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乡土资源落实地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2019-09-10李嗣林
李嗣林
【关键词】 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3-084-0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地理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与地理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倡导自主合作学习探究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如何整合乡土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是摆在地理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以《清远市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为例,谈谈个人的體会。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自学有方向
先学后教,先学是关键。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凭着一本教材,让学生自学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们需要下大力气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和第二次编译,即:为学生设计导学案,我们称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 针对《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我做了这样的努力:
1.做好问题设置
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勇气和动手、动脑的能力,鼓励学生用探究的眼光来对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的希望与要求,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这些问题的编写与设置,必须使之既源于课本又不落俗套,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注意加强知识的拓展与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真正做到有效地把学生带入课本,激发思考,引导讨论又学会看书。同时根据课标要求,针对三个层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及自学能力,在设问角度上应有所区别。在《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置:①流域的概念、河流的水文、水系相关知识; ②世界的主要河流及分布;③河流开发背景思考④田纳西河开发措施及给中国的借鉴意义;⑤大坝效应、湿地的生态功能;⑥中国重要水利枢纽等等,将知识点隐入问题之中。让一系列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的呈现,通过这一系列具有启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此外,问题的设置还需要层次分明,体现学科的系统性、实践性,所以,我们在对比中展示问题,既作了思维引导,也给了撬动思维展开的杠杆,所以这种做法其实就是一种智慧,一种升华,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在讲到清远市北江流域的开发时,我们需要对教材给出的“红水河的梯级开发”这部分内容展开探究。教学中如果我们的问题设置不好,学生则会出现各种问题:一是知识的总结概括无方向,无边际。又如在谈到水电站的作用——提供电力能源时,学生会把教材一整段的文字都读出来,认为所有内容都是背记的重点,以为背记和划记号就是地理学习的基本功;二是对知识的理解会出现一些偏差,这就需要我们把同类的问题并列提出,让学生理解差别,找到类似问题的不同思考。如:请评价“亚马孙河通航条件?”和请评价“亚马孙河航运价值”。都是在航运方面条件分析探究,但后者却让学生深刻思考航运价值的考量不仅仅是要考虑河流的流量大小、稳定性、通航里程等等自然因素,还要考虑流经地人口、工农业以及国内外贸易等人文因素;三是分不清点与面的问题。例如我们质疑的问题问“大坝”在哪些方面起了作用,而学生很可能会把最后所获得的综合效益都拿出来,采取“大包围”,没有针对性,无轻重缓急。再例如在讲到北江水能资源的问题时,有老师就会对河流整个流域设问“北江水能蕴藏丰富的原因?”显然这样的问题是太空泛了,没有针对流域具体的河段,或者位置。其实理性一点的学生立即会质疑:我在清远市区看到的北江可以通航,水能不丰富啊!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完全陷入现实与课堂不符的尴尬境地。难道学生错了吗?还是他们在钻牛角尖?显然,是我们教学设问没有注意,是我们的问题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
2.做好方法指导
在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理解、归纳和综合。尤其重视对读图题的指导、对实践和社会认知方法的指导,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在讲到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时候,我把教材关于美国田纳西河的教学活动图片与近期地理新闻事件进行整合实现学以致用。
二、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学习过程,打造有效课堂
1.做好分工
在《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综合开发》的合作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张扬,需要得到满足,我根据本章节教学任务将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划分到四个不同的学习小组:A流域开发背景探究组、B流域综合开发组、C流域环境评价组、D教材细节发现与拓展组。为了提高操作性,我还依据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组内自主产生小组长、记录员、督察员、中心发言人、补充员等,力争每人都能充当相应的角色。教师则宏观调控好课堂讨论的气氛,并有针对性地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通过协作性的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这样,小组内同级别的同学之间进行质疑对抗,不同级别、组别之间,实现了兵教兵、兵练兵,彼此之间取长补短,互助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正确引导和管理课堂,让互动探究成为主旋律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学生亲历学习过程,才能学会学习,获得发展。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学习交流探究的平台,学生以主动的态度面对学习内容,积极去探究、发现,而非被动“盛装”与接受。
