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2019-10-14曹海霞
曹海霞
【摘 要】人地协调观主要是强调社会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其是人类持续发展与长久生存的重要保障。在高中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本质,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人地意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对高中地理开展教学活动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目前,高中地理开展教学时,通常会受到应试教育以及升学压力的影响,这就使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及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种状况下,就会使教师忽略了对地理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并对学生通过人地协调观对地理问题实施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其所具备的人地协调观的主要培养原则为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师生共同发展等。同时,人地协调观不仅是高中地理开展教学的核心观点,而且还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中的主要内容。对于人地协调观而言,其不仅是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教育,而且还是课程开展中德育的主要内容,通常担负着立德树人的责任,其对学生具备的人地协调观的有效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地理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不仅是新课改的需求,而且还是人地实现协调发展的需求。
一、人地协调观的内涵
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了解人地协调观的内涵,能够通过具体的地理现象,理解人对地的作用、地对人的作用以及人地互相作用的内涵。虽然许多学生对人地协调观耳熟能详,但是并没有真正地理解人地协调观的真正含义,也体会不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地观念的渗透,让学生能够理解人的活动对自然、资源、气候等产生的影响,当超过自然的自我净化或恢复能力的时候,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气候异常、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一些列严重的后果,转变学生的观念,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人地协调观的内涵。
二、教学开展中的人地协调观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渗透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运用人地协调观进行地理现象、问题的分析、解决。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人地关系作为教学中心,围绕人地关系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综合运用人地协调观进行有关问题的解决,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地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例如,教师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实施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不同区域的对比分析,迁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掌握类似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思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资源、地貌、气候、人文、习俗、植被等各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高中地理教材在编排的时候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地区,有些地理案例年代比较久远,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教学的需要,还有些地理案例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不能进行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则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引入本土化案例、当下的热点案例等,充分地利用各种地理资源,将贴合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例如,今年亚马逊森林大火持续燃烧,NASA卫星搭在的MODIS探测器在亚马逊地区持续探测,得出伐木去林行为和火灾发生位置呈现一定的关联性。环保专家也对农场主和伐木工人进行了强烈谴责,他们为了更多的土地而焚烧森林,在全球不断抵制气候变暖的形势下,亚马逊森林大火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对于亚马逊森林大火的起因和结果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学生可以通过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论述和探讨。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人地协调观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加规范地审视自身的行为,促使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人地协调观。
三、教学活动中的人地协调观
高中地理的教材當中,“活动”模块的相关内容通常就是对人地关系进行体现。活动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及理念得到相应转变,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高中地理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地理现象,运用地理学原理进行生活地理现象的解释,探究各种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掌握地理知识的本质。这样一来,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价值,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地协调观”不仅是当前地理教学开展的核心理念,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主线。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材呈现出更多的模块和活动,旨在让学生积极参与地理教学活动,感受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部分的地理教师开展地理教学时,没有对人地协调的观念进行充分落实,对于教材中的人地关系相关案例缺乏有效挖掘和利用,就会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的有效培养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需强化“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的有效落实,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从而使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促使学生得到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宏华.“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试题设计[J].地理教学,2018(21):60~62.
[2]张国庆.高中地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