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行走的课堂
2019-09-19谢凡
谢凡
有人说,读万卷书是寻找时间上的远方,行万里路是寻找空间上的远方。在美好的旅行体验与真实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空间被延伸,学习深度被拓展。在广阔天地间,心之所及皆教材,目之所及皆课堂;脚步丈量的尺度,转化为精神成长的厚度。这应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研”“行”状态。
那么如何达至这样的状态?
虽然研学旅行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回到“旅行”的原点来思考和求解,即我们为什么要去旅行?如何从旅行中收获更多的意义感?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知的渴望,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梦想。千百年来,人类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行走世界,在周而复始的庸常生活之外探寻别样的生命意义。那些在地图上勾勒的行走轨迹,也是生命穿行的鲜活印迹。从笔者多年的旅行体验来看,一场真正具有意义感的旅行,可能需要观照这样几个层面。
眼中有“诗歌”。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一个人在旅行时必须带上知识,如果他想带回知识的话。”腹有万卷诗书,行走的山川河流才有独特意义,才能真正感知世界、读懂遇见、洞悉未知。真正的旅行,应该怀抱对生活、对世界的热爱,对天地万物的好奇,以及世事轮回的敬畏,这样才能在真实的锦绣山河间体悟世界的丰富多元、体验生命的丰盈多彩。
脚下有“田野”。所有行走的足迹,都是人生的阅历。一草一木皆风景,一砖一瓦尽沧桑,旅途中所有的相遇,所感受的风土人情,所聆听的奇人趣事,对现实的承担与应变,对未知的接纳与包容……都是積淀生活经验的课堂。正如培根所言,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真正的旅行,不是打卡景点的走马观花,而是一个个真实现场的体验与探索。
心中有“远方”。格局有多大,视野有多宽,人生就能走多远。世界是一本生动的百科全书。当下的每一个时空节点,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映照着未来的形态。就像法国作家蒙田所感悟的:心灵在旅行中不断探索未知事物。真正的旅行,不仅仅是用镜头定格风景,而是能够更好地省察自我,观照心灵,在阅读世界的过程中开启梦想之门,让心中的殿堂更加饱满厚重。
孔孟率弟子周游列国,李杜用脚步行走诗情画意,徐霞客心怀“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旅行大志,陶行知先生倡导成立“新安旅行团”……都是知行合一、“游学”结合的典范。那么,如何实现“研”“行”一致,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中小学生行走的课堂?笔者认为,教育者应以理性之思,掌好研学之舵。
其一,目标要落地,但不能过于急功近利。研学旅行的主题和任务,指向“实践育人”的方向。教育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一道道研学单上的必答题目,完美流畅地呈现一个个研究课题的科学逻辑;那些意志与体质的磨砺,不惧挑战、勇往直前的勇气,与同伴同甘共苦的经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与帮助等,也许是更加难能可贵的收获。
其二,过程要夯实,但不必追求尽善尽美。精心的设计、周密的流程、完备的制度,是为了保证研学旅行的高质高效。但是,我们在努力追求完美方案的同时,还应该有适度的留白,要给孩子留出“自主”的空间,甚至犯错纠错的机会。被“包办”的过程虽然更加安全、有序,但却让“研”与“行”都成了“别人的事”。机械被动的任务执行,收获不了真正的成长。
其三,评价重生长,但不要急于收获成果。研学旅行的多维多元评价,最终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一次研学旅行可以呈现诸多精彩的外显成果,也可能触发内隐的情感情怀的生长,甚至只是在孩子心间播下了一颗发现与探索、爱与梦想的种子,在短期内看不到收获,更无法用简单的分数来衡量。但是只要用心耕耘,相信每个梦想都会绽放光芒。
其四,技术重体验,但不能过度依赖滥用。与新技术同行,拓展了研学旅行的边界,延伸了其宽广度,让内容与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但是信息的即查即用代替不了文本的深研细磨,功能强大的录制拍摄代替不了眼睛与心灵的真实感知,借助VR的虚拟体验代替不了现场触摸的温度……用好新技术,但又不被其“绑架”,才是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应有的学习样态。
理想的研学旅行,应该是一段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旅程。这就要求校长和教师首先要有一颗温暖的、善于追寻美好的心,能够以自我的丰实,营造有温度的环境,设计有厚度的课程,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滋养学生的生命成长。
“物联网之父”凯文·凯利曾经在《必然》一书中提出,面对一个“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升级”的未来,我们要永远处于学习的状态。在行走的课堂中融汇知识和经验,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从容应对不可知的未来,或许正是研学旅行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编辑 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