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教学思路的探索
2019-10-16黄彩红
黄彩红
摘 要:二次函数作为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理清教学思路,采用多样化方法开展教学。针对二次函数知识,提出概念渗透、设问引导、多媒体教学以及数形结合等多种方式,力求帮助学生冲破难关,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思路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二次函数作为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该部分知识可为高中数学打下坚实基础。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采用硬性教学法,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较大冲击,影响学习效率。对此,教师应注重方式方法,理清教学思路,做到有效教学。
一、通过概念渗透知识
在二次函数的学习中,掌握概念才是学习的基础所在,只有学生充分理解函数定义,才可强化认知,促进相关知识的渗透与吸收。二次函数主要是指多项式中只有一个未知量,且未知量中最高次幂为2的函数,表达式为y=ax2+bx+c,其中a不等于0,在列出概念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产生质疑,为何要规定a不等于0呢?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如若a的数值为0,整个表达式便可写成y=bx+c,最高次幂不为2,违背了二次函数的定义。同时,教师还可引出以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中寻找灵感,例如,将圆的面积公式看成二次函数,从而深化学生对二次函数概念的记忆,此时教师再趁热打铁渗透其他相关知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设问引导思考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生活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二次函数为例,教师可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二次函数的作用,必将使学生记忆深刻。对此,教师可通过巧妙设问的方式引出问题,组织学生辩论思考。例如,教师在课程导入中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是否见过拱桥?”这一问题十分贴近生活,学生立刻回答“见过”,并在脑海中想象出拱桥的形状,这时教师继续提问:“某市有一座拱桥,需要跨越一条12m宽的河流,桥中间的支柱的高度为6m,要想在与河岸相距3m处设立一根桥柱,问这根柱子的高度应为多少?”该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便开始纷纷思考,此时教师只需将学生的思路引入二次函数中,引导学生将拱桥看成是二次函数,并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建立正确的直角坐标系,利用中间柱子的横纵坐标便可完成整道题的解答,从而得出最终答案[1]。
三、通过数形结合加深理解
在数学学习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已知条件和数学符号,扰乱学生的视听与解题思路,这时可采用数字与图形相结合的方式,以直观形象的图象来表示已知条件,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而降低解题难度,提高解题效率,尤其是在二次函数教学中,教师更不应忽视函数图象的作用,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在二次函数解题中将已知条件均展示在图象中,然后认真观察函数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可抓住主要信息,达到快速准确解题的目标。
例如,某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2+bx+c,对称轴为x=2,A、B两点均在抛物线中,且二者连线与x轴平行,已知A点的坐标为(0,3),求B点的坐标。如若单纯从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很难快速想出B点的坐标值,但如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则会使解题难度大大降低。从已知条件可知,A点与B点均在抛物线中且二者连线与x轴平行,说明A点与B点的纵坐标相同,由于A点纵坐标为3,则B点的纵坐标同样为3,根据题目绘制图象,得出B点处于第一象限中,且横坐标必定处于x轴正半轴中,根据对称性,因对称轴为x=2,所以点A、B到对称轴的水平距离相等,由于A点横坐标为0,故A点到对称轴水平距离2,则B点到对称轴水平距离也为2,推出B横坐标4。即B的坐标为(4,3)。
四、通过多媒体培养思维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二次函数作为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较大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还应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次函数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单纯凭借教师口头讲解和学生想象很难使知识得到全面理解,教师应积极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其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通过图像、动画、音频等多种方式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课堂上的目光被牢牢吸引,教学效率也因此得到显著提升。另外,多媒体还可将函数图象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出函数间的关系,为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2]。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应给予二次函数高度重视,由于此类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需要教师将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采取多样化教学法,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晶.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6):82.
[2]殷鑫松.優化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的方法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9):56.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