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9-09-17柴振华

读写算 2019年15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

柴振华

摘 要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是班主任对所带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劳动、课外活动等工作的管理教育活动。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班级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内容片面、生硬,管理缺乏制度,管理者的管理主观化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一些建议,让班级管理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5-0078-01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搞好班级管理,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花更多时间和精力解决。

一、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采用批评的方式对待后进生。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里大多数学生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由于老人年纪大,管理方式落后,有的根本就不管,造成一部分孩子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不讲卫生,学习习惯懒散、自律性差。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常常会不断地犯些错误,如上课时经常做小动作、无故旷课、寝室纪律卫生差等,有的甚至发展成偷窃、斗殴。因此,大多数班级管理者都把工作重点定放在批评教育这部分后进生上,过多地对后进生使用批评教育。

(二)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能力的培养。现阶段我们的教育现状就是:教育行政部门仅仅以升学成绩考核学校,学校则以教学成绩考核班级管理者。小学虽然不存在升学压力,但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即成绩至上,家长希望孩子有好成绩。评职称教学成绩也是重头,而且学校的成绩还影响到生源,于是各个学校、班级的管理者都只注重抓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其他的能力课程经常被语文、数学课代替,农村小学中这样的现象更是非常普遍。因为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往往一位教师兼几样课程,教师本身对这个课程就不太熟悉,自身能力也有限,所以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些课程也就由语文、数学课替代了。

(三)教师的权威绝对化,工作方法简单。农村小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生活在农村,接触到的新思想、新方法比较少,尤其是老年教师,很多还延续着老的教学方法。在农村小学中,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多以批评教育惩罚为主,因为这种方法费时少,见效快,但这种方法的负面影響是明显的,一味地批评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失去信心,导致很多学生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二、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在农村小学中留守儿童较多,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过于溺爱孩子,或者孩子根本不听老人的教诲,因此很多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并且很难改正。在许多农村地区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造成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的支持,教师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局面,直接影响到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成效。

(二)社会和学校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关系构成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社会,所以社会对班级管理的影响较大。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到班集体的建设、班风的形成,影响到班级的管理。这种影响是巨大而具有决定性的,甚至有些是班级管理者难以改变的。农村人口受到的教育少,私心也较重,因此农村人口的觉悟相对城市人口来说要低,社会风气自然也差些,这就增加了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难度。

三、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对策

(一)根据农村学生差异,合理运用教育手段。农村小学多是来自农村,他们性格各异,家境各异,经历各异,要想把这样的大家庭管理好,需要班级管理者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整体把握,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情况,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问题,正确分析,对症下药。

1.对各方面都比较好的学生,应正确引导其追求自我价值。引导他们在学习方面严格要求,积极进取;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比如班级竞选、学校文艺汇演、小记者征文等;思想上要上进,乐于帮助后进同学。

2.对于后进生,教师应以鼓励教育为主,尽量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其逐渐改掉各方面的缺点,同时在班级里设立多种奖励措施,激发他们的各种潜能,让学生有适合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

(二)合理制定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它是班级成功的保证。在班级管理中,应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行动方向,制定必要的班级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应与学校的校规校纪相符合。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如果品行端正、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有好的教学效果,本身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影响,不言自高,不怒自威。但农村的小学教师离这个标准还很远,所以必须不断地学习,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加强工作培训,时时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树立素质发展观、学生主体观,多与优秀教师交流,吸取经验。

总之,要搞好班级管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学校所有教育教学人员,尤其是班主任、班级任课教师,以及家庭、社会共同付出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好好学习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善于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努力扬其所长,抑其所短,为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常思亮.中国教育问题报告.中南工大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