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探讨

2019-10-21卢晓敏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检验结果

卢晓敏

【摘  要】目的:探讨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原因。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172份标本为此次实验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对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72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检验结果准确率为93.02%,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包括1.16%患者因素、2.91%储存因素、1.16%抗凝剂因素、1.74%采集因素。结论:患者、标本保存、抗凝剂以及采集等因素在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时,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精准性,因此就需予以有效处理措施以缇高准确率。

【关键词】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检验结果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101-01

血液生化检验在临床中较为重要,可为多种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而在检验工作所用的标本内应用率最高的为血液标本,因此需要提高标本分析过程的重视程度[1]。但是分析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无法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造成误诊或漏诊情况[2]。这不仅会减弱临床治疗疗效,还会增加安全事故风险,严重威胁患者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本次对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8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172份标本为此次实验对象,在172份标本中93例男患、79例女患,年龄15-84岁,年龄均值为(49.5±4.7)岁。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172份标本。具体检验方式:先通过一次性采血针以及注射器进行标本采集,之后通过凝血酶试剂盒和自动凝血分析仪开展检验。将检验异常结果记录,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诱发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选择软件SPSS19.0进行综合分析,计数资料选择百分比率(%)表示。

2 结果

在172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包括1.16%患者因素、2.91%储存因素、1.16%抗凝剂因素、1.74%采集因素,检验结果准确率为93.02%。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为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可根据其检验解结果判断部分疾病进程、种类以及患者机体状态,因此需重视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精准性[3]。而在实际检验结果分析中,多种因素均会对血标本造成影响,致使结果异常,严重影响疾病判断和临床治疗。

为了提高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精准性,本院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72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检验结果准确率为93.02%,影响结果检验结果准确率为93.02%的因素包括:1.16%患者因素、2.91%储存因素、1.16%抗凝剂因素、1.74%采集因素。这就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处理,提高结果准确率,以确保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性。

针对采集因素需规范采集方法,具体内容包括:①护理人员如果多次穿刺、按压穿刺位置力度较大或定位不准确极易出现血液标本凝血或溶血。因此护理人员需不断学习以提高操作能力,保证一次穿刺成功率。②患者需空腹采血,但是等待采血時间较长就会降低血糖,进而影响血液中的胆红素、游离脂肪酸、三酰甘油、蛋白等指标,致使检验结果异常,因此尽量在上午6至12点之间为患者采血[4]。③标本采集时的必需品为止血带,如果使用时间过长,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大静脉血回流,以提高毛细血管压力,致使组织液内进入微小分子量,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局部组织会出现缺氧情况,以影响检验结果。因此使用止血带时需控制好时间,最佳压迫时间为60秒内,禁止超过2分钟。④采血量由抗凝剂和血液决定,当出现采血量多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凝血因子,当采血量较少时就会减少凝血因子,均会对血液标本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严格控制标本采集量,减少凝血因子对结果的影响。⑤不同位置的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也会存有一定差异性,主要是不同体位血管的水分不同,会对血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减少以上情况,采血部位通常选择头静脉、肘部中静脉,针对儿童需选择枕静脉、额静脉以及耳后静脉等。

针对抗凝剂因素需控制好抗凝剂使用剂量,具体内容包括:在血液抗凝时会有较多抗血因子参与,这就需要使用抗凝剂,发挥其抑制血液凝固作用。但是不同的标本所用的抗凝剂也有一定会差距,因此在检验过程中需确保血液和抗凝剂剂量比例,并有效预防抗血凝固和溶血,保证检验结果[5]。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定期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丰富自身知识,知晓各种抗凝剂使的具体使用方式、原理等,进而合理使用抗凝剂。

针对储存因素需规范储存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标本完成采集后需要及时开展检验,主要是血液标本存放时间不断增加会使部分成分发生变化。比如血液中会进入红细胞的K+,影响部分检验值,红细胞会对葡萄糖进行分解,以有效减少血糖浓度[6]。而血液标本长时间放置还易受到多种微生物的污染,无法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采集完成标本后需及时检测,如果不能及时检验,就需要将其储存在4℃的恒温箱中,可有效避免标本受到污染,但是储存时间不得超过7天。标本在储存时还需注意几点:将样本放置于封闭容器中避免血液蒸发;禁止冷动储存;储存时禁止摇晃标本避免溶血,还需避光。

针对患者因素,要有效控制其自身原因,具体内容包括:患者的自身因素主要有三点:①饮食:采集标本前食用高糖食物,会显著提升碱性磷酸酶、蛋白质以及血浆脂肪,食用高蛋白食物,会增加血氨、尿毒胺、乳酸,饮酒会导致乙酸盐、乙醇、尿酸盐异常,除此之外如果食用咖啡因、香蕉以及动物血液,均会升高碱性磷酸酶、血清淀粉酶。然而大部分患者对此了解甚少,因此检查前一天为患者开展相关知识宣教,有效控制食物的摄入,减少食物对血液的影响。②心理:在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中,部分患者较敏感,如老人和儿童,进行血液采集过程中极易出现恐惧、紧张等情绪,致使患者的多项指标异常,如心率和学血压等,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这就需在采集血液标本前要多主动和患者沟通,稳定其多种不不良情绪,减少恐惧等心理,稳定其各项机体指标,增加采血配合度,以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同时还需注意动作轻柔。③药物:多种药物都会影响检验结果,如雌激素药物会减少血小板、升高胆固醇,而利尿剂可提高血钾浓度,此外苯丙氨酸、求水仙碱、利福平、水杨酸、阿司匹林等也会对血液中部分指标造成影响[7]。进而在检查前需了解用药史,同时询问近期服药种类,并详细记录在化验单中。

总而言之,在血液生化检验中,影响结果的因素包括患者原因、标本储存原因、抗凝剂原因以及采集原因,因此需对以上因素具体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以保障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陈勇,凌建,徐容,等.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异常原因的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9):1523-1527.

[2]   刘录恒,刘燕菲.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06-507.

[3]   崔福义,杨维.-20℃保存血清标本是否混匀对临床常规生化项目检验结果的影响观察[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32(5):126-129.

[4]   Humann-Ziehank E , Ganter M . Pre-analyt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blood analyses in farm animal veterinary diagnostics[J]. animal, 2012, 6(07):1115-1123.

[5]   陈亚,余娟春.检验前标本质量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8):2760-2761.

[6]   黄平,马明炎,余登琼.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重庆医学,2017,46(22):3123-3124.

[7]   王雪梅,张英伟,张亚文.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控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1):1886-1887.

猜你喜欢

检验结果
产前免疫检验项目的意义与检验结果研究
船舶检验中常见的船舶机械故障及处理措施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探究
溶剂残留量检验结果影响的重要因素分析
血液样本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管控对策
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检验结果分析
谈提高食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单手肩上投篮支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