所以本课的重点是互动探究,既然说是互动探究,这就表明是双方的,只有这样才能叫做互动。对于《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综合开发》这堂课的教学来说,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围绕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来讨论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在进行此内容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根据必修3教材给出的案例——“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明白什么是梯级开发,只有这个问题清楚了,其他教学内容才能继续进行,但是对于河流的梯级开发又不能拿出专业的术语来解释,那样有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就让学生结合梯级开发这一名词以及图示景观自我理解,教师再加以简单的描述,这样能够让学生感觉到学生的成就感,感觉自己通过看一幅简单的示意图就解决了一个看似比较难的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互动探究,完成教材任务?质疑仍然是最重要的工作。在处理教材案例“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背景教学过程中,我将教材里的气候资料反映的“北美田纳西河流域冬季多雨”又进行拓展:①冬季来台北看雨,冬季去日本列岛西海岸看冬雪、“合掌造”;②马达加斯加岛东海岸在干热的信风下为何形成了雨林气候?③ 什么是“大湖效应”?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根据教材内容和活动和学生们一起设置的,学生带着不同任务去分析气候的形成,河流开发的自然和人文背景。我们知道:这些现象的原理其实都是“干气流”越过温暖水面后携带水汽随地形爬升然后冷凝形成的地形雨。这些有类比作用的问题,让他们明白了这些地理现象反映出来的“异曲同工之妙”。这样,我们即将讲解了“地”,又讲解了“理”,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可以看出,我的引导既做了问题设置、又提供了不同的情景,这样也就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变式和移的可能,同时也为学生分组探究提供思维出发点,有效的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让他们积极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的过程中,让他们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3.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堂上重要的环节是让学生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生在经历了自主、合作学习之后,要在课堂上展示其学习成果。我让科代表将本节课导学案的知识点在课前分解到各个学习小组,并由小组长将任务分 解到小组成员的每个人来完成展示,学生自主设计其展示问题的形式与方式。展示的内容应具有典型性,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展示的形式主要有板书展示、口头展示及模型展示等。在这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是一种持久的、强大的驱动力,促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展示调动学生的内趋力来推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4.给予充分质疑空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尽量满足学生没完没了的提问,把学生思维引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在《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如下质疑:“大坝对流域的影响有哪些?”、“ 大坝效应全部是有利的吗”、“水库就是电站吗”、“为什么埃及人民说纳赛尔建立了阿斯旺大坝是伟人,但谁能把阿斯旺大坝拆了将更伟大”、“流域开发整治就是修大坝”、“水库修建是否会引发地质灾害”、“鄱阳湖近年夏季变成大草原是否与上游的大坝有关?” 等等一系列问题。最激烈的交锋是本次的教材细节发现与拓展组就质疑:大坝修建会提高水质还是降低水质?这一个质疑让全班学生划分了两派:降低派和提高派。“降低派”认为大坝修建让水流相对静止,大量泥沙淤积会使库区水质变差,甚至会滋生血吸虫病,所谓“流水不腐”,既然流域是一體的,那么流域下游也就难逃厄运。“提高派”则认为大坝修建起到了拦沙减淤的作用,下游水质肯定变得清澈,水质当然提高。两方观点都立场鲜明,有理有据,在对立与交锋中,激发了思想的火花。
在本环节,我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冷静面对质疑与激辩,包容他人。我则以普通成员的身份面对学生,对所有质疑都表示肯定,并鼓励探究与质疑,允许学生各抒己见,但所有答案仍然需要有科学的态度,更需要科学的考证。这样我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平等关系,课堂上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一个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氛围。
5.精讲与点拨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精讲与点拨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兴趣的关键。精讲,在于善抓重点,突破难点,按教材固有的规律性与学生学习的规律性,揭示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剖析知识的逻辑方法,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地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要求教师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多思考,多鉴别,让其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领会原理,做到学生能理解的地方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理解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翻阅资料能解决的问题不讲,优生能帮助后进生解决的问题不讲。例如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田纳西河管理委员会所采取的措施是很容易理解的,而且教材条理也清晰,因此教师应该少讲一些。但是,《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综合开发》的综合效益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利弊分析却一点都不能少。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习的软环境,只有在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才会才思敏捷,才会敢想、敢说。《流域的综合开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分工明确,体现了学生的互助性学习,在这里他们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与支持,实现了互动式、交流式的自主合作学习。整个过程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有效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 参 考 文 献 ]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2]张建民. 基于构建主义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J]. 长沙铁道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万兆云. 利用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改进数学教学《现代教学》 [J].上海教育报刊总刊2008年12期16至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