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中高职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2019-10-21劳泰伟罗贵庆梁有勇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完善广西

劳泰伟 罗贵庆 梁有勇

【摘 要】本文论述国家及广西有关“构建中高职衔接”的机制政策和广西的实施情况,分析广西在实施“中高职衔接”机制过程中在管理体制与顶层设计、专业契合度与课程衔接、考试考核与评价标准、中高职本科培养体系、中高职院校衔接、“五年一贯制”办学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完善顶层设计、规范统一学制、加强和完善专业与课程的对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考核标准及方式方法、构建和完善中高职院校之间衔接联络协调机制、扩大“五年一贯制”的招生办学规模等对策,促进广西完善“中高职衔接”机制。

【关键词】广西 中高职衔接 问题 完善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B-0010-03

“中高职衔接”是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或劳动者的重要举措。广西多年来积极实施“中高职衔接”的举措,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本文探索广西实施“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真正发挥“中高职衔接”的作用,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国家政策与广西的措施

(一)国家政策。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

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次明确: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二)广西的措施。2014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做出系统性的规定: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推进“五年一贯制”、五年分段制的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推进中职与本科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的衔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本科院校招收中高职毕业生规模和比例。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质量评价等方面的衔接。

二、基本模式与广西的实施情况

(一)基本模式。具体如下:

1.“五年一贯制”。由中职学校或高职学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在课程、教材、教学等方面统一设计、整体规划,在校连续学习五年,毕业生取得高职教育学历证书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根据举办学校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中职学校举办和高等职业学院举办的“五年一贯制”模式。

中职学校举办“五年一贯制”模式,主要以江苏省为主,由于对中职学校的办学能力要求较高,目前没有在全面推广。这种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学校办学积极性很高,生源的数量与质量都比一般的中职学校好,因为它适应区域经济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解决了中职学生的升学问题。

高职院校举办“五年一贯制”模式,主要以浙江省为典型代表。但这种模式也面临挑战,因为在学生管理、资助及教育教学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问题,导致高等职业院校的积极性消退。

2.分段衔接模式。这是指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分开实施教学,在完成中职阶段的教育任务后,经过选拔和认定合格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毕业后取得高职或大学专科文凭的模式。

根据高职院校选拔的方式不同,分段衔接模式可以分为:对口升学、自主招生和高考招生三种。其一,对口升学模式,是指在中职学校就读两或三年的学生,通过“3+X”考试及推荐入学的方式,进入高职院校就读,毕业后取得高职或专科学历的模式。这种模式突出专业对口,但课程衔接也基本没有实现。其二,自主招生模式,是指高中或中职毕业生,通过参加高职院校的自主考试和自主招生录取,进入高职院校就读,毕业后取得高职或专科学历的模式。这种模式增强了高职院校招生的自主性,但专业和课程衔接性差。其三,高考招生模式,是指高中或中职毕业生,通过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由高职院校录取,进入高职院校就读,毕业后取得高职或专科学历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突出了学生的文化基础,但专业、课程等衔接性差。

(二)广西实施情况。具体如下:

1.实施及发展情况。广西大体上是从 2013 年开始正式启动中高职衔接工作,逐步允许或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就读,同时也启动了中职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院校就读,但有比例和指标限制,每年比例都是控制在 10% 以内、指标基本上在 2500 人左右。

近几年来,中高职衔接、中职生升高职总体上逐步为社会所接受,包括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学生和家长,升学的人数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本文以几所中职学校和高職院校为例进行分析,具体见表 1 和表 2。总体上,2018 年与 2013 年相比增长超过 200%。

从表 1 和表 2 的数据来看,除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外,其他的高职院校也是上升或增长的。

2.积极作用。(1)从国家教育结构来说,中高职衔接机制,完善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制度。作为类型教育,它有初级、中等、高等、应用本科甚至研究生职业教育的不同层次。(2)从学生角度来说,中高职衔接机制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了“立交桥”,为学生提升学历、提高素质能力、未来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平台。(3)从中职学校来说,中高职衔接机制增强了中职学校的吸引力,扩大了中职学校的生源和办学规模,也提高了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为提高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从高职院校来说,既增加了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也扩大了高职院校的生源。

三、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管理体制与顶层设计的问题。在管理体制上,既有教育部门管理的,也有人社部门管理的技工院校,也有行业部门管理的学校。在教育部门内部,中职归职成管理部门,高职归高校管理部门。在顶层设计上,模式与学制不同,有“五年一贯制”,有“3+2”或“2+3”,有“3+3”或“3+2”,甚至有“4+2”,等等。在专业与课程设置上,教育部有关中职与高职的专业目录显示,中职学校专业设置 321 个,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为 761 个,完全一致的专业只达到 21%。

(二)专业契合度差,课程没有衔接。高职院校专业数量多,分类也较细;中职学校数量总体不多,口径也相对宽泛。由于契合度不高,导致相类似专业在教学上的大量重复,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据某学者对某省同类专业的中职和高职的教学计划进行分析比较,工科类专业的重复率达到 45%~55%,医学类专业的重复率高达 70%。可见,现在中高职衔接总体上还停留在制度层面,没有实现专业和课程的衔接。

(三)“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考核及评价标准有待完善。中职与高职教育属于不同层次教育,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不同,而且不同的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及水平也不尽相同,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某个教育层次的标准,需要有评价标准,而目前基本上还没有统一、科学的评价标准,无法与国家专业资格标准对接,难以实现科学、公正、公平、客观地评价;国家各类文件中,也早有“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考核方法,但也一直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标准。也正因如此不同学校招收的中职学生素质不同,造成高职院校对如何培养升入高职的中职生源陷入困惑,进而影响到招收中职生源的积极性。

