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一所充满乐趣的学校”
2019-09-19吴闪燕
摘要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一小学基于场域理论,践行“行健教育”理念,探索建一所“充满乐趣的学校”。学校通过创建互相支持的人际关系网络、激发师生创新内动力、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空间等途径,为师生创造充满生命乐趣的成长环境;结合“乐趣”元素,推出“1+X行健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拥有适合的“跑道”;通过构建充满人文气息的趣味评价体系,让师生在评价中收获成长之乐。
关键词场域理论;乐趣课程;内生动力;共生关系;“成长合伙人”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7-0054-03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一小学创建于2014年9月,笔者作为首任校长,从2013年学校还是一片工地的时候就参与了建设。在见证学校拔地而起的每一天,笔者都在思考:我们要创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我们要给学生和教师怎样的学校生活?在这个这程中,“建一所充满乐趣的学校”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即要让乐趣弥漫在学校的各个时空,让乐趣培植我们的教育理想,然后让它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这所新建校的精神养料。
一、乐趣校园:让校园充满生命乐趣
场域(field)概念由皮埃尔·布迪厄、库尔特·考夫卡等人提出,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学校倡导“行健教育”。行健,意为强健的行动。行健教育就是朝气蓬勃、健进向上的人格教育,就是学之以恒、行之有果的笃实笃行的教育。基于场域理论中的关系视角,学校以“善学敢为,行健致远”为办学理念,以培养“言行蕴爱、美善天成的行健少年”为育人目标,营造学校“人人是主角,处处是舞台”的核心关系网络。如何让校园中充满生命的乐趣?是我们在落实“行建教育”理念的行动中特别追求的价值取向。
1. 合作共生:形成互相支持的人际关系
学校的教育场域就是一个以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等各种客观关系联结成的网络。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被管束的对象,服从于教师的教。而在我们的学校里,学生是主体,他们有选择的权利,有参与教育的权利。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是相互尊重、相互喜爱的,教师引导、陪伴、支持学生成长;学生的成长让教师感到教育乐在其中,又激励教师不断前行。家长是学校教育的支持者、参与者,与教师形成“共同体”。学校“场域”中力的较量不是权利竞争,而是各方协作、共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培育并形成一种包容的、支持性的共生关系场域,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浸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学校特别重视教师团队建设,以“成长合伙人”模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可以自由组建“成长合伙人”团队,但是成员中必须有骨干教师和新教师,团队成员分别担任项目主持人、课堂教学展示、说课、评课等角色,既发挥教师的个人优势,又形成团队合力,其关键是骨干教师对新教师的专业支持。集体的智慧也在促使“成长合伙人”模式不断升级,讲教育故事、现场答辩、才艺比拼等形式使人人成为主角,舞台精彩迭出,让老师们觉得“成长是一件有趣的事”。
2. 激活创新:师生都不断生长新的想法
布迪厄认为,行动者个人的习性正是在其所处的场域中被形塑出来的。一所充满乐趣的校园所形塑的,就是身处其中的师生每一天都充满着好奇和期待,并且不断生长新的想法。
小学生天性爱玩,他们带着好奇与探索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对于很多事物都会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而教师所做的就是既要刺激孩子的求知欲,又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为了给予孩子一个个“惊喜”,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的乐趣所在,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而教师的创新能力来自学校一系列的创新机制:授人以渔,教给方法;授人以“遇”,搭建成长平台;授人以“欲”,激活创新能量;授人以“娱”,提升乐趣指数;授人以“逾”,引领创新实践。这样的机制,为教师塑造了一颗不甘于庸常的心,激活了一个善于创新的脑。
3. 空间育人:细节让“场域”充满乐趣
一所好学校的模樣,不仅仅体现在建筑的高大上,更应落实在学校边边角角的细节上。创建学校的过程中,我们用心使每一处细节都有重要的“境教”功能。在学校“行健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校园里的208幅卷帘分主题诠释着民风民俗文化;150个消防栓随处解读着“行健明星”的榜样力量;41个地面窨井盖绘画呈现了探索未知的创客之路;真人版卡通“行健娃”无处不在,入学通知书、喜报、奖状甚至拖把池上都带有“行健娃”们可爱的身影;校园里所有的树木都配置了二维码,手机一扫就能了解有关此树种的相关知识。校园走廊里的阅读等待区,纸版图书随处可见,一体机与电脑平板随处可进行线上线下阅读;各班阅读主题墙、班级图书角、校园阅读灯柱静静地散发着书香味。这样的校园不空洞不刻板没有规训,有的是随时遇见惊喜的乐趣,随处沉浸在阅读中的乐趣,随心探索未知的乐趣。
二、乐趣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跑道”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学校从“行健教育”理念出发,结合校园场域中的“乐趣”元素,融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推出“1+X行健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跑道”,获得适性、适量、适合的教育。
1. 优化课程结构:让学习变得有乐趣
