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016-11-03曹钧

人间 2016年26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

曹钧

摘要:文章围绕马克思异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展开,分析了异化劳动产生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同时介绍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理论渊源,异化劳动的内容及其之于中国的当代价值等。文章以异化劳动思想的内容为研究的核心,着重地介绍了异化劳动的内涵,以期通过对异化劳动理论的分析来探索对于当代中国的启示及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39-02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是在时代的呼唤催育下,符合一定的历史发展规律而生成的,标志着马克思向新的世界观的迈进,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一环。因此研究异化劳动理论,对清晰把握马克思主义早期哲学发展脉络,对研究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和本质有重要意义。

一、异化劳动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一)异化劳动产生的时代背景。

思想总是具有一定的时代性。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1.工业革命加速了两大阶级的对立。

18世纪中期英国爆发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机器制造业迅速取代作坊手工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改变了整个工业的面貌。随着工业革命在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的完成,资本成为一股最强大的力量席卷整个西方。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抗的阶级,“资本家和地主所有者之间、农民和工人之间的区别消失了,而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1]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有产者阶级手中的资本急剧增加,生活奢靡,无产者阶级得到的却是最低的工资,以及无法逃避的日益贫困,这就激化了社会矛盾。肩负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的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剖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根源。

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两个阶级的对立与分化,加之由此产生的两种阶级生存状态之间的巨大的反差、阶级矛盾的尖锐、工人阶级的贫困,以及工人运动的兴起,都凸显了发生在劳动者身上的异化现象,为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思考提供了最直接、最真实的素材。[2]

(二)异化劳动的理论来源。

异化劳动的概念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但异化理论的生成却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异化一词最初来源于《旧约》,主要是指对偶像的崇拜,曾经也引起过古希腊、中世纪思想家的关注。启蒙运动时期,异化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在 17、18 世纪,异化才作为学术术语开始出现在文献资料中,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大量使用了异化这个词。在德国古典哲学那里,异化才真正被赋予了哲学的意味,用来表明主客体之间被歪曲的关系。其中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影响比较大的哲学家主要有卢梭、黑格尔,马克思从中汲取和发展了大量的合理因素,最终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

1.卢梭的异化思想。

卢梭是第一个从异化的角度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行了辩证考察的思想家,他的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异化思想。

卢梭假设了一种自然状态。自然状态中,人们之间是简单朴素的关系,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出现了差异,“有一些人完全善化了或者变坏了,他们并获得了一些不属于原来天性的、好的或坏的性质,而另一些人则比较长期的停留在他们的原始状态,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3]从这种意义看,人类文明的进步就道德而言,是一种坠落和蜕化,尽管当时欧洲处在启蒙运动时期,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高,社会财富骤然增加,但这种进步从道德方面说,并没有产生美好的结果,没有促进人性的进步,物质的富足导致了私有制,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由此,卢梭引出了他的异化思想。卢梭发现了物质进步所带来的异己力量,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伟大进步。

马克思和卢梭都提到私有财产导致了异化的产生,都看到了某种物质力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都对人的本质做了规定,都站在了人民的立场上对当时扭曲的社会进行了批判,卢梭的这种批判精神,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爱和对平等、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深刻影响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使马克思的思想最终成为了无产阶级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实现人类解放的强有力的武器。

2.黑格尔的异化思想。

黑格尔所指的异化,是绝对精神的异化。绝对精神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概念,黑格尔的异化,始终是以绝对精神作为其逻辑前提的。异化是绝对精神辩证发展的过程,绝对精神的异化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异化的扬弃便是返回其自身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异化与扬弃异化的过程也是历史发展的辩证过程,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就是异化与扬弃异化历史发展的过程。

黑格尔的异化概念尽管和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含义不同,但黑格尔的异化概念并不仅仅意味着否定,扬弃异化作为历史辩证发展的一部分,具有回复自身并占有对象本质的意义,对于历史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马克思借鉴和发展了黑格尔在分析绝对精神异化过程中所运用的辩证法的合理因素,并发展成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融合了卢梭的自然异化、黑格尔的意识异化的精髓,所形成的重要的理论创造。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内涵

(一)异化劳动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从事的劳动不是为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而只有一个目的——获取劳动产品。作为劳动主体的劳动者丧失了自己原本的地位,反过来受到劳动产品的奴役,即“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及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自由的劳动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异化的劳动中,人从事劳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产品的需求。这种劳动不具备真正的劳动所具有的自由性(劳动者能够自由从事劳动)以及发展性(劳动者通过能够劳动得到自身发展),而是一种被强迫的、消极的劳动——异化劳动。

(二)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的异化劳动,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形式。

首先,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 在正常的劳动状态下, 劳动者作为劳动主体,劳动产品作为劳动的对象及产物,劳动者通过自由的劳动创造并掌控劳动产品,劳动产品的地位应当从属于劳动者。 但是马克思敏锐地观察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的异常。作为劳动者,工人是一切物质财富(劳动产品)的创造者,但是工人并没有享受到自身的劳动成果,并且无法依照自身的意志自由进行劳动,否则就无法生存。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垄断了所有的生产资料,工人为了生存,只能服从于资本家的雇佣。资本的天性就是追逐利润。资本家拿走了由工人创造的全部利润,只给其留下维持自身生存的最低限度的工资。 在这种劳动中, 劳动者自身的意志无法得到实现,劳动的方式、劳动的强度都是自身无法决定的,劳动者成为了被劳动产品奴役的对象。最终,资本家占有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工人相对资本家变得越来越贫穷。资本家为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不断剥削工人的劳动产品,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却越少,创造出的财富越多,他自己就越贫穷, “劳动产品是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也是“劳动的现实化”;但现在劳动的对象化却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工人的非现实化;工人对自己产品的关系成了一个异己的关系。

最后,人与人之间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在本质上是人与劳动产品、人与劳动以及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产物。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即工人阶级) 与自身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是相异化的存在。 而这种异化关系依附于劳动产品,随着资本家对劳动产品的获取,转移到了资本家身上,表现为劳动者同资本家之间的异化,即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劳动者对资本家的反抗。这种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异化关系,也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表现。上述三点论到人对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对自身劳动的异化,对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而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所以导致人与他人的相异化。

三、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在今天是否还有其独到的时代启示性?答案是肯定的。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异化是一个几近永恒的范畴——只要历史的步伐尚未踏入共产主义,人类尚未得到真正的解放,异化就将一直存在于历史的轨迹之中。在当代的中国,异化现象同样存在。因此藉由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我们可以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异化现象,从而找到解决异化问题的方法。如前所述,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详细描述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社会中的劳动异化现象,以及如何克服这种异化的理论指导以及方法论启示。

消除异化劳动的现象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具有使财富如泉水般涌现的力量时,劳动者才能无需通过强制性的分工劳动或固化的分工劳动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就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描述的那样,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的局限,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意愿选择活动范围和事项,可以“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到那时,人们进行的劳动,只有一个目的,即自我的发展及解放。这种劳动是完成了从“异化”到“扬弃异化”的过程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类本质”的劳动。通过这种劳动,人可以达到自我本性的复归,以及自我价值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49、85页.

[2]张佳佳:《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3]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上海:三联书店,2011:第13页.

[4]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52页.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异化问题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