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9-09-28张卓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中医临床疗效

张卓

【摘 要】目的:对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西医与中医的治疗方案,对比治疗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8.0%,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较为理想,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3--01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多发老年人群,目前我国处于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机体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在此次研究中旨在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具体见下文。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25例患者为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61~73岁,均值(67.0±6.6)岁,病程0.8~13年,均值(6.9±1.7)年;25例患者为实验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61~75岁,均值(68.0±6.8)岁,病程0.8~15年,均值(7.9±1.9)年。将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西医治疗:针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予以对症治疗,使生命体征保持在稳定的状态;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剂量为5mg,每天三次;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剂量为0.1g,每天一次。

1.2.2 实验组

采取中医治疗:①心血瘀阻型: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治疗为主,选血府逐瘀汤:枳壳、当归、川芎、三七、紫丹参、红花、柴胡,剂量分别为12g、10g、12g、20g、10g、12g;②痰浊壅寒型:以通阳散结、宽胸豁痰治疗为主,选瓜萎薤白半夏汤:薤白、瓜萎、半夏、细辛、陈皮、枳实、茯苓、川芎,剂量分别为12g、15g、12g、9g、12g、10g、12g、12g;③阳气虚衰型:以活血通络、温补心阳为主,选参附汤:红参、杜仲、枸杞子、麦冬、甘草、熟地、白术,剂量分别为15g、12g、15g、12g、6g、12g、12g;④阴虚肾亏型:以滋补心肾治疗为主,选左归饮及生脉饮:山药、熟地、枸杞子、赤芍、枣仁、川芎,剂量分别为12g、20g、15g、12g、15g、12g。

1.3 疗效判定

优: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疼痛感有所缓解,经心电图等检查证实恢复正常;良: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疼痛感有所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经心电图等检查证实结果基本恢复正常;差: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疼痛感、心电图等检查改善轻微。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研究获取数据资料由计数资料表示,各数据之间比较时采取卡方检验模式,P检验结果为0.05时说明差异有意义,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19.0。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8.0%,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见下表。

3 讨论

在中医的认知中,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等范围,疾病在发作时背部有疼痛感、呼吸不畅等症状,当病情严重时患者疼痛会迁延到手臂、后背等,甚至不能平卧[2]。引起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为精神与情志因素,发病病机为虚实、痰阻阻滞心脉等。

通过研究证实,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较为理想,中医在治疗时会采取辨证治疗的方式,因此治疗更具有针对性[3]。心血瘀阻型患者的表现有心痛阵作、心慌、舌紫、脉弦涩等,枳壳的功效为利尿、镇静、行气化瘀,当归的功效为补血活血、润肠通便,川芎的功效为活血祛瘀、祛风止痛,三七的功效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紫丹参的功效为祛瘀、活血,红花的功效为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柴胡的功效为解表退热、疏肝解郁[4];痰浊壅寒型患者的表现有呼吸不畅、胸闷气短、舌淡、苔薄白等,薤白的功效为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瓜萎的功效为清热涤痰、润肠,半夏的功效为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降逆止呕,细辛的功效为通窍、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陈皮的功效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枳实的功效为破气消积、化痰散痞,茯苓的功效为宁心、利水消肿、健脾,川芎的功效为活血祛瘀、祛风止痛、行气开郁;阳气虚衰型患者的表现有心慌气短、神倦乏力、舌淡、脉沉细等,红参的功效为安神补脑、提高免疫力,杜仲的功效为补肝肾、强筋骨,枸杞子的功效为提高免疫力、滋补肝肾,麦冬的功效为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消炎抗菌,甘草的功效为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熟地的功效为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白术的功效为燥湿健脾、利尿消肿、固表止汗;阴虚肾亏型患者的表现有心悸、夜间盗汗、舌红、脉细数等,山药的功效为健脾养胃、降低血糖、益肺止咳,熟地的功效为养血滋阴、补精益髓,枸杞子的功效为提高免疫力、滋补肝肾,赤芍的功效为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枣仁的功效为降血脂、敛汗、宁心安神,川芎的功效为活血祛瘀、祛风止痛、行气开郁。

总而言之,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较为理想,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王建伟,郑书敏,王学工. 中医从肺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理论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 2018, 40(8): 1276-1280.

高武霖,戴国华,史晓静,等. 中医药干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队列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 24(7): 228-234.

邱可发. 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绞痛辨证施治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19, 34(9): 1357-1359.

李曉卉. 冠心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症候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 2018, 24(34): 48-50.

猜你喜欢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临床疗效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复方丹参滴丸与异乐定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