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生理诊断的价值分析

2019-09-24顾勇李佳佳宋兵蕾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0期
关键词:房性早搏心电图检出率

顾勇 李佳佳 宋兵蕾

233000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电图室,安徽蚌埠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冠心病患者常伴有心律失常,且心律失常性质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临床预后[1]。常规心电图难以准确诊断非持续性心律失常,而动态心动图能在24 h内连续记录患者超过10 万次的心电信号,能有效提高非持续性的诊断准确率,因此动态心电图具有独特的优势。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28 例,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28 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气促、心慌等症状,具有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且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精神异常、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血液性疾病以及不配合诊断者,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71例,女57例;年龄35~7l岁,平均(53.43±3.72)岁;病程2~15年,平均(7.18±2.62)年;其中合并高血压42 例,高血脂38例,糖尿病4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患者检查前停药3 d 后,先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患者取平卧位,放松全身肌肉,使用心电图仪12 导联检测心电情况,增益调为10 mm/mV,纸速调为25 mm/s。检查结束后再采用DMS300-4 型记录仪行动态心电图调查,采用Ⅰ、Ⅱ、Ⅲ、AVR、AVL、AVF 肢体导联及V1~V6。12 导联描记,检测次数≥2次。所有患者均行血生化检查及颈内外椎动脉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患者心肌缺血发生情况、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于心电图检查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接受程度[2]。所得的心电图结果应经过专业医生的校正,并结合临床症状的表现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临床症状的观察主要有症状持续的时间,症状的类型和强度,以及患者本身的感觉。分析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的关联性,综合分析其疾病并做记录。

心肌缺血心电图诊断标准:动态心电图标准:同一份心电图2个或2个以上导联的ST段在J点后0.08 s呈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0.05 mV 以上。常规心电图标准:T 波幅度小于同导联R 波幅度的1/10,ST 段下移0.05 mV 以上。心律失常则根据发作时的心率、心律、缓解时的持续时间及临床症状,室性早搏依据Lown≥3级才有意义。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种检查方法监测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监测室上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及短阵室上速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的比较: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75.00%,远大于常规心电冈的检出率的4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3 6,P<0.05),见表2。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以房性期前收缩为例)的检出率比较: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77.34%,远大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的5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6 1,P<0.05),见表3。

讨 论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室性、房性期前收缩常导致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4]。冠心病患者多有心功能减退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对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影响,常规心电图不能准确检测到非持续性心律失常,而动态心电图则有效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缺点[5-6]。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检查方法监测室上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及短阵室上速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75.00%,远大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4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77.34%,远大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5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冠心病患者而言,尽管动态心电图没有常规心电图方便,但大多数患者还是愿意接受的,因此临床医生不必担心患者的接受程度[7-9]。

表1 两种检查方法检测结果比较[n(%)]

表2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的比较[n(%)]

表3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的比较(以房性期前收缩为例)[n(%)]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灵敏度及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能帮助临床医生全面了解患者心脏电生理变化,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预后,且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房性早搏心电图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思考心电图之176》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冠心病高血压及无基础心血管病患者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房性早搏未下传偶遇室性早搏
受阻型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同时出现酷似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
频发房性早搏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的图形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