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导师”制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应用探究

2019-10-20于芳

知识文库 2019年4期
关键词:双导师导师制导师

于芳

近年来,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各级各类幼儿园及早期教育机构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培育祖国未来花朵的“储备园丁”。因此为顺应社会对优秀幼师的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高职学校进行“双导师”制度是大势所趋。本文将重点探究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双导师”制度的重要性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度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能力、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实现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化也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行“双导师制”模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教育理论和在幼儿园习得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能帮助幼儿园培养卓越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就是为今后幼儿的成长增添了新的动力。

1 实施“双导师"制度的重要性

“双导师”制度是一个培养具有个性化学生的过程,导师会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中所遇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解决。学生可以根据导师的提出的意见和自己的意愿相互结合,在具体的情境下根据老师的建议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活动内容,这样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进而提升自己对幼儿教育的了解,同时提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学前教育的能力,使学前教育高职生在今后的就业中更具有竞争力,更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欢迎。

与传统的实习指导模式相比,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在實习指导模式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有利于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各自优势,提高高职生的实习指导水平,提升学生的就业率,目前很多学校都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幼儿教育是一项困难且复杂的工作,如果仅掌握理论知识会导致在就业后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不适应, “双导师制”指导模式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在学校学习的各项理论知识也能有效运用,真正的为学生的未来提供了推力。

2 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度的建议

2.1 借鉴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学前教育培养方案

我国目前高职学院的学前教育技术并不完善,教育能力并不先进,所以我们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师资培养经验,到其他优秀的学前教育培训基地学习技术,同时制定适合我过学前教育情况的教育方案。教育方案需要详细而具有针对性,听取幼教专家、学前教育机构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全方位考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 双导师”培养模式需要高职院校和各地幼儿园联合完成,学校能提供先进的理论知识,幼儿园能提供实践操作的场所,通过二者的合作能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衔接,在学习理论时通过学前教育高职生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

2.2 建立标准的实习指导活动的监督、考评机制

为了让“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规范、有序运行,学校应联合幼儿园应建立统一的实习指导活动的监督、考评机制。首先进行实时的检查与追踪实习效果,学校实习负责部门应当安排驻幼儿园指导教师,一方面如果学生出现问题能及时的给与帮助,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学生在幼儿园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监督与考核,对不正当行为加以制止与及时的指导,

能及时掌握学识实践的工作开展情况。其次要要求每个学生写好工作日志,对每天发生的情况、问题和学到的新东西记录在日志中,这样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总结的能力,也能使学生每天的实践工作做到有迹可循。最后要院校的指导教师和幼儿园的负责人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也包括幼儿和家长对实习学生的评价、同时结合巡查记录、工作日志、工作总结等对实习生进行评定,这是高职学生未来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依据。

2.3 加强指导老师间沟通,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中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幼儿园里指导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一切的学习都是通过指导老师来传授,和幼儿园老师的言行来习得的,因此学校指导老师和幼儿园实习老师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因各自的工作侧重点不同,校内外老师工作接触机会少,这样会导致在进行学前教育时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会使学生出现操作茫然的情况,这时候学校应注意加强校内导师与幼儿园老师的沟通与联系,通过二者经常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明确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幼儿园的导师参与实践,辅助校内知识的巩固的原则,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沟通机制。同时让校内外教师自身能够坚持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加强指导老师间沟通,提高导师的综合素质,双导师共同进步在教学与实践中得到更适合的学前教育实习生实习指导方案.

3 结语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双导师”制度可以将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幼儿园中的实践技能相融合,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前充分了解自身专业,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责任意识。所以在学前专业的教育中,合理设置“双导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能够对未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崭新有效的模式,是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全新引擎。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高校与职业院校课题科研项目《职业院校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建设研究》(项目编号:GS[2018]GHBGZ04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双导师导师制导师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技工院校“双导师”学制技师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物流工程”领域职业资质认证中双导师有效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