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多西他赛注射液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2019-10-19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赵朵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转移性毒副注射液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赵朵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多西他赛注射液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A组(n=50)与B组(n=50)。纳入标准:①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符合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标准者。②KPS大于或等于70分,且预计生存期高于或等于3个月者。③入组前,1个月内未接受过抗肿瘤治疗者。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多西他赛及顺铂治疗失败者,既往或现在患有恶性肿瘤者。其中A组患者肺癌29例,乳腺癌21例,平均(36.15±7.67)岁。B组肺癌21例,乳腺癌29例,平均年龄(35.74±8.34)岁。经核实,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非小细胞癌患者均采用TP方案,具体为:应用多西他赛注射液70mg/m2,行静脉滴注60min,第1d;应用顺铂70mg/m2,行静脉滴注120min,第2d,同时予以患者水化、碱化尿液。治疗周期为21d。两组乳腺癌患者可使用联合方案,也可选择单药多西他赛治疗,单药应用剂量为100/m2,行静脉滴注60min,第1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同时参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标准,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根据其结果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稳定)及PD(病变进展);观察并记录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评价,两组治疗总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毒副反应以呕吐、腹泻、发热、感染、肌肉酸痛及白细胞下降为主,其中A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为94.00%(47/50),B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为92.00%(46/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最近几年,诸多研究表明,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注射液与顺铂联合方案治疗,其效果突出,同时将该方案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具有同样的治疗效果。法国曾经进行过一项关于多西他赛注射液与顺铂联合方案用于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在该项研究结果中,多西他赛的使用剂量为75mg/m2,顺铂的使用剂量为80mg/m2,其治疗有效率为36.00%,其主要Ⅲ~Ⅳ毒性和相关临床研究相似[1]。此外,在M77001研究中,使用单药多西他赛注射液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其剂量为100mg/m2,间隔3周时间治疗1次,其治疗有效率为34.00%。本次研究中,将多西他赛注射液与顺铂联合方案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癌症患者,A组有效率为31.03%,B组有效率为28.57%,而将方案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A组有效率为33.33%,B组有效率为37.93%,其结果与相关临床研究基本相似[2]。

附表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综上所述,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注射液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转移性毒副注射液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
基层门诊药品毒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
灵芝孢子粉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的减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