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核心素养下的识字教学策略
2019-09-10郭艺燕
郭艺燕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163-01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文字是过渡的桥梁。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往往是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落实识字的要求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识字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基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大量的生字不仅是一个枯燥无聊的过程,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这时候就要充分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注意开拓他们的形象思维,拓宽他们识字的途径。
1.识字过程趣味化,践行核心素养提升识字能力
低年级学生所处的阶段好奇心较重,玩性较大。他们在面对大量的汉字时第一反应是觉得枯燥无聊,其次就是觉得有点难。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识字的过程趣味化,让游戏融合到识字的过程当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学习的效果,也能让学生在这个趣味化的过程中得到放松。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玩游戏,适当的利用游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让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爱上识字。
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玩“开火车”的游戏。如何将开火车这个游戏和学生识字的过程联系到一起呢?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组不同的汉字,让各个小组依次朗读,如果哪一个小组出现了读错或者读不准的现象,那么这个小组就算失败,最后结果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准。通过这个游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注意力,而且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识字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游戏来帮助学生进行识字内容的巩固。比如小卡片或者猜谜语等。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卡片上写上不同的汉字,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进行寻找。比如找出相同部首或者相同偏旁,相同韵母的汉字。教师也可以出一些谜语让学生来猜出谜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教师通过将课堂识字的过程趣味化,能够最大程度上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识字,让他们能够自己找到识字的乐趣,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2.识字过程生活化,践行核心素养提升识字能力
语文实际上就是源于生活,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汉字的创造是源于生活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汉字的识记时,也要充分的借鉴生活中的元素。封闭的课堂和单一的课本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资源和平台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识字方式。通过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识字,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会更多的汉字和知识,也能够加强理解,便于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口、耳、鼻”等这些字词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字的意义,这时可以让学生伸手摸摸自己的嘴巴,耳朵,让学生能更加深切的有所感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一些食品和饮料的包装上也有一定的文字,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注意这些文字上所写的内容,这些都是学生进行识字的最好材料,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材料收集下来。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最简单的就是从学生的姓名出发,每个学生的姓名都是不同的汉字,都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在上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上讲台来进行自我介绍一下,将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在最后让学生对这些汉字进行认识和记忆,看哪个学生能够记得最多,认识得最多。通过这样的途径,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而且也能够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帮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快乐。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加强学生识字的能力培养。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将图画、文字、音频等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在一种多感官交错的环境氛围中对文字形成一种更加深刻的理解,产生更加生动活泼的效果。教师通过将汉字生活化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将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贴合在一起,让学生知道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从实际生活中接触到语文的知识,最终也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当今教育背景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已经成为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来为学生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一种具有乐趣的氛围中学到汉字的实质内容,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切实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新民.识字写字教学当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32-36
[2]李静峰.论汉字形音义相结合的特点及其在识字教学领域当中的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45-46