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的结构性特征、问题及建议

2019-10-06郑蕾

新财经 2019年10期
关键词:融资担保股权质押小微企业

郑蕾

[摘 要]小微企业融资难很大程度体现在融资担保落实困难上,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常州市银行、企业、担保公司多层面开展调研,对当前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结构、融资担保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股权质押

[中图分类号]F830.56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自身的素质和整体发展水平还较低,有些优势正在慢慢丧失,而新的优势尚未形成,作为小微企业成败的关键——融资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必须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有保障的融资渠道,这是促进小微企业良性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不断增强国家整体经济的必然要求。

1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的结构性特征

1.1 保证担保是最主要担保方式,且多数为第三方企业担保

截至2018年年末,常州市小微企业保证贷款余额

不含平台名录内小微企业贷款,下同。为909.29亿元,占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44.19%。其中,第三方企业担保(含第三方企业担保追加企业法人、股东等自然人担保)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731.97亿元,占小微企业保证贷款余额的80.50%;企业实际控制人、股东等个人担保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27.86亿元,占比为14.06%;担保机构担保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9.46亿元,占比为5.44%。

1.2 抵押担保占比较高,质押担保占比提升但偏低

截至2018年年末,常州市小微企业纯抵押贷款、抵押并追加担保的贷款余额分别为311.47亿元和539.77亿元,分别占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15.14%和26.23%,两者合计占41.37%。小微企业质押担保贷款余额为187.27亿元,仅占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9.10%,较去年同期上升2.19个百分点。

1.3 信用贷款占比较少,其中小微工业企业信用贷款占比稍高

2018年,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为109.87亿元,占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4%,较去年同期略升1.17个百分点。其中,小微工业企业信用贷款余额为57.26亿元,占小微工业企业贷款的6.83%,较去年同期上升1.43个百分点。

2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结构影响因素及面临问题

2.1 金融机构对抵押担保的偏好与小微企业抵押品不足存在天然的矛盾

目前,房地产抵押仍是金融机构最易接受的融资担保方式,尤其对于小微企业而言,由于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信息不对称情况更为突出,金融机构更期望以房地产等实物抵押作为风险缓释手段,以降低贷款损失风险,因此,抵押担保在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方式中占据相当高的比例。但大多数小微企业没有自有房地产,有的虽有房地产但也无法办理权证或无法办理抵押登记,而机器设备抵押由于保值性差、处置变现难,金融机构认可度较低,导致大量的小微企业无法通过抵押担保获得融资。

2.2 寻求第三方企业担保相对便捷,但担保效力不足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落实第三方企业担保相对容易,且第三方企业担保手续简单,一般没有额外费用,操作较为方便,因此,这种担保方式在实际中运用较多。但第三方企业担保因担保企业代偿能力、代偿意愿不足,在贷款出现风险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延迟代偿或无法足额代偿的情况,导致担保效力偏弱。

2.3 担保机构担保受多重因素制约规模较小,难以弥补融资担保缺口

(1)担保机构数量偏少、资金实力不足制约担保能力。问卷调查

对60户小微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其中农业企业2家、工业企业29家、建筑业企业2家、服务业企业27家。显示,80%的企业认为“担保机构数量偏少、资金实力不足”是当前担保体系的主要问题(多选)。一方面,因高风险、低收益、扶持政策不足、政策落地困难等使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逐年减少。担保机构的利润主要来源于3%左右的担保费收入,与其承担的风险极不对等,而目前补贴政策不足及风险补偿资金规模偏小,即使建立了相关政策落地实施也较为困难。在此情况下,大量担保机构生存受到威胁。截至2018年年末,常州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由2011年最多44家下降至19家;另一方面,因注册资本偏低、资本金补充机制不健全等,资金实力不足限制业务发展。目前,常州市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总额为36.11亿元,其中注册资本在3亿元以上的担保机构仅两家。在注册资本偏低的情况下,再担保体系保障不足、未建立国有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导致担保机构净资产因前几年大规模代偿普遍缩减,担保能力明显减弱。2018年年末常州市信用担保机构在保余额较2013年年末下降了27.29%。

(2)融资成本增加且手续相对复杂,降低企业寻求银担合作动力。70%调查企业认为“担保费率较高、手续繁杂”是当前担保体系的主要问题。小微企业通过商业性担保机构获得贷款一般要承担1.2%~2.5%的担保费率,部分担保机构还要求收取5%或10%的担保保证金,而且担保机构多要求企业以不动产、动产、股权等提供一定的反担保措施,导致综合融资成本偏高。此外,除银行贷款手续外,担保公司也有相应的审批流程和手续,增加了企业办理贷款的復杂性。