学校课程涵盖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经历,因此学习的根本是要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学习动力,使其由喜欢变为热爱,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持续下去。为此,学校组建课程开发团队,规划完善学校的课程结构,根据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学习方式构建了“1+X行健课程”(见图1)。“行”课程、“健”课程、“知”课程、“艺”课程呼应学生“核心素养”,以培养具有“言行蕴爱、美善天成的行健少年”为价值取向。同时基于学生兴趣与成长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开设了米塑、剪纸、西洋管弦乐、网球、围棋、乐高机器人、足球、话剧等几十门拓展课程。这些课程让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孩子们奔跑在校园中求知、劳作、练艺、健体,各得其所,乐在其中。
2. 拓展課程领域:让活动成为课程
学校除了开设各类拓展课程外,特别注重把活动做成课程。各类活动课程打破常规、推陈出新,总是让孩子们在乐中学,在学中创。开学时,校长、教师会装扮成“行健明星”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同时为每位同学递上一个大礼包:“成长存折”“悦读阅美”校本教材、棒棒糖……这个丰富的大礼包让孩子们对新学期既感到新奇又充满期待。
为了让新生尽快熟悉适应新校园,学校开展了“初遇,在最美的时候”开学课程,从亲子熟悉校园方位、了解学校文化,到欣赏学生作品、认识新伙伴等,孩子在直接的交流与沟通中喜欢上了这所学校。开学典礼上,学校推出“做最好的自己”课程,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文明小使者”“卫生小能手”“运动小达人”“阅读小明星”的挑战活动。寒假后,推出“新春集六福”系列课程,学生们亲手做灯笼、猜灯谜、赢福卡。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家校共同体”系列课程,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切入点来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
学校拓展课程所具有的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对教学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教师们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一方面,尝试跨学科整合,教师开始实质性的同伴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例如:在米塑课程上,课程教师、班主任及外聘米塑“非遗”传人协作,对美术知识、米塑工艺进行教学与操作层面的整合,结合节日庆祝活动,让孩子制作米塑作品作为母亲节礼物。另一方面,课程实施中不断打破空间界限,进行各种资源的整合。例如:开辟“行健小舞台”,为学习西洋管弦乐课程的学生提供充分锻炼的平台;开辟“围棋对弈天地”,让学习围棋课程的学生多了一些切磋的机会。当然,这里也是寻找成长伙伴与融洽师生关系的一个好场域。
三、乐趣评价:让师生在评价中收获成长与快乐
行健教育评价着重发挥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为学生和教师发展指定方向、搭建阶梯,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乐趣评价的要义,是让乐趣与成长共生。
1. 趣味性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快乐成长
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建立在人格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目的是让评价成为促进孩子内在成长的引擎,让孩子将来跑得更远、更久。学校制定《“6+1”美丽行健娃评价体系》,以“美丽行健娃”为代言人,分为一个全面优秀“行健娃”(分男、女行健娃)和六个单项先进“行健娃”(分别代表文明、洁美、乐学、安全、运动、特色六个方面)。通过每日行为常规评价、周班级管理考核、月先进考评、期末综合总评等环节,给予学生思想引导、行为规范、正面激励。同时,融趣味性、序列性、操作性为一体的评价在不断生成,学校每月评选阅读“书迷”“书虫”及阅读明星,每季度评选行健明星、特色明星。评价奖励也是具有“诱惑力”的:结合喜报、学生成长存折、电子班牌、学生电子成长档案等载体,开展“乐学娃”学业项目过关评价,学生可以凭借成长积分兑换“特色课程体验”,若有兴趣可在下一阶段选课学习。在这里,每个学生的想法都会得到重视,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平台。
2. 柔性评价:让每个教师都能享受到职业的乐趣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一直坚持“四不唯四看”:不唯资历看能力,不唯文凭看水平,不唯职称看称职,不唯既往看发展。学校通过基础性考核和发展性考核,为教师搭建成长的阶梯,使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基础性考核中,除了对教师基本技能和职业态度等方面的常规考核,也关照到教师的自主发展空间。比如:考核项目中设有“自创指标”,教师要制定“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每年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学科特点“做成一件事情”,申报自主创新项目,并有过程记录和结果汇报。发展性考核则是为教师专业发展引路,根据“星级”教师评价标准对应的“规范教师-特色教师-风格教师-名优教师-杰出教师”称号,教师会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专业位置,可以按照评价标准的逐级提升形成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让教师清晰下一步目标,看到自己的未来。
专业发展对教师很重要,但教师的精神需求和职业幸福感更重要。学校通过微信给有进步的教师点赞,通过公众号“发现”栏目分期推送优秀教师,让教师获得荣誉感;结合“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等重要节日,开设厨艺比拼、插花活动等,让教师提升生活的乐趣;引入特色教师开设瑜伽、茶艺、太极等特色课程,不断拓展教育的宽度,提升教育的温度。
人物小档案:
吴闪燕,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党支部书记,高级教师,首届浙派名校长暨温州市教育名家培养对象,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浙江省首届师德先进个人,温州市名校长,温州市名班主任,温州市人大代表,温州大学基础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温州市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