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状窦前入路肿瘤切除术在颅脑肿瘤治疗中的近远期疗效

2019-10-20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451100牛鹏坤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乙状附表颅脑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451100)牛鹏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0~65岁,平均(38.47±5.62)岁;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8~66岁,平均(39.52±5.76)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较。所有患者知情研究,签署了同意书;本次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经右额眉上入路行肿瘤切除术,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面部皮肤常规消毒处理,于眉毛上缘、眉毛内作横切口,约5~6cm,切开皮下组织至骨质。用骨膜剥离器推开软组织,以环钻钻孔至硬脑膜,取出骨瓣。在显微镜下抬起额极,打开颈动脉池、视交叉池,吸取脑脊液。肿瘤血管电灼,切开肿瘤壁,以吸引器吸取肿瘤组织。观察组患者经乙状窦前入路肿瘤切除术,患者行全麻,取侧卧位,适当抬高头部、躯干20°~30°,适当抬高肩部,以神经外科头架固定。于耳前颧弓切开,延伸耳上方,向下至乳头后1cm停止,呈问号形,弧形切开乙状窦前及岩上窦下,暴露颞浅筋膜,分离颞肌,暴露颅骨,切开蛛网膜,向外引流脑脊液,暴露肿瘤并切除。两组患者术后常规防感染,预防并发症。

附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症状变化比较[n(%)]

附表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1.3 观察指标 近期效果: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症状变化;远期效果: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变化,以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O-C30)[1]评价患者躯体、情绪、社会、认知等功能,每项功能计100分,分数越高,患者各功能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行t检验,计数数据行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变化 两组患者术后神经系统症状、视乳头水肿、消化道症状、肿瘤压迫症状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生活质量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躯体、情绪、社会、认知等功能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3 讨论

颅脑肿瘤是临床常见肿瘤,通常肿瘤生长的位置、性质及生长速度,所导致的临床症状也不同。一般大多数患者因肿瘤占位效应,出现颅内压增加症状;若肿瘤生长,并压迫大脑皮质功能,会致癫痫、偏瘫等脑功能受损症状[2]。显微外科手术创伤轻,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具较高的肿瘤切除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明显改善,逐渐成为治疗颅脑肿瘤的常用手段。而显微外科手术在行肿瘤切除术时,对不同肿瘤位置,应选取不同手术入路,以此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乙状窦前入路是颅脑肿瘤切除术常用入路方式,对胺背、蝶窦后壁、岩尖部致内听道、蝶-枕软骨结合部、斜坡至枕骨大孔前缘部位等肿瘤位置有显著效果。本次研究内,患者术后神经系统症状、视乳头水肿、消化道症状、肿瘤压迫症状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术后躯体、情绪、社会、认知等功能较对照组改善(P<0.05)。因此,乙状窦前入路方式,能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术后更好恢复。

采取乙状窦前入路方式,术中对小脑和颞叶的牵拉力度较轻,术中可保留患者神经和内耳结构、耳蜗、迷路及面神经;术中能在早期内阻断肿瘤血液供应,并从多方位切除肿瘤,优势明显。总而言之,对颅脑肿瘤患者采取乙状窦前入路肿瘤切除术,能改善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乙状附表颅脑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乙状窦骨壁缺失/憩室致他觉性搏动性耳鸣两例△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中不同探查方向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支架孔率对模拟乙状窦憩室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乙状窦憩室一例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