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指导价值:教师在研学旅行中的应为与可为
2019-09-19费玲妹
费玲妹
摘要教师作为研学旅行活动的主要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价者,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与指导的职责,是助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及实践研究的重要力量。以“南京游学”项目的策划、组织为例,阐述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不同阶段的指导作用,包括以专业视角和研究思维引导学生整体策划实践活动;通过有深度、有高度和有层次的介入,为学生的实践学习与研究铺设成长的台阶;引导学生进行持续的反思、重建、拓展,延伸活动内涵,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和思想的提升。
关键词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深度学习;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7-0018-03
作为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并且进一步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教师作为研学旅行活动的主要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价者,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与指导的职责,是助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及实践研究的重要力量。在研学旅行活动中,教师如何以专业视角和研究思维引导学生整体策划实践活动?如何通过有深度、有高度和有层次的介入,为学生的实践学习与研究铺设成长的台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持续的反思、重建、拓展,延伸活动内涵,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和思想的提升?近年来,笔者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组织开展了“探寻文化之路”“走进博物馆”等系列实践活动,本文仅以笔者在五年级一个班级开展的“南京游学”项目为例,阐述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不同阶段的角色定位,以期对当下中小学更好地组织研学旅行活动提供一点启发。
一、策划启动阶段:教师如何“推波助澜”?
在活动策划启动阶段,研究主题如何确定,活动方案该由谁来完成,如何保证方案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等,这些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其实,学生的研究探索是从活动的策划与设计就开始的。因此,应该由学生共同商定活动目标,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则要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发挥好指导作用,并且要善于把握恰当的时机“推波助澜”,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研究愿望。“南京游学”项目的确立以及研究主题的确定,便是经过了学生的充分论证与三次集中研讨。
1. 引导学生明确研究主题,理解“游学”的意义
其一,明晰项目定位,从“旅行”走向“游学”。在2018年5月举行的班本课程“走进博物馆”课程项目研讨会上,有学生根据前期采访和网络调查,提出了“走进南京”的旅行方案,并针对具体事务和特色项目展开了热烈讨论,也获得了大部分学生的支持。那么,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定位到底是旅行,还是游学?在尊重学生创意的同时,我将这一问题抛给孩子们,引导他们展开了第一次大讨论。于是,从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理解,到文化学习夏令营的经历,学生们根据所搜集的资料以及之前的游学体验展开了探讨,最终全体学生决定:修改方案,将项目名称确定为“南京游学”,让大家通过游学活动收获更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
其二,明确研究主题,让“游学”更有意义。重新定位
的“南京游学”到底有何不同?应该包括哪些项目?如何让单纯的旅行设计上升为“游学计划”?为了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我建议学生组建“南京游学小组”,从南京的古都特色入手进行研究。孩子们分工合作,分别请教历史老师、进行网络查询、到旅行社调查采访,查阅大量与南京相关的历史资料,最终确定了南京的城市历史、名胜古迹和博物馆等几个研究专题。第二次研讨会之后,我将师生共同拟定的“南京游学计划”呈现在网络家长会上,通过家长问卷调研,获得了全班97.22%家长的支持。
2. 引导学生规范研究方案,提升活动的价值
当学生对游学和研究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后,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与项目相关的资源,寻找个人的研究主题,规范自己的研究方案。例如:“南京游学”項目启动后,我提醒学生要关注南京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资源、传统习俗和建筑特点等,然后指导学生学习撰写游学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呈现规范的游学方案模板,讲解每个板块的撰写要求和格式,梳理评价标准,并且要对各个小组进行具体指导。经过一周的资料准备与撰写,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游学方案初稿,然后在班级微信群里展示,并且互相点评,提出修改建议,经历一次互学共进的过程。在第三次项目研讨会上,学生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南京游学”的日程安排,确定了路线和重点游学项目。
只有当参与者真正理解了活动的价值,活动才更有意义。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讨论游学方案的过程,就是深入理解游学意义、理解实践活动意义的过程。之前只是想去南京旅行的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同伴的影响下,开始学习查阅资料,发现最有价值的场馆、历史遗迹和特色文化,制定自我成长的目标。他们从随意参加到认真地制定、修改游学方案,逐渐认识到实践研究的重要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学习自主规划、自主管理。在这一阶段,教师适时地助推和引导,让活动的前期准备更充分,也为游学的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实践活动阶段:教师如何“旁推侧引”?
