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论及其当代价值
2019-10-21张春元
张春元
摘要: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其弊端同样不容忽视。哈贝马斯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科技的反思对我们有重要启示作用。通过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在搜集分析相关资料基础上,对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思想进行研究,并将其置于新时期中国发展中,结合中国现实情况进行创新性的研究探索。旨在通过挖掘其思想内涵,分析其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思想的局限性,以期对于新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方向有所借鉴。
关键词:哈贝马斯 科学技术 意识形态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5-0249-02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然而,科学技术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这就产生了一个困境:科学技术理性和人文理性之间如何持久发展的问题。就这一问题,哈贝马斯在继承和发展前辈思想家关于科学技术的理论前提下,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具有意识形态功能”这一重要思想。
一、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论的背景
在当代科学技术中,它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科技进步带来了社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程度,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减少,知识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工具也获得了改进和创新,劳动对象也相应地作出了调整,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结构的相应变化和发展,使社会分工趋于理性和优化。
但科技在为人们带来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却并没有让人们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在当代社会化工业生产中,人仅仅作为生产环节的一部分,人已经被异化为机器的奴隶,这种异化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异化。
通过对科学技术异化结果的观察和研究,哈贝马斯开始探索科学技术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他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异化,这个社会中人的个性与创造力无法得到释放,这是因为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一种无形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使人们以更秘密的方式逐渐认识到统治的合法性。特别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1]从根本上说,意识形态为统治阶级服务,具有阶级性。这使得人们处身于一个物化的处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2]
哈贝马斯的科学和技术理论具有强大的渗透力,他的理论吸收和借鉴了许多科学和技术思想高级思想家的思想,包括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和其他人的科学和技术思想。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代表,以及韦伯“理性化”理论中的一些思想。
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论概述
1.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联系和差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者的发展轨迹都是不同的,直到资本主义发展到某个阶段,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的后期阶段,两者开始相互联系并紧密结合。
科学是认识世界过程中积累下的对客观世界理性认识,技术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认识和掌握从而改造客观世界的有目的性的人类的活动。科学通过应用教育和科学相关技术致力于人与社会。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哈贝马斯认为“严格的科学信息经验,只有将其作为技术知识,才能进入社会生活的世界:在生活的世界里,严谨的经验科学信息被用来扩展我们主导技术的力量……”[3]科学内在所包含的信息需要通过技术的运用才能转化为现实,从而实现科学自身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随着两者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推动了两者社会功能上的趋同,最终使两者结合到一起,成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第一生產力”。
2.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依赖于社会的资金投入力度,其本身并没有客观规律可循,而掌控这种投资力量的只可能是国家,或少部分利益集团。这就最终决定了技术的前进方向可能朝着大利益集团及统治者需要的方向发展。他认为科学技术与政治间能够产生一种良好有效的互动模式,其关键在于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引导统治集团解决公众的实际问题、满足公众的实际需要,促进科学技术的研发,从而实现公众利益、决策集团以及科学技术三者的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地发展。
3.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理论
哈贝马斯指出:“随着大规模的工业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使用形成一个系统”很明显,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技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资本主义政府开始在发展中寻求合理性。“政治不是以实现实践为目的,而是以解决技术问题为目标。”[3]实践问题非政治化,将导致社会问题不再在政治层面解决,转而通过技术层面调整转化。随着科学渗透到政治中,政治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政治决策转化为技术决策。最终,技术的合法性取代了政治的合法性。
哈贝马斯认为,今天对公众的科学和技术操纵是非政治性的和无形的。在经济发展方面,科学技术主要通过其主要生产力的强大力量反映出意识形态的色彩;在政治发展方面,科学技术通过对政治全方位的渗透及转化,执行其意识形态功能;在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科学技术通过其技术崇拜的理性价值取向来控制公众的概念。最终,确立了对人的统治“合理化”。这种技术理性消除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并将其转化为政治理性。“当科学技术具有赋予政治合法性的功能时,它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3]
三、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论的当代价值
哈贝马斯认识到资本主义晚期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异化现象,并提出有必要批评这一现象,并试图将其与社会批评相结合。然而,他放弃了特定的社会背景,忽视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从而混淆了科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在意识形态批判中,资本主义社会后期成为工业文明奴隶的罪被认为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它被认为是一种“原罪”,与社会批评的初衷相反。对于意识形态的继承与批判之间的关系,它只是单纯地对意识形态进行否定。它还使科学和技术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和技术的使用混为一谈。
哈贝马斯认为,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思想,影响范围更广。“因为它隐藏了实际问题,它不仅捍卫了既定阶级的部分统治利益,而且站在另一个阶级的一边。压制部分解放的需要,破坏人类的利益要求解放本身。”[3]科学技术已成为压制和操纵人民,从而维护社会统治的有效工具。但是,这种情况的形成不是由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引起的,而是由实际的社会关系引起的。人类的统治和压迫似乎源于表面上的科学和技术,但事实上,它的真实性源于在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中使用科学和技术。
科技和意识形态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一方面,意识形态将渗透科学,发挥世界观、价值取向和舆论宣传的作用,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本身渗透到意识形态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但是,我们不能认为科学和技术是意识形态。与宗教和哲学等传统知识形式相比,科学技术本质上将工人的身体能力、技能和劳动工具联系起来,并有可能和需要实现连接。一旦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材料生产,它就会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自然和社会转型技术,并成为现实和直接的生产力。因此,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可以直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可以彻底改变整个社会的结构生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