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定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57例
2019-10-18邓振兴伍艺灵
邓振兴,伍艺灵
(台山市中医院,广东 台山 529200)
后循环又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1]。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临床表现多为眩晕,也可伴有头痛、肢体麻木乏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复视、言语不利等。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病情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进一步发展为脑卒中及其他脑血管疾病。2018年1月—2018年8月,笔者采用益气定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57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台山市中医院就诊的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其中男26例,女31例;年龄45~75岁,平均(52.62±2.34)岁;病程1~14 d,平均(12.12±4.61) d。对照组57例,其中年龄44~75岁,平均(53.81±5.26)岁;病程2~14 d,平均(11.42±3.52)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按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中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按照《中医内科学》[2]中眩晕的诊断标准;③头颅CT或MRI检查提示后循环供血区脑梗死,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彩超检查提示后循环缺血。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者;②无药物过敏者;③能够严格随诊服药者;④知情同意并愿意接受治疗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非后循环缺血导致的眩晕者;②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脑出血患者;④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⑤药物过敏者;⑥精神病患者。
4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益气定眩方,药物组成:北黄芪 15 g,党参12 g,白术12 g,北柴胡12 g,升麻12 g,葛根12 g,法半夏10 g,川芎12 g。每日1剂,水煎服。
对照组给予尼麦角林片(由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70836,每片5 mg),每次15 mg,每日3次,口服。
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
①血脂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②血流平均速度:包括基底动脉(BA)及左、右椎动脉(VA)的血流平均速度。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和参考文献[6]中有关眩晕的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眩晕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眩晕减轻,仍有轻微的旋转感,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无效:眩晕无改善,甚或加重。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22,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对比
组 别例数时间TGHDLLDL-C治疗组57治疗前2.53±1.301.05±0.563.42±0.46治疗后1.92±0.21**1.37±0.24**#2.43±0.34**##对照组57治疗前2.47±0.521.13±0.813.54±0.52治疗后1.87±0.42**1.52±0.42**2.76±0.41**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P<0.01。
8.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平均速度对比
见表3。
组 别例数时间BAVA左右治疗组57治疗前43.5±3.235.6±3.434.2±3.1治疗后55.7±3.1**##48.3±2.5**##48.7±3.4**##对照组57治疗前42.3±3.634.5±2.831.6±2.5治疗后48.9±3.4**41.3±3.3**40.3±3.4**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9 讨 论
后循环缺血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发病率高,易复发。后循环缺血定义上指的是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因后循环又为椎基底动脉系统,又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该病病理机制多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大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引起动脉斑块和血栓形成,最终导致血栓脱落,大脑血流减慢,形成大脑低灌注等。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血于脑干、小脑、枕叶皮质,故后循环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肢体乏力和麻木不适、恶心欲呕、感觉异常等;脑干及小脑病变临床多表现为眩晕。眩晕为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多伴恶心欲呕等不适。西医治疗眩晕多通过抗血小板、扩张血管来改善循环,常见用药有倍他司汀片、尼麦角林片、氟桂利嗪分散片等[4]。
后循环缺血可归为中医学“眩晕”范畴。中医学认为:眩晕多为本虚标实,本为气,脾气虚弱;标为风﹑痰﹑瘀。肝风上扰清窍,痰湿蒙窍,血瘀阻络,发为眩晕。《景岳全书》曰:“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灵枢》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传统中医学认为:眩晕多为虚。现代临床医学研究[6-7]指出:眩晕本为虚,标为风痰;脾气虚弱,风痰上蒙头窍,发为眩晕,甚至肢体麻木不适。朱丹溪言:“无痰不作眩。”脾为生痰之器,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阻滞经络,生化为痰,上蒙清窍,发为眩晕。笔者自拟益气定眩方,方中北黄芪为君药,党参为臣药,白术为佐药,三者合用,健脾益气,大补元气,重在治本虚。另白术燥湿,联合佐药半夏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此两者善治脾虚湿盛之症,湿邪除去,痰无所生,是为标本兼治。佐药柴胡﹑升麻﹑葛根轻扬升发,上行头目,且柴胡、升麻助元气上升,益气定眩;川芎为血中气药,能活血通络,行气理气,定眩止晕,可治血瘀阻络头窍。近代中药药理研究[8]显示:北黄芪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的药理作用,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管循环,促进血流速度。综观全方,益气化痰,通络定眩,功在治疗眩晕之症。
西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主要病理原因之一,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近年来,对于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深入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指标之一,并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呈正负相关。严格控制血脂、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有利于改变血管弹性,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现代药理研究[9-10]表明:川芎﹑半夏﹑葛根等中药具有调控制血脂、改善血管微循环等药用价值。本研究采用益气定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结果显示:该方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血管弹性,减少血管斑块的形成,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TCD是目前国内普遍运用较广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后循环动脉的闭塞﹑狭窄检测针对性强,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等有着灵敏的检测,能清晰显示大脑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情况,客观地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平均速度[11-12]。血流平均速度代表血液供应程度,能客观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速度,可以作为判断治疗是否有效的客观依据[4]。本研究结果显示:益气定眩方能通过改善动脉血流速度从而改变大脑血流灌注,改善大脑动脉供血供氧,减轻脑细胞的缺血状态,保护脑神经功能的缺损,从而治愈后循环缺血眩晕等症状。
综上所述,益气定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有较好疗效,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血管斑块的形成,改善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