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院校师德建设
2019-10-21陈静
陈静
【摘 要】本文针对职业院校师德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缺失、践行不力的问题,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认同并内化为道德自觉、在教书育人全过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对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院校师德建设。
【关键词】职业院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师德建设 观念内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B-0004-0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一贯标准,因此要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奋发向上的思想基础,也是职业院校健康、有序发展的思想保证。职业院校师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形成统一的价值认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职业院校师德建设的行动指南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师德是教师素质之魂,也是教师职业之魂。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代董仲舒提出“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南宋朱熹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明末清初王夫之认为“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从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对教师基本道德规范表述可以看出,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学校能否健康发展。在当代,优良的师德表现为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精深广博的学识基础,高尚的人格情操。
职业院校的师德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价值目标追求。如果说社会成员各自所秉持的价值观念是一股股细流,彼此分散独立,力量微弱,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条大河,它在包容汇聚各股细流的同时进行约束,而不使其放任自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师德建设方向,回答了用什么思想引领教师职业道德。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学校的生命源泉在于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在于师德建设,师德直接影响育人成效。教师教书育人,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为人师表,以身正人,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品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能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道德情操,增添人格魅力,同时对全民道德水平提升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职业院校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职校学生为初高中毕业生,年龄阶段处于 15~20 岁,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责无旁贷。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长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院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的现状
职业教育质量主要源于教师的整体素质,而师德是整体素质中的重要方面,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人才的培养。要加快广西职业院校的发展,关键在于大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技艺高超的师资队伍,这也是广西经济发展的根本大计。21 世纪以来,广西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师德突出的教师,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职校师德建设面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缺失、践行不力的情况。具体表现在:
第一,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学校工作重心放在专业建设、技能培训上,往往重视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忽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师德建设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作教育的目标去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都停留在标语、口号宣传上,以及心得体会的书写总结上,缺少实际落地的举措。
第二,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下,一些教师出现了价值观不明朗、道德感弱化、荣辱观分化等现象,在价值观念、荣辱观念等方面陷入迷惘;一些教师理想信念淡漠,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倾向滋长,教育教学中缺少了应有的责任感,他们只看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在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加强师德教育刻不容缓。
第三,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热情,育人意识淡薄。一些专业教师把个人的工作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教学任务,认为德育、价值观引导是班主任、德育老师的事,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达成,忽视德育目标。教师自身往往忽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学习,在课时安排、升学率、科研成果等“硬指标”方面的考核优秀,但在学生日常关爱度、备课的用心度、课堂教学的认真度等“软指标”方面不尽如人意。
第四,部分职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严重。近年来,职业院校扩招,班级增多,教师的课时增多,再加上教学研讨、班级管理、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招生就业升学等各项工作,教师课余时间十分有限,长此以往,教师滋生疲惫感,情绪急躁,忍耐力下降,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对工作产生懈怠心理,普遍缺乏职业归属感。此外,职业院校在教师规划职业生涯问题上不能科学引导,使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下降。
由上可见,当前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西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解决当前职业院校师德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院校师德建设的路径
(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师德建设要有顶层设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完善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学校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德育管理、精神文明建設以及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教育教学各领域都应积极主动地传播和践行师德规范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学校的五年发展规划和每年度的工作计划都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师德建设的内容,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1.建立有效的师德培养机制。把师德建设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职校师德建设培养机制,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实施培养方案,强化培养措施,这一系列过程都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国培”“区培”等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的培训中,应将师德规范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践行纳入课程内容中。在职业院校开展的入职前、职中、职后的教师培训中,建立配套的师德培训机制,把师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职业生涯各阶段教育当中,使广大教师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思想政治素养也得到同步提高。
2.建立领导、考核与监督机制。建立校党委领导下各部门共同配合的师德建设领导工作机制,落实强化师德建设工作校长负责制,明确相关的责任主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校师德建设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强化师德考评,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师德的表现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务聘任、绩效奖励的重要标准,体现奖优罚劣;注重加强对师德师风等的监督,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监管机制,学校领导小组监督与学生评教评学监督和教师自我监督有机结合。
3.建立保障机制。一是制度保障,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培训、管理、奖惩各项制度中,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为师德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二是加大师德建设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加大师德建设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师德宣传、教育、考核、监督和奖惩等工作正常开展。三是健全教师权益保障机制。依法建立教师权益保护机制,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要把师德要求与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和成长、发展相结合,尊师重教,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要关心、理解、体贴教师的辛劳并切实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合理需求和实际困难,从各方面为一线教师做好保障和服务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够潜心教学、科研,让高尚师德与工作业绩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二)加强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认同,并内化为道德自觉。师德与价值观建设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仅靠制度、管理等外部机制是不够的,要多途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师德建设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
职业院校要树立师德榜样,发掘师德典型,举行师德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弘扬楷模,通过宣传教师先进事迹,展现师德先进教师精神风貌,发挥优秀师德师风的示范引领和内在激励导向作用,形成优良的校园道德风向标。在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传帮带教师队伍建设中,师傅不但要帮助徒弟提升专业技能,还要注意用自身为人处世的正向影响对徒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把师德建设从空洞的说教变为行动感染。加强引领,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校园网论坛等新媒体宣传师德建设内容,营造崇尚“学高为师,身正示范”的风气。在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外化为自觉的行动。自觉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感染、教育学生,成为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指路人。
(三)教师在教书育人全过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打造优良的师德师风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一环。职业院校始终应把师德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师德师风建设要落实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动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教改科研、一言一行都是师德师风的表现,要注重言表风范,为人师表。以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德育课堂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文艺展演、社团活动等方式,开展系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在其他学科课程和各专业课程教学中也要注重德育目标的实现,教学中融入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专业教师要以育人为本,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技兼备、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傅维利.师德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江英飒.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3]张田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师德建设探论[J].现代教育科学,2015(3)
[4]黄 琴.高校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校园文化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1(4)
【基金项目】2017 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立项课题“基于校企合作,聚焦学赛研的中职‘双师型教师构建与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7A06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陈 静(1972— ),女,硕士,广西物资学校基础教研室副主任,高级讲师,广西二期中职名师培养对象,研究方向:德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