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主学习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扎根开花”
2019-10-16安伟宏
安伟宏
摘 要:自主学习是新课改以来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最佳学习方式之一。语文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工具,语文可以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农村初中学生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学习的视野不如城市学生开阔,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开拓学生的语文视野,让初中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开展策略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受教育资金不足、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育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困扰,自主学习的开展并不是很顺利。初中语文教师要肩负起责任,尝试转变角色,引导学生做语文课堂的主人,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师生共同努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法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思考能力、手脑协调能力。本文深入剖析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开展语文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巧用微课,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自主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模式,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农村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比较薄弱,需要语文教师加以合理的引导。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创设自主学习情境,运用微课视频把课文内容艺术化地呈现出来,既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课文内容,还可以让死板的文字活跃起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木兰诗》这篇乐府诗歌时,教师可以把迪士尼动画《花木兰》片段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感受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果敢,体会古代战场的金戈铁马,木兰胜利归来推辞奖赏,回乡与家人团聚,体会木兰忠孝两全的情怀。教师运用微课营造出了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下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趁热打铁”延续微课视频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例如诗篇主要描寫了一个什么故事;诗篇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全诗是如何刻画木兰形象的?环环相扣的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津津有味地阅读诗篇,体会出乐府诗歌独特的韵律美,例如叠字的运用、语句的对仗,学生总结出了木兰虽为女儿身却巾帼不让须眉,毅然替父从军保家卫国,十年征战荣归故里,体现了一个女子的勇敢与担当,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我们应该学习木兰这种爱国勇敢、浓郁的家国情怀。
二、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要不甘于人后,积极学习和领悟新课改的精神,深入研究自主学习理念,把自主学习的精髓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用自己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文学巨匠茅盾《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篇课文是一篇典型的咏物抒怀的散文,注重的是学生在情感上的感悟,这是需要学生去自主体会的。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完课文以后,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出课文的脉络,让学生顺着问题这条主线来进行自主学习。例如课文中的白杨象征了什么?作者要赞美的到底是什么?课文中出现的四次“不平凡”代表了什么含义?初中学生喜欢挑战有难度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更能激起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结合课文纷纷给出了答案,不平凡的白杨代表了抗日军民,是他们团结一心、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象征。学生还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课文中详细描写白杨树枝、叶子、树皮的段落,体会到散文写作中细腻的手法,作者完全把白杨当成了革命战士一样来赞美。学生自主学习这篇课文的同时,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科学的自主学习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师要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听讲者转变为独立的思考者,这样才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才能让学生受益终生。自主学习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要一步步传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长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精读每一篇课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传神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提升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教师要传授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办法,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掌握古诗文一些基本词语、句式的用法。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长处,指出其中的不足,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发散农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通过努力解决语文问题,让农村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重拾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总之,开展自主学习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奋斗目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传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开拓学生的语文视野,让农村学生在语文自主学习中找到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张丽艳.“合作学习法”引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贵州师范大学,2018.
[2]余西良.让自主学习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扎根开花”[J].中国校外教育,2012(29):87.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创新式教学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7]GHB1639。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