在实践活动阶段,教师应该善于抓住契机,随时启动游学中的“实践课堂”,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互动中探究,让学生的成长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相融相生。
1. 针对具体问题开展现场指导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赋予学生足够的责任和充分的自主管理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此次“南京游学”,我们从项目启动到物品准备、旅途评价和注意事项的提醒等都以学生为主导,一路上,从排队、参观、餐饮、住宿,到各种服务保障,都需要学生自主规划,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大撒手。对于学生在游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既要善于未雨绸缪,筹划在前,也要做到随机应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长途汽车上,我通过真实情境呈现,针对学生在乘车、参观时应该遵守的文明礼仪,开设了一次实践课堂—“文明礼仪课”,为后期规范学生的行为起到了铺垫作用。又如:为了引导学生成为更好的领导者,学会在活动中明确责任,管理好团队,我根据第一天活动中反馈的问题,通过具体案例开设了一堂“学生领导力”实践课,指导孩子们理解什么是责任感和领导力。
2. 聚焦研究问题走向深度学习
活动前制定的研究方案会帮助学生有序地展开调查与探索,但有时也会限制他们的研究与发现,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指点和引导,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例如:在参观南京博物院时,大部分同学收获了实物图片、文字介绍、重点讲解、现场采访等材料,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研究产生了疑惑。如有一位学生之前确定的研究主题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但是现场参观时,他发现与其他国宝相比,砖画显得平淡无奇,这让他有些困惑:为什么这样一幅砖画会成为博物院的三大国宝之一?我适时启发他可以就这个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猜测,然后求教于博物院的专业讲解员……最后他不仅寻求到了答案,而且探究的过程也让他体会到了研究之乐,让他对自己的研究主题有了新的思考。
3. 将行走的足迹转化为学习现场
在研学旅行中,教育者还要善于运用独特而敏锐的思维,不失时机地利用沿途的人、物、景,随时随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展开研讨和探索,让每一个行走的足迹都转化为鲜活生动的学习现场。
例如: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外,一座耸立的黑色雕像让原本自由说话的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整个雕塑无声地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面对此情此景良久,我走到队伍前面,引导学生展开了一场“现场演讲”:“从这座雕像,我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学生们陆续站了出来,面对身后成百上千的游客,从容地走上“讲坛”,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讲述也打动了许多现场参观的游客。我想,这才是真正用心用情的学习。
三、总结评价阶段:教师如何“因势顺导”?
在总结和评价阶段,教师的引领尤为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标有深度地总结提炼,开展多元评价,形成研究报告,实现学习的融合与延伸,由此进一步提升探索研究的能力,走向思想和精神的成长。
1. 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
当学生既是评价标准的制定者,又是评价的执行者时,这样的评价更有实践指导意义。我鼓励学生们晒出自己的评价表,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也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学生自己制定的评价表中,除了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学习方面的评价,很多学生也列出了学习成果展示的目标。例如:有个学生为此次游学设定了物品准备、行李打包、景点参观、文明礼仪等13项评价标准。活动结束后,他给自己的评价是八项得三星,五项得两星,并且在自我评价中写道:“通过这次游学,我学到了很多本领,不仅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还学会了管理小组,而且也了解了很多中国历史知识。”相对而言,学生自定的评价标准更加个性化,也更有针对性,一些自我成长欲望较强的学生会有更高的要求,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也会有自己满意的收获。同时,自定评价标准也对学生游学过程中的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激励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
教师的评价则应具有更多的示范性和导向性,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指出不足及改进建议;另一方面,教师基于专业视角的评价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
2. 帮助学生融合与重建
实践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特长,选择作文、美篇和PPT等多种方式呈现游学收获。相比常规的作业方式,学生更乐于完成这样的作业。但是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实践活动更有深度,学生的探索更有广度?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并及时给予其点拨和引导。
例如:笔者利用多种方式与每个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沟通,鼓励他们融合游学中的所思所悟以及新的发现,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研究主题,撰写好研究报告。经过几天的梳理与修改,学生们的研究主题更加聚焦于自己真正想探究的问题,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后雕塑的对比研究”“博物馆藏品的保存与维护”“中国古代房屋的特点和布局”“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因何成为国宝”等。在学生上交的研究报告初稿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从最初对一个小问题的关注,正在走向多层面多维度的深度思考。例如:有个学生在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后,深受触动,便决定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后雕塑的对比研究”为主题,重新进行研究,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报告。这样的研究报告不只是一份简单的活动总结,更是融合了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3. 鼓励学生拓展与延伸
实践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实践当时,还在于对学生实践结束后的影响。“南京游学”项目结束后,“延续”学习还在继续,不同层面的资源也在班级内陆续分享。例如:有学生搜集了关于南京历史和南京的博物馆的资料,有学生找到了与南京有关的电影电视,还有学生整理了与抗日战争相关的故事与诗歌……这些丰富的材料,引领着学生通过网络、书籍和电影电视等不同途径又经历了一次多层面多领域的“南京游学”,这是对现实游学的补充和深化,也是激励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新起点。在学习过程中,有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学生开始阅读《南京大屠杀》和二战历史,有学生诵读和研究穆旦诗歌《赞美》,从中深入体会抗日战争时期人们的苦难……
看到学生在行走中得到历练,在研究探索中收获成长,笔者由衷地感到欣喜,虽然一次游学获得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但是这些活动在学生心中留下的印记会成为一粒种子,在适当的时机生发出无限的可能。这也是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吧。
(编辑 谢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