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肩上投篮支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
2016-07-18吴沅东
吴沅东
摘 要: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一种,它突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他人(包括教师与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体育知识技术。本文就支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投篮教学的对比,通过单手肩上投篮设计,检验两种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学生对投篮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等内容的研究,以期对今后篮球课其他技术动作的学习、掌握等有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课程设计 检验结果
引言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建构教学意境,使学生自主开发,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本文通过分组实验对比研究,以求证单手肩上投篮支架式教学对学生掌握技术、巩固技术动作和技术动作的熟练性所达到的教学效果进行论证。
1.关于支架式教学
1.1支架式教学的起源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个部分,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1.2支架式教学的概念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Vygotsky 1978)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1.3支架式教学的组成环节
1.3.1学习支架的作用
1.3.1.1学习支架使得学习情境以保留复杂性和真实性的形态被展示、被体验。离开学习支架,一味强调真实情境的学习是不现实、低效率的。
1.3.1.2学习支架让学生经历一些更有经验的学习者(如教师)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体悟与理解。学生通过内化支架,可以获得独立完成任务的技能。
1.3.1.3保证学生在不能独立完成任务时获得成功,提高学生先前的能力水平,帮助他们认识到潜在的发展空间。
1.3.1.4对学生日后的独立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或构建支架支持自己的学习。
1.3.2支架式教学的组成环节
1.3.2.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1.3.2.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1.3.2.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1.3.2.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1.3.2.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支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
2.1传统教学思路
传统课堂教学指的是由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的,后经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模式,在形式上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所谓“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及其变式。在我国学校课堂教学中,传统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2.2支架式教学设计
我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间,主要负责2014级共9个班的教学任务,试验主要针对14级数控班(24人)和2014级楼宇智能班(19人),2014级数控班使用支架式教学,2014级楼宇智能班使用传统教学,最终对比试验结果。
2.2.1单手肩上投篮支架式教学设计步骤
2.2.2第一阶段:教学导入阶段
教学目标:通过贯穿整个阶段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学生掌握本课程主要基础知识点,并掌握单手肩上投篮方法。
导入项目:单手肩上投篮。
授课重点:单手肩上投篮身体协调性的控制,手指手腕对球体的感觉和各项技术动作的掌握。
设计思路:单手肩上投篮具备简单、易学但涵盖本课程模块所有知识点的特点,因此是作为课程导入的最佳项目。通过让学生直接具体实践第一个项目,使得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需求和问题——即关于项目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点、分析问题——学习知识点及它们的使用场合和特点、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刚学到的知识点立即解决遇到的设计问题并进一步总结和提升。
考核评价:单手肩上投篮在一分钟之内做出的结果。
成绩处理:单手肩上投篮在一分钟之内投进4个球的学生进入第二阶段学习,并由考核成绩高的同学组织项目组(每组10人);考核成绩4个球以下的继续第一阶段学习,直到满足第一阶段教学目标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学习。
2.2.3第二阶段:教学提高阶段
教学目标:通过贯穿整个阶段的项目开发与研讨活动,使学生扎实地掌握本课程能力并有所提高,锻炼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积累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
导入项目:采用项目讨论方式,由教师发布有关的资料,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根据教学情况解决困难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
兴趣项目:作为本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必要补充,引出学生兴趣点,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短片,分析在课堂中部分学生出现的动作错误,并由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授课重点:对照教师上课时的动作示范,通过各项目组的讨论,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本课程核心知识点,积累实践经验,并注重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后通过查资料、研讨等构建的持续学习能力。
设计思路:教师提供相关资料.短片等,学生结合在项目开发中的实践经验、发现的问题通过项目组研讨、交流等方式,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本课程能力,并不断总结和提炼。
考核方式:提交项目组分析资料,发现问题,集体讨论。
2.2.4第三阶段:教学综合实践阶段
教学目标:通过贯穿整个阶段的项目综合实践——单手肩上投篮的课程设计,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程能力并有所提高。
授课重点:分析技术动作错误,在各项目组结合自身掌握知识点和实践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本课程核心知识点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后通过查资料、研讨等构建的持续学习能力。
设计思路:进入本阶段,学生应该已经具备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对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能够比较清楚地理解和运用、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本阶段重点是教师和学生围绕技术动作分析的积极互动、探讨活动。
2.2.5第四阶段:课程综合考核阶段
所有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学习的同学,才能参加本课程综合考核。
考核方式:分组测试,一分钟定点投篮,重点考察对于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的理解和融会贯通的运用能力。
2.3试验结果
两个2014级教学班,教授单手肩上投篮,2014级数控班运用支架式教学(A组),2014级楼宇智能班使用传统教学(B组),共授课2周,每周一节课,每节课90分钟。第三周测试。测试内容:一分钟定点投篮,罚篮线前一米处。
最终测试结果:
2.4试验结论
A组柱状图分布均匀,A组学生投篮进球数为7时产生峰值;B组柱状图分布分散,B组学生投篮进球数为6时产生峰值。A组整体进球数高于B组。A组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完成程度较高,投篮命中率高于B组,符合这一教学进度的要求,A组学生上课积极性较高,主观能动性较强。B组有一部分学生的技术动作达不到课程进度要求,投篮命中率较低,投篮动作的连接性较差,B组学生上课积极性较差,需要教师督促。
结语
通过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试验得出,支架式教学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支架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思路紧贴学生心理发展方向,支架式教学这种重视实践、重视过程、重视感性认识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自主开发能力是一种锻炼,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有利的。传统教学以书本、教师、教案为本位,只重视理论认识、结论成果的教学理念只会被新的教学模式代替。
参考文献:
[1]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著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发现每个孩子的天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9:3.
[2]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4]盛群力,李志强,编著.现代教学设计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第一版).
[5]戴维·H·乔纳森,主编.郑太年,任友群,译.高文审校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