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静脉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2019-10-11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胸椎咪定胸腔镜

赵 宁

(浚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 浚县 456250)

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唯一有效且持久的方法,该手术主要在全麻环境下实施[1]。胸椎旁神经阻滞操作简便,穿刺创伤小,阻滞范围仅限于单侧胸壁,较少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但传统的方法采取体表标志定位后徒手穿刺,容易造成血肿、血胸、气胸等并发症[2]。近些年随着超声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实现了超声引导下将局麻药注入胸椎旁间隙内,可以对同侧躯体和交感神经产生阻滞。这种可视化的方法大大降低了传统的椎旁神经阻滞中发生穿破血管,穿破胸膜和穿刺失败的可能性。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操作简便,穿刺创伤小,目前多应用于胸壁手术及开胸手术的辅助麻醉和术后镇痛,却面临着镇痛不足的问题[3]。右美托咪定是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作用,本研究探讨了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静脉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的麻醉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8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35岁;②ASA评级Ⅰ~Ⅱ级;③术前检查无异常。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其他脏器及凝血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②患者有房室传导阻滞或其他精神性疾病。全部患者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内容,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上报相关部门备案。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人,其中实验组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18~33岁,平均24.41±5.36岁,体重49~84 kg,平均65.59±8.44 kg,入院时间1至6天,平均3.58±0.94天;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19~35岁,平均25.57±6.80岁,体重51~83 kg,平均66.27±6.19 kg,入院时间2-6天,平均3.62±1.04天。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平均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术前检查,禁食、禁水8 h,术前不对其使用镇静药物。入室后监护心率、呼吸机心率、平均动脉压、SpO2,开放外周静脉。实验组在行胸椎旁阻滞前15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1(4 μg·ml-1),并以0.3 μg·kg-1·h-1的速率泵至术毕;对照组以同样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嘱患者取俯卧位进行胸椎旁间隙穿刺,注射0.5%罗哌卡因15ml行胸椎旁阻滞,以上操作均由同一名麻醉师进行操作。

1.3 疗效评价

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T0)、胸椎旁阻滞穿刺后(T1)、切皮(T2)、交感神经切断(T3)、手术结束(T4)时的心率、呼吸机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Oxygensaturation,SpO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时点心率对比

T1~T4时实验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呼吸机心率比较

T1~T3时呼吸机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比较

T1~T4时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SpO2比较

T1~T4时实验组Sp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1 不同时点心率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01。

表2 不同时间点呼吸机心率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01。

表3 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01。

表4 不同时点SpO2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01。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n=4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01。

3 讨论

近年来,复合麻醉的理念逐步应用于临床,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开胸手术麻醉,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最佳选择[4-5]。由于气管内插管的全麻容易造成呼吸道损伤,保留自主呼吸的全麻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具有操作简便,穿刺创伤小等优点,然而这项技术却面临着镇痛不足的问题[6],因此,本课题组采用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右美托咪定作为镇静剂,辅助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探讨其麻醉效果。实验结果如下:T1~T4时实验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SpO2明显低于对照组,T1~T3时实验组呼吸机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右美托咪定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够较好地稳定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有效地抑制了出血后的心率、血压飙升[7]。其次这可能是由于右美托咪定的镇痛机制,其作用于中枢和脊髓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因而具有良好的镇静与镇痛效果[8];同时,右美托咪定阻断痛觉刺激通过损伤组织至脊髓的向心束的传递,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进一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受手术环境下机体产生的伤害性刺激的影响[9-10]。两组患者术后48h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说明在有效剂量下联用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静脉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麻醉效果更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椎咪定胸腔镜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胸椎真菌感染误诊结核一例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截石位患者镇静应用的临床观察
退行性腰椎侧凸后路长节段固定不同上端固定椎选择比较的 Meta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