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病情分级与氧化应激程度关系探讨

2019-10-16黄澈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亚组氧化应激例数

黄澈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发病较为隐匿,早期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表现为记忆障碍、人格和行为改变等[1]。AD是导致老年人患痴呆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占比50%~70%,其中<65岁发病称早老性痴呆;≥65岁发病称老年性痴呆。从流行病学数据上来看,>65岁者AD发病率约为5%,>85岁者发病率高达20%[2]。目前,医学界对于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各个学说所阐述的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如Aβ毒性假说、胆碱能神经元假说、Tau 蛋白假说和自由基损伤假说等[3]。而近年来研究显示,氧化应激在AD自然病程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氧化应激损伤可出现在临床症状及分子水平改变前,即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及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之前造成组织损伤[4]。然而,有关病情分级与氧化应激程度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14—2018年收治的老年AD患者149例作为观察组,诊断参照《神经病学》相关标准[5]。入组条件:年龄≥65 岁;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1.0分;未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未合并其他能改变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疾病;无重要脏器,如心、肾等疾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同时,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老年人6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各项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基线资料比较(±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基线资料比较(±s)

注: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收缩压/mmHg男 女舒张压/mmHg空腹血糖/(mmol·L-1)甘油三酯/(mmol·L-1)总胆固醇/(mmol·L-1)观察组 149 62 87 71.54±4.80 142.34±8.13 91.25±6.27 5.34±0.51 3.11±0.14 4.86±0.62对照组 64 27 37 70.31±5.02 143.28±8.22 90.45±6.38 5.27±0.57 3.09±0.13 4.81±0.59 t值/χ2值 0.006 0.347 0.419 0.164 0.082 0.079 0.11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肘静脉血20 mL,3 000 r/min离心5 min后,分离上层血清,分装后保存于-80 ℃深冻冰箱待测。检测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铜蓝蛋白(CP)、活性氧(ROS)、4- 羟基壬烯酸(4-HNE)、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SUA)、硫醇(Mercaptan)和氧化蛋白产物(AOPP)。其中,SOD检测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MDA检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CP检测采用联大茴香胺比色法;GSH-Px、ROS和4-HNE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Hcy、SUA、Mercaptan 和AOPP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6-8]。

1.2.2 研究方法 首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差异;然后,依据CDR评分情况对观察组进一步分组,比较不同亚组之间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差异;最后,对氧化应激指标与AD病情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CDR包括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并解决问题能力、社会事务、家庭爱好、个人料理6个方面,以总分作为判定依据,结果将0分、0.5分、1.0分、2.0分和3.0分划分为正常、可以、轻度、中度及重度痴呆5级[9]。本研究入组病例均为CDR评分≥1.0分,亚组分为轻度痴呆亚组67例、中度痴呆亚组51例和重度痴呆亚组31例。

1.2.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 9.2软件建立数据库,以SPSS 21.0软件进行汇总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DA、CP、ROS、4-HNE、Hcy和SUA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OD和GSH-Px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ercaptan和AOP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随着痴呆程度的加重,MDA、CP、ROS、4-HNE、Hcy和SUA水平呈上升趋势;而SOD和GSH-Px水平呈下降趋势,各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rcaptan和AOPP在各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CP、ROS、4-HNE、Hcy和SUA水平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SOD和GSH-Px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Mercaptan和AOPP水平与痴呆程度之间无相关性(P>0.05)(表2~4)。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SOD/(U·mL-1) GSH-Px/(μmol·L-1) MDA/(nmol·mL-1) CP/(U·L-1) ROS/(ng·mL-1)观察组 149 61.32±9.38 142.36±13.20 4.79±0.87 48.61±9.14 26.38±6.20对照组 64 87.34±10.65 193.25±21.47 3.91±0.74 40.52±8.66 12.54±3.11 t值 3.742 3.982 2.871 3.027 4.21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4-HNE/(pg·mL-1) Hcy/(μmol·L-1) SUA/(μmol·L-1) Mercaptan/(μmol·L-1) AOPP/(μmol·L-1)观察组 149 14.32±3.59 19.21±4.11 370.28±41.65 149.80±29.37 71.35±8.54对照组 64 7.12±1.60 11.33±3.60 312.54±33.47 151.42±30.09 70.33±8.61 t值 4.034 3.692 2.915 0.347 0.28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各亚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表3 各亚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ROS/(ng·mL-1)14.38±3.06 25.39±4.17 32.64±5.47 9.980<0.05

续表3 各亚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续表3 各亚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4-HNE/(pg·mL-1) Hcy/(μmol·L-1) SUA/(μmol·L-1) Mercaptan/(μmol·L-1) AOPP(μmol·L-1)轻度痴呆亚组 31 8.54±2.14 13.37±3.26 336.79±37.64 149.57±29.38 72.37±8.55中度痴呆亚组 51 13.69±3.77 18.88±5.47 375.47±42.88 148.64±29.94 70.69±8.40重度痴呆亚组 67 18.50±4.15 25.16±6.39 397.60±51.35 151.33±31.02 73.52±8.77 F值 8.937 12.571 11.381 1.213 1.06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表4 各氧化应激指标与痴呆等级相关系数

3 讨论

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我国老年人群常见疾病之一,随着老龄化趋势加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关资料[10]显示,氧化应激在AD的自然病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生理情况下,氧化应激广泛参与人体多个代谢过程,与衰老、炎症和肿瘤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从人体氧代谢来看,脑组织耗氧占比约20%,因此脑组织极易受氧化代谢影响,在缺氧持续时间达到5 min时即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正常情况下,人体氧化及抗氧化代谢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二者共同维持着人体氧化代谢功能。然而,当机体处于病理情况下,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及体内抗氧化能力下降,且在缺氧和(或)缺血应激状态下,人体将产生较多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可以直接破坏细胞内遗传物质,甚至是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结构也会一并受累。大脑组织中的神经元,对这种自由基导致的损伤尤其敏感。当神经元细胞线粒体氧代谢链遭到破坏时,神经传导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各种临床表现。

由于氧化应激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与氧化应激有关的指标多种多样。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包括SOD、GSH-Px、MDA、CP、ROS、4-HNE、Hcy、SUA、Mercaptan和AOPP在内的观察体系,并且依据痴呆程度进行分组,进一步评估氧化应激与AD病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AD患者于健康人之间SOD、GSH-Px、MDA、CP、ROS、4-HNE、Hcy、SU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MDA、CP、ROS、4-HNE、Hcy和SUA水平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SOD和GSH-Px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可以有如下提示:AD患者体内存在着较高的氧化应激水平;氧化应激程度与AD并且关系密切,及病情越重往往氧化应激水平越高;SOD、GSH-Px、MDA、CP、ROS、4-HNE、Hcy、SUA这些指标可作为客观判断氧化应激水平的依据,为评估疗效和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程度的依据。

综上所述,临床应重视氧化应激在AD自然病程中的作用,应该从临床角度出发探寻针对氧化应激的干预方法,以期改善老年AD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亚组氧化应激例数
不同煎煮方法及时间对炮附子配伍大黄治疗阳虚型便秘的效果及对心脏的影响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微小RNA-14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mRNA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血浆Lp-PLA 2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