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书馨香盈怀袖

2019-10-14王仁兴

莫愁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散发出史实馨香

文 王仁兴

距首次出版二十三年后,夏坚勇先生《湮没的辉煌》又再版了。

二十三年,对人的一生来说有点漫长,而对一本好书来说,经历时间的洗礼,更加能凭着独特的文字魅力,散发出迷人馨香。

《湮没的辉煌》是我时常翻阅的枕边之书,最早买的一本有夏坚勇先生的亲笔签名,封面几乎磨烂了。在我看来,《湮没的辉煌》无论翻到哪一页都能让人读得兴趣盎然。阅读过程中,似乎有情窦初开时看情书那种仔细揣摩的甜蜜:馨香而愉悦,憧憬且感动。每一篇都有独特的见识、颇有韵致的语段、精辟到位的议论。

书中《寂寞的小石湾》令我颇为着迷。阎应元墓在江阴小石湾,但是,史无明载,坟无标志,若非《阎典史传》,恐怕他“率义民拒24万清军于城下,孤城碧血81天,使满清铁骑连折三王十八将,死75000余人”的壮举,也要化为烟尘。为何如此?作者笔锋一转,谈起史可法,夏坚勇先生指出,“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史可法)想得更多的不是怎样把仗打好,而是如何完成自己最后的造型”。换言之,这是一种对不朽的渴望。“他太知书识礼,也太珍惜忠臣烈士的光环,他那种对千秋名节纯理性的憧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对眼前刀兵之争的创造性谋划。可以想象,统帅的悲观情绪将如何软化着10万大军的脊梁。”直接的结果就是周旋数日,土崩瓦解,光荣就义成就了史可法一世英名。“在浩浩狼烟和刀光铁血面前,他那点孱弱的文化人格只能归结于灭寂与苍凉,归结于一场酸楚的祭奠和无可奈何的悲剧性体验。”

夏坚勇先生在历史长河中钩索点滴沉隐,探求历史真相,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寻觅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让干瘪的历史细节丰满、生动、鲜活起来。一处坍塌的颓垣断壁或许掩埋着风雷激荡的历史事件;几页仅存的青史残稿可能风干了惊天动地的血流漂杵;数行未成的诗稿也许湮没了当年的金戈铁马,或者还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相关史实在夏坚勇先生别具匠心的重新梳理与链接后,散发出睿智的光芒,照亮了读者的思想空间。

《湮没的辉煌》赞颂人的高风亮节,传颂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揭露封建皇朝的专制独裁,鞭笞贪官污吏的无耻丑恶,讽刺奸佞小人的道德沦丧……除了生动的叙述、精准的描写外,夏坚勇先生往往在书写完一段史实后,荡开一笔直抒胸臆,写上一段借古喻今的议论。有担当、正能量、接地气,体现文人风骨的妙语,时时能激起读者的共鸣。读《湮没的辉煌》,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诸多启迪,那就请各位自己去感悟吧。

猜你喜欢

散发出史实馨香
兼收并蓄
春天的信
春(2)
桂花
馨香纪
引领学生追求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低到颈边更精致
“贵族政治”与“君主独裁”
——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