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临床应用分析

2019-10-21黄永鹏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应对措施

黄永鹏

【摘  要】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不仅具有镇痛、解热的功效,多数药物还能抗炎、抗风湿,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首先介绍了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的类型,然后分析了常见的不良反应,最后指出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003-01

【Abstract】Nonsteroidal antipyretic analgesics have not only analgesic and antipyretic effects, but also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rheumatic effects.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types of non-steroidal antipyretics and analgesics, then analyses the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and finally points out the unreasonable use of drug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non-steroids;antipyretic analgesia;adverse reactions; irrational drug use; coping measures

在临床上,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适用于各种炎性关节病、风湿性疾病,也能用在痛经、癌性疼痛、运动性损伤中。从药物功效看,该类药物可以控制炎症,缓解发热、疼痛等症状,但不能阻止病情进展,且长期用药会带来不良反应[1]。以下结合实践,探讨了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的具体应用情况。

1 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的类型

1.1 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

第一,美洛昔康。属于烯醇类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用在神经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软组织炎症患者中。该药物对组织、靶器官的抑制作用强,在抗炎的同时,不会影响血小板聚集,不会造成肾脏损害、胃肠道不良反应。结合用药实践,美洛昔康的半衰期长,约为22小时。

第二,塞来昔布。该药物能抑制环氧化酶-2的分泌量,从而降低前列腺素生成量,主要用在牙痛、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结合用药实践,塞来昔布口服用药的效果好,用药后2-24小时能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单剂量口服后3小时即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半衰期约为11小时。

第三,尼美舒利。相比于阿司匹林,该药物的抗炎镇痛功效高出24倍,主要用在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术后疼痛中。结合用药实践,尼美舒利口服用药,生物利用度达到90%以上,半衰期约为2-3小时,且用药效果不会受到饮食的影响。

1.2 非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

第一,水杨酸类。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其镇痛、解热功效强,对于炎症引起的高体温患者,用药后可快速恢复正常体温[2]。依据药物功效的不同,主要用在以下患者中:①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感染所致发热患者,具有镇痛和解热效果;②急性风湿性、类风湿性疾病患者,具有抗炎、抗风湿效果,用药24-48小时内,即可缓解疼痛症状;③心肌梗死、冠心病、术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小剂量用药具有抗血栓聚集效果。

第二,苯丙胺类。以乙酰氨基酚为代表,镇痛解热功效持久,可以媲美阿司匹林;但抗炎、抗风湿功效较差。临床上主要用于感冒引起的高体温患者,口服用药不仅能快速吸收,而且安全性高。

第三,吡唑酮类。以保泰松为代表,镇痛、解热功效一般,抗炎、抗风湿功效较强。针对痛风患者,大剂量用药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的吸收,促使尿酸排出,实现治疗目标。

第四,吲哚美辛。属于芳香乙酸类药物,相比于阿司匹林,镇痛抗炎功效高出20-30倍。但是,该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导致临床应用受限,主要用在滑膜炎、腱鞘炎、关节囊炎患者中。

第五,布洛芬。属于丙酸类药物,主要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强直性关节炎患者,以及急性肌腱炎患者。结合用药实践,该药物的优势包括两点:一是抗炎作用强,带来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少;二是相比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长期用药的耐药性更好。

第六,邻氨基苯甲酸类。以氯芬那酸、甲芬那酸为代表,主要用在牙痛、头痛、痛经、神经痛、骨关节炎患者中。其中,氯芬那酸的吸收速度慢,用药后6小时能达到血药浓度峰值,但半衰期长达9小时,因此药效持久;甲芬那酸口服用药吸收速度快,用药后2小时达到血药浓度峰值,但半衰期只有3-4小时[3]。

2 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2.1 消化系统

前列腺素可以保护胃黏膜,控制胃酸分泌,一旦前列腺素的合成受阻,就会诱发消化系统反应。以吲哚美辛为例,患者用药后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瀉、腹痛、出血等征象。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易引起胃出血、大便隐血。

2.2 神经系统

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后,水杨酸反应比较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耳鸣、眩晕、视力减退,严重者易出现谗妄、酸碱失衡、精神错乱。

2.3 肾脏损害

前列腺素可以维持肾脏血流量,但布洛芬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患者用药后,会减少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出现肾功能不全等征象。

2.4 过敏反应

以布洛芬、阿司匹林为例,用药期间均会出现过敏反应,例如瘙痒、皮疹、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哮喘发生率在2%-20%之间[4]。

猜你喜欢

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应对措施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探析
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