(四)中高职本科培养体系对接不充分。目前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衔接仅是招生的对接,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评价等还未进行系统对接,缺乏人才分段(中职、高职)培养标准。试点本科和高职院校没有针对对口入学的中职生源编制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单独编班教学,课程无法衔接。一方面,中职学生入学基础差,存在整体水平差异,升学后文化基础差,学习压力大,存在畏难心理。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已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升学后部分教学内容重复学习,自然感到索然无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习热情。

(五)中高职院校之间缺乏衔接联系协调机制。如上所述,目前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衔接仅仅是招生的对接,由于办学层次不同和管理体制等因素以及联络协调机制缺失,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少交流沟通,有的只是个别高职院校为了招生而到中职学校进行招生宣传,或是个别中职学校为了学生的升学而找到高职院校进行联络沟通,从而导致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基本上各自为政,没有就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等设置和教育教学的衔接等进行探讨。

(六)“五年一贯制”办学步伐太小,规模不大。“五年一贯制”是中高职衔接中一种很好的形式,在江苏、浙江等省实施多年,有成功的经验,既有以优质的中职学校牵头实施的,也有由优质高职院校主办的。但在这方面,广西步伐迈得很小,导致“五年一贯制”的办学规模不大,让很多优秀的初中生或中职生错失了上高职、提高学历、提升素质能力的机会。同时,广西的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也错失了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机会。

四、完善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高职衔接是国家构建中高职立交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强国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它符合国家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需要,我们必须坚持并不断完善,让这项制度惠及广大有志于职业教育的青年学子。

(一)完善顶层设计。在管理体制上,“中高职”应统一归教育部门的一个职能部门管理,以便统一协调“中高职衔接”的业务;在学制设计上,应统一为“3+2”和“五年一贯制”,取消“2+3”学制模式;涉及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及其他行业部门的管理关系问题,建议参照“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際联席会议”机制模式,组建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联席协调会议机制,协调研究及解决“中高职衔接”实施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二)规范统一学制。现行的“中高职衔接”的“2+3”学制存在诸多问题,应该更正为统一的“3+2”或“五年一贯制”,具体理由有如下几点。

1.不符合时代与国家发展要求。作为初中升中职三年制及“2+3”模式,应是 21 世纪初之前,国家为了适应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工人而形成的。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变化,人才市场对劳动力或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国正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所有这些,都需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或劳动者,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或劳动者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是无法实现的。

2.与现行高职招收高中生的学制不一致。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招收通过高考的高中生是三年学制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有的中职学生入学时由于是“双差生”,2 年的中职培养要达到读高职的水平显然是困难的。因此,这些中职学生到了高职就读很吃力,高职院校实施教学也觉得比较困难,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不喜欢中职生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中职学校无法真正完成 2 年(4 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任务,包括文化与专业理论课程、实训实习安排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比如要安排“认知实习”,学生没达到 17 岁,企业不愿接收;又比如学生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刚培养成熟就离校了。特别是升高职报名、考试及体检等相关工作都是在春季学期 4~5 月份完成,而完成后学生的心思也就不在学校,从而严重地影响到第二学年第四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及其任务的完成。

4.与“3+4”中职升本科及“3+3”高职升本科模式不一致。这导致存在“2+3”“3+2”“3+3”和“3+4”等多种混乱模式,无法形成统一的中职升高职、本科的模式(“3+3”升高职模式、“3+4”升本科模式)。同时,也与先进发达省份的做法不一致。比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都是采用“3+3”和“3+4”的模式,没有“2+3”的模式。

(三)加强和完善专业与课程的对接。2011 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已经明确指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不同职业对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特定要求,研究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逐步编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基本规范。这些规定很具体,也很有指导性和操作性,但多年过去了,实际上真正落地实施十分困难。

(四)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考核标准及方式方法。首先,完善统一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考核标准。也就是要借鉴普通高考,明确“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考核什么、考核到什么程度,并且最好能有指导大纲和形成试题库,对参加全区全国职业技能比赛获奖的学生如何给予加分或免试。其次,完善统一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考核方式方法,同样是借鉴普通高考,明确“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考核什么時候考、在什么地方考、采取什么方式考和评分及成绩发布,还有相关的管理制度,等等。这些措施可增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考核的严肃性、公正性、公平性。

(五)构建和完善中高职院校之间衔接联络协调机制。至少在教育管理部门内部,要构建和完善一种服务于“中高职衔接”的中高职院校之间的联络协调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中高职院校召开主题或专题会议,讨论“中高职衔接”的有关问题,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招生等方面的衔接和师资互派互通、资源共建共享、考试考核标准制定与完善等问题,减少因为缺乏衔接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质量,努力实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真正意义。

(六)扩大“五年一贯制”的招生办学规模。“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办学、培养高学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或劳动者,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因此,应不断扩大“五年一贯制”的招生办学规模,初中毕业生以中考成绩为选拔标准,直接录取进入“五年一贯制”就读与培养,可以借鉴先进省份的经验,分别在有意愿的高职院校和达到国家级重点、示范或自治区五星级的中职学校分别承办,按统一、一贯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资源和考评标准等培养,减少中间环节及资源的浪费,提高“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

[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

[4]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

[5]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6]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Z].

【基金项目】2017年自治区教育厅职业教育教改立项课题“基于规范学制对接与机制衔接为重点的中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GXZZJG2017A055)。

【作者简介】劳泰伟,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正高级讲师;罗贵庆,广西机电工程学校高级讲师;梁有勇,广西机电工程学校讲师。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完善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