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调气针法配合治疗伴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21例
2019-10-18金煜昊王淞漫冯嘉蕾郭太品
金煜昊,王淞漫,冯嘉蕾,郭太品
(1.云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康复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昆明圣爱中医馆,云南 昆明 650041)
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全球抑郁症患者约3亿人,其危害仅次于心血管疾病[1],10%~15%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行为[2]。笔者采用疏肝调气针法配合治疗伴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21例,疗效较好,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1例患者均来自2016年1月—2018年10月昆明圣爱中医馆门诊,符合中华医学会2015年发布的抑郁症诊断标准[3]、哈密尔顿抑郁评分标准和自杀意念标准[4]。21例中,男4例,女17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9岁,平均42.5岁;初发抑郁症3例,复发抑郁症18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9年;8例患者单纯服用米氮平,4例患者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和米氮平,2例服用氟西汀和奥氮平,3例患者未规律服用抗抑郁药物,4例患者未服用抗抑郁药物。
2 治疗方法
基于临床实际情况,参照临床真实世界研究理念,在不改变临床原有干预方案情况下,采取针灸配合治疗,即原有口服用药的种类和剂量不改变,未用药的也不再用药。每次治疗均采用交谈、心理疏导,并嘱咐患者家属予以鼓励开导,再配合疏肝调气针法治疗。
2.1 取 穴
疏肝调气针法由灵龟八法、调脏腑之气、调元气、疏肝调神组成。 ①灵龟八法。择时选取八脉交会穴中的2个穴位,左右两侧,共4个穴位。依据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中奇经八脉交会穴中公孙配内关、申脉配后溪、足临泣配外关、列缺配照海,按照昆明地区就诊真太阳时辰取穴。考虑到北京位于东经116°24′,昆明位于东经102°43′,时差约56 min,故将北京时间向前调整1 h。时间推算法依据《针灸学》方法[5]。②调脏腑之气。取穴心俞、肝俞、肾俞。③调元气。取穴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太溪。④疏肝调神:取穴神门、太冲。
2.2 操作方法
诊室保持安静,嘱手机静音。所有穴位常规消毒,选用直径0.25 mm、长40 mm的毫针。按以下顺序操作:①针刺调脏腑之气穴,即刺背部背俞穴。嘱患者坐立于治疗床上,采用针柄向上、针尖向下 15°~30°斜刺。心俞、肝俞、肾俞斜刺1~1.2寸,一般不行手法,必要时轻微提插即可。针刺完毕,扶住患者背部,令患者双膝屈曲慢慢平躺,背部压针而卧。②针刺灵龟八法之穴。直刺0.5~1寸。③针刺调元气之穴。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穴,直刺1~1.2寸;太溪,直刺0.5~1寸。④针刺疏肝调神之穴。神门,直刺0.3~0.5寸;太冲,直刺0.5~1寸。均不行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快速进针,轻微顺时针捻转,不要求酸麻胀重等针感。采用CQJ-24双头型电磁波神灯理疗仪(由重庆华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分别照射关元及太溪穴周围。所有穴位留针40 min。留针期间,嘱咐患者全身放松、闭目养神、平静呼吸。留针期间不行针,静以留针,以候其气。
治疗3个月,共44次治疗。前1个月5次/周,共治疗20次;后2个月3次/周,共24次。
3 观测指标
3.1 临床疗效
以治疗3个月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6]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痊愈:减分率≥75%。显效:50≤减分率<75%。有效:25≤减分率<50%。无效:减分率<25%。
3.2 汉密尔顿评分及Beck自杀意愿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Beck自杀意愿量表[4]进行评分。
4 统计学方法
5 结 果
5.1 临床疗效
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48%。治疗1个月后,有2名患者无自杀意愿;治疗3个月后,无自杀意愿患者增加至7名。
5.2 治疗前、后汉密尔顿评分及Beck自杀意愿评分对比
见表2。与治疗前对比,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汉密尔顿评分、Beck自杀意愿评分均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1个月对比,治疗3个月的汉密尔顿评分虽下降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3个月的Beck自杀意愿评分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项 目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汉密尔顿评分36.33±4.0018.38±7.72**13.71±8.13**#beck自杀意愿评分38.90±4.4326.00±7.84**17.38±8.83**##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与治疗1个月对比,#P>0.05,##P<0.05。
6 讨 论
本观察中的起效关键是疏肝调气针法对患者的整体治疗。其中的灵龟八法按时开内关-公孙、后溪-申脉、列缺-照海、外关-足临泣8个穴位。这8个穴位具有统领全身穴位之功,如《医学入门》所言“周身三百六十六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常配合其他针灸选穴法以增强疗效[7]。抑郁症与心、肝、肾关系最为密切,针刺心俞、肾俞、肝俞可直接调动其所对应脏腑之气,从而抵御病邪。关元、气海、天枢、中脘居于中焦,位于肚脐四周,配合肾经的原穴、输穴太溪,能调动患者之元气。关元乃关藏元气之所。天枢为人体上下、阴阳沟通的枢纽。《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海主一身气机,能疏调一身之气。中脘为胃之募穴,能调节水谷之气。脐周四穴配合太溪、肾俞可共同增强调动元气之效。太冲为肝经的原穴、输穴,能疏肝解郁;神门是心经的原穴、输穴,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太冲和神门相配,可疏肝调神。以上穴位相配,具有调动元气、调节脏腑、疏肝调神的作用,可疏调全身气机。治疗时,背上的穴位采用1寸的针向下平刺以使患者可以平卧,便于继续施针于身体正面的穴位。整体穴位配伍,形成上下、前后气机互动模式。一定的心理疏导及长疗程的治疗也是起效的关键因素之一。鉴于条件限制,本报道样本量较小,且未采用对照,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及机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