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互联网+”,打开班级管理的另一扇窗

2019-09-28高小梅

关键词:班级管理互联网+互联网

高小梅

摘 要:一个好的教师要善于经营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班主任更要以网络为凭借,以高效为目的,做一个为鲜活生命奠基的人,必须学会学习,及时与孩子、家长沟通,在班级管理上寻找到快乐、丰富的渠道。

关键词:班主任;互联网+;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5-111-1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旗帜和灵魂,他的境界和素质决定了班级管理的层次和水平。在班级这块沃土上,班主任应努力寻找适合学生优良思想种子发芽的水源、温度,让儿童——祖国的花朵们,健康成长,开出最饱满艳丽的姿容。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农夫正在自己的家里熬鸡汤,地主在这时来到他家。他感到非常高兴,想请地主喝汤。可是鸡汤在火炉上沸腾着,农夫很着急,突然看到一把扇子,于是他就用扇子拼命地扇鸡汤,希望鸡汤快点冷下来。实际上要是不撤火炉上的火,即使农夫怎样摆扇子,鸡汤也是不会冷下来的。农夫虽然费了很多力气,但他却很难达到目的,除非火炉上的火燃尽。

再想想平时的班级管理,其实我和农夫一样在做“扇汤止沸”的事情。对班级管理兢兢业业,最后却找不到根源,到头来班级事务还是一团乱麻。

因此,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我决定先找到源头,再去想对策。

一、APP助力,让习惯养成引领更有效

新课标倡导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如今又是互联网+的新时代,各种阅读资料铺天盖地,面对这一状况,家长们可能会无从选择适合孩子的阅读文本,为此,我坚持根据班级学情,搜集整理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每天让孩子读故事、背古诗,用“晓黑板”APP中的打卡模式,让学生记录每天在家的阅读、背诵情况。在学校里,利用课前五分钟,轮流推荐学生展示,背到熟悉的诗句,熟悉的经典时,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集体背诵。等学生们都能朗朗上口了,每天临放学前,我会继续利用“晓黑板”发布阅读任务,交流班级阅读情况,以便家长们进一步巩固孩子的阅读。

这样坚持了两个学期,孩子们读书的氛围浓了,读书的积极性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班级读书角的藏书丰富了。

二、多平台展示,让自主活动空间更宽广

网络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及时雨。孩子阅读的文本老师在网上推荐;孩子练习书法的视频,自己拍摄上传;科学课上的奥秘在网上探究;语文书上的山川河流在网上欣赏;英语书上的标准朗读在网上聆听;体育课上整齐划一的广播操在网上观摩……

网络,成为师生沟通、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孩子们在网上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自我,获得自信,找到了归属感。

三、多方位疏导,让学生心理更阳光

小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小视,近年来频发的因为小学生心理造成的各种惨祸,给家长敲响了警钟。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某位老师批评稍严厉,都对有些小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心理壓力如果得不到合适的疏导排解,长期积压下去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产生挫折感、厌世感。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这些“问题”学生,老师往往采用的是找学生谈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疏导。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在于学生对老师有着畏惧心理,这种交流往往是一种单向的了解,很难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网络交流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如:老师向学生公布电子邮箱,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困惑表达出来,然后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帮助。由于所发送的邮件全部采取匿名方式,学生也可以临时申请邮箱用于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没有了心理压力。因为是自己的学生,所以老师在交流活动中帮助学生疏导解决心理问题后,事后再进行细致的观察,可以判定哪些学生提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下一步的教育管理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倾斜,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潜移默化的化解措施,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隐形的心理疏导教育。可见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进行双盲交流,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非常必要的帮助。

四、多渠道沟通,让家校联系更紧密

如果说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阵地,那么,家庭就是他们成长的第一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利用网络平台,能更好地加强家校联系,搭建家校联系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班级优化大师”,坚持成长可视。

孩子们的言行,牵动着家长的心,为了及时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我利用“班级优化大师”APP,和学生一起讨论设定“值得表扬项目”“待改进项目”细化加分项(如:积极举手、衣着整齐、帮助同学、书写认真等)和减分项(如:回答声音太小、挑食、读书不认真等),用加减分的方法,激励学生改正不足,同时,家长安装家庭客户端,第一时间就能知道孩子在校表现,及时给予表扬或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成长可视化,家校沟通清晰化、扁平化。

2.“家校路路通”,坚持每日一言。

成长、进步是家长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我在班级后的软木板上设计了一栏,栏目上注明:今天,在学校里有哪些事?让你高兴的事是什么?每天试着让孩子们自己在自习课上讨论,然后让他们回家后与家长交流,有的家长会及时用短信或QQ、微信语音在家长群里交流。

就这样,我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这至纯至美的乐土,在教育事业的春天里,我播种学习的种子,收获孩子们进步的花朵;我栽下家校沟通的幼苗,收获绿树成荫的喜悦;我洒下辛劳的汗水,收获快乐丰硕的果实。如果您是教师,就快快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将网络化为和风细雨,让活水源源不断,浇灌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