(3)担保机构准入困难,银担合作持续处于瓶颈期。58%的调查企业认为“银担合作机制不畅”是当前担保企业的主要问题。2012年前后,由于担保风险频发,各银行普遍将担保机构准入的审批权限上收至省行或总行,并提高了担保机构准入门槛,要求以国有背景担保机构准入为主,提高准入机构实缴资本门槛。此外,银行对准入担保机构放大倍数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担保机构的业务规模。如W担保公司反映大部分银行授信批复明确该公司的担保放大倍数为7倍,目前该公司担保放大倍数为5.95倍,业务发展已接近瓶颈。

(4)担保机构准入标准限制,小微企业获得担保资源有限。调查显示,仅8%的企业获得过担保机构的担保。担保机构在小微企业准入方面,对企业经营情况、资信状况,以及可提供的反担保措施等都有一定要求,不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难以获得担保机构担保。目前,常州市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的金额仅占全部在保责任余额的50%左右。

2.4 股权质押等创新担保方式以及信用贷款在实际推广运用中面临诸多困难,规模扩张有限

一方面,质押类创新融资方式推广运用受到阻滞。如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因难以获得核心企业担保确认,股权、专利权等权益质押在定价评估、流转处置方面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信用类创新产品因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等因素难以落地推广。如×股份制银行反映该行开发了“银税贷”产品,针对每年纳税在10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可申请200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但由于税务机关不对银行开放数据对接,致使无法落地“银税贷”线上产品。即使征信平台有纳税数据,但数据的查询必须由企业本身提出申请,银行无法获得一手纳税基础数据,提高了贷款手续的复杂性。此外,调研中,银行普遍反映为提高风险缓释能力和防止企业实际控制人出现道德风险,对于小微企业授信原则上均要求企业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等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真正意义上的信用贷款极少。同时,由于政策性基金规模总体较小,基于基金的信用贷款也较为有限。

3 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议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提高新型融资担保方式的运用、弥补无法通过抵押担保获得融资的担保缺口。

(1)支持和促进担保行业发展,充分发挥担保机构作用。一是设立更多政策性担保机构。政策性担保机构准入门槛一般低于商业性担保机构,担保费率较低,一般在1%以内,有利于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二是完善再担保体系。合理设置担保机构加入再担保体系的标准,切实发挥再担保机构作用,通过业务产品,为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支持解决担保机构担保放大倍数受限问题,通过比例再担保等补偿性再担保模式,切实加强合作担保机构抵御风险能力;三是建立资本补充机制。探索建立财政资金、民营资本对担保机构资本的补充机制,做大资本规模,提升担保能力,巩固和增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四是完善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银政担风险共担的范围和持续性,完善共担机制,形成优势互补、权责统一、风险共担、互助共赢的工作机制,有效降低担保机构风险,提升银行参与合作的信心。

(2)加大和扩充政策性基金,有效提升增信效应。在构建国家、省、市、区多层次政策性基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基金规模,探索设立小微企业信用保证专项基金,扩大对小微企业支持的覆盖面,提升对小微企业的增信效应。同时,创新政策性基金运作方式,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政策性基金的长效运作机制,切实发挥风险分担、融资增信的作用。

(3)加强信息共享与市场环境建设,促进创新产品运用。一方面,探索建立税务、公安、环保等部门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的信息开放与共享,提供小微企业多维度信用信息,助力授信审批,实现创新信用产品的落地应用;另一方面,完善和加强知识产权市场、资本市场的建设,提高权益类质押物的市场认可度和流转能力,促进相关质押类担保产品的运用。

(4)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增强第三方担保效力。一是加大诚信观念宣传和普及教育。让小微企业了解信用数据如何获取,哪些信息将沉淀在信用数据库中,完善信用数据库建设;二是培育和发展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市场。鼓励和引导评级公司开展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和信用评分业务,逐步形成包括资信评级、商业征信、信用管理在内的“信用产业链”;三是加大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力度。完善信用联动奖惩机制,切实做到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入“黑名单”“不良记录”的失信者则寸步难行。

4 结 论

小微企业是我国的经济發展命脉,其经营直接影响到国家总体经济发展,因此,为小微企业提供合法顺畅的多途径融资渠道至关重要。这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但其中所隐含的风险也值得我们和小微企业去关注、探索和研究,在积极创新的同时秉持审慎的态度,小微企业才可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健康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胡燕,周莉娜,邱荣智.寻求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3):217-218.

[2]黄琦.小微企业融资的银担合作困局——河南省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1):47-54.

猜你喜欢

融资担保股权质押小微企业
顾地科技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分析
浅析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关于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梳理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担保法律问题研究
协同减排下农林碳汇交易融资担保监管机制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