白色雾气。能够改善空气质量,美化生态环境。
2.3洛阳的灯光音乐喷泉。人工建造的喷泉,在强大的压力作用下,能够向上喷出数米甚至更高,在周围的树木衬托下相得益彰。最重要的是,此人工喷泉能够随着音乐节奏自动控制喷射高度与颜色,极具动态之美。
3 园林景观中的水景设计方法
3.1 园林水景的设计中高科技技术的运用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兴技术的诞生能够更为生动、形象地满足人们对水景建设的高要求。各种光、电、声和各种生态材料以及水循环技术的运用,能够使得园林景观向功能全面化、形态多样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3.2 水景构成及设计方法
3.2.1 水景设计中的水。水是水景设计中的功能主体,水能展现出水景的美感与动感。在水景的设计中,大多采用动态的水,因为动态的水能够使得水景与自然中的水更为贴近。
(1) 人工瀑布。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水景中的瀑布多数是人工建设的,其主要形式有滑落式、阶梯式和幕布式三种。
(2) 人工喷泉。在大型广场上,人工喷泉还是比较常见的。其主要是有埋在地下的喷头感应大小不同的压力将自来水喷射上来,在加上灯光效果或者无害的化学物质形成美伦美奂的效果。
3.3 水景设计中给水方式的选择
为了营造所需的水景特殊效果,如何选择给水方式是重点。在设计时要根据实际要达到的具体水景效果以及水景在园林景观中所处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给水方式;有时要考虑到当地的民间风俗,对水景的给水方式进行特殊考量、特殊设计。
3.4 水景设计中的动植物搭配
从大自然中我们可以看到,动植物在水中的合适搭配,往往能够使得人流连忘返。其主要作用不仅体现在丰富了水体空间,饱满了生态环境,更重要的在于动植物的搭配能改善水体环境和水体质量,营造可循环、有生命力的自然水空间。
3.4.1对于动物的选择:在水中一般可饲养一些水生物种,一方面为了增强水景的观赏性,另一方面则是保持水中物种多样性。水禽生物要选择当地的,根据水域大小进行适当数量的饲养,另外要在水域中建立一定的食物链。
3.4.2对于植物的选择:为了在水景中显示出美观的水草景观,应当合理安排各种植物相互搭配,打造成生态水景环境。这就有必要考虑两方面的内容,一则要保证水域水质正常、健康,要求在水中植物设计建设上尽量使用与水体形态、规模、类别相适应的多种植物;另一方面,在搭配植物时要注意各类植物之间的疏密程度,规划植物的生长空间和蔓延区域,避免配置过量或分布不均匀。
3.5 水上建筑的设计
在对水上建筑进行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其安全性与实用性,其次才能考虑建筑的外形美观及与环境的协调性。如亭、台、楼、阁、榭、舫等,在现代水景中最常见的是水景桥,根据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随着现代加工工艺的进步,经过防腐处理的木质景桥出现在了越来越多的园林空间中,它以其色彩、质地、造型及经济性等诸多优点逐渐取代了以往的做法。为了增强美观感,可以对桥身进行雕刻,需要注意的是,木质的水景桥在承载能力以及跨度方面有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4 结语
水景的设计模型源自于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态景观,在如今这个强调生态居住环境的时代,需要根据园景的需要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进行水景设计,满足多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胡清坡,杨永涛,方伟讯,尹梦杰,程国栋,李士洪.现代园林规划中水景设计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
2. 刘名蔚.现代园林规划中水景设计方法[J].技术与市